以下是含有農業農村部的搜尋結果,共120筆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大陸各項經濟數據前三季報陸續出爐,工業品物流總額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5.6%;鄉村建設投入資金1623.9億元(人民幣,下同);城鎮新增就業1057萬人;跨區域人員流動量506億人次;脫貧攻堅防止返貧致貧700萬人次;物流總額263.2兆元,同比增長5.4%;社保卡持卡人數達13.9億人,覆蓋98.9%人口。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23日閉幕,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張升民,接替落馬的何衛東,升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大陸國防部長董軍仍舊未進入軍委會,另遞補11名中央委員。此外,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15個5年規畫的建議》,將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新華社報導,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本周是中國大陸糧食安全宣傳周。大陸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大陸全國秋糧收穫過六成。分作物看,中稻近七成、玉米五成半、大豆近八成。減少糧食損耗是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在目前秋收工作中,減損降耗的理念正融入各個環節。
新華社報導,近期中國大陸黃淮地區特別是河南、山東、安徽等地,出現連陰雨天氣,一些地方農田漬澇、農機難下,影響秋收進度,也給秋種帶來一定困難。全力以赴搶收搶種,確保秋糧豐收到手、秋播不誤農時,成為當前秋收、秋種、秋管「三秋」生產最緊迫任務。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為積極應對華北連日陰雨影響,大陸財政部會同農業農村部近日下達中央財政農業生產防災救災資金4.84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20.76億元),支援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陝西等7省受災地區,加快開展農機搶收、潮糧烘乾、農田排澇等農業生產防災救災工作,保障秋糧豐收到手、顆粒歸倉。
大路央視10日報導,持續降雨天氣給中國大陸黃淮海地區秋收帶來壓力。大陸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大陸全國秋糧收穫近四成,各地全力以赴做好搶收搶烘工作,確保應收盡收。其中,河南淅川常規農機難下地,履帶式收割機搶收忙;河北改造普通收割機,秋糧收穫超六成 ;山東菏澤秋糧保衛戰運用「空中奇兵」無人機;山東動態更新1800多個糧食烘乾服務點;大陸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也已部署秋糧產後服務工作。
據澎湃新聞報導,10月起,一批新規將在中國大陸落地實施,涉及民航鐵路客運、基本農田保護、低空旅遊業態、醫療器械網路銷售、反不正當競爭等方面內容,涵蓋整治「內卷式」競爭、優化低空消費環境、規範互聯網貸款等行為。
新華網 |19日報導,中國大陸秋糧占全年糧食產量的四分之三,要完成今年糧食產量1.4兆斤左右的目標任務,關鍵看秋糧。8至9月是秋糧產量形成關鍵時期,也是病蟲害多發重發期。不利因素帶來病蟲害防治新挑戰,要以「人防+技防」科學防治保豐收、多措並舉打贏「蟲口奪糧」仗。
大陸界面新聞報導,中國大陸國新辦16日舉行農業農村部「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有關情況。「十四五」以來,大陸糧食產量邁上新台階,糧食產量2015年首次達到1.3兆斤(市斤,每斤500公克),之後穩定保持在1.3兆斤以上;2024年首次突破1.4兆斤,達到14130億斤,比2020年增產740億斤。大陸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500公斤,做到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糧食安全有充分保障。
大陸央視網報導,金秋時節,千帆競發。隨著中國大陸管轄的渤海、黃海等海域陸續結束伏季休漁,數以萬計的漁船揚帆起航,開啟新一輪的捕撈季,讓更多優質海產品「游」向民眾餐桌。
在北京臨時對加拿大油菜籽徵收高達75.8%反補貼稅的同時,兩名貿易商透露,中國國有貿易公司中糧集團(COFCO)已訂購一批約5萬公噸的新產澳洲油菜籽。而這也是中國自2020年以來首次購買澳洲油菜籽貨物。
新華社報導,立秋過後,大陸吉林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秋高氣爽,一塊試驗田裡,玉米已長有一人多高。「為了克服國內玉米耐密性差、產量低、宜機收品種不足等問題,我們研發了耐密高產玉米新品種『東科1188』,集成了機械密植、病蟲害一體化綠色防控、籽粒機收等技術,努力帶動大面積單產提升。」大陸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新海表示,如果後期不出現重大自然災害,單產預計將較常規品種增長10%左右。
在美國對全球發起關稅戰的背景下,中日韓三國時隔七年再次舉行農業部長會議,商討糧食安全與農業合作等議題,並推動會議機制制度化。與此同時,中韓亦就漁業執法合作展開對話,商定在打擊非法捕撈等方面加強合作。
據韓聯社報導,第四屆中日韓農業部長會議11日在韓國仁川舉行。這是三國農業部長會議自2018年在北京舉行後時隔七年重啟。
根據央視新聞報導,今年是大陸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雨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後一年,大陸農業農村部方面指出,截至6月底,全大陸累計幫扶超過680萬監測對象穩定消除返貧致貧風險,讓脫貧攻堅成果得到持續鞏固拓展。
據公眾號《紅餐網》報導,近來中國大陸的黃檸檬價格瘋漲,售價甚至超過了原本更貴的香水檸檬。
大陸央視報導,大陸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機收進度顯示,截至18日晚間小麥收穫進度已達96%,標誌著今年大陸「三夏」也就是夏收、夏種、夏管 小麥大規模機收基本結束。各地夏收時間差異較大,但小麥適收期也就是幾天工夫。要收得快、收得好,農業機械少不了,科技賦能有力量。在河南、河北、湖北一些地方像是智慧農機、無人機在麥收扮演越來越重要角色。
中美倫敦經貿會談後,傳出華府因大幅刪減科研經費,停發部分關鍵數據,中方擔心這會對其科研造成影響,因此低調展開評估,避免美方未來在談判時以此為籌碼,反過來將自己一軍。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在美國政府削減科研資金、停發部分關鍵數據之後,中國政府正評估美方舉措對國內科研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大陸林草局官網11日公布大陸三部門進一步打擊各地違法放生行為的通知,要求林業和草原、農業農村、宗教事務等部門在各地要摸底調查動物放生情況、明確嚴禁放生外來物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