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道路養護的搜尋結果,共97筆
花蓮縣吉安鄉太昌路兩側種植黑板樹逾40年,沿線路段路基因根系隆起龜裂,老樹根部也常因腐蝕而傾倒,危及交通安全,鄉公所向中央爭取經費,斥資近2000萬展開道路提升工程,移除老化樹木消除倒塌隱患,並留下5棵健康的樟樹,同時刨除重鋪瀝青路面,工程3月動工,上月順利完工,以營造安全的通行環境。
楓滿遊覽汽車公司一輛遊覽車去年3月20日晚間行經高雄市仁武區水管路往東慢車道涵洞時,車輛前上方撞擊高速公路橋梁主梁,造成1死16傷事故,車體嚴重受損。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調查報告出爐,肇因指向駕駛誤判涵洞限高、夜間環境昏暗、標誌不足等。
桃園市明年統籌分配稅款652.85億元,比今年增加約295億元,但中央也減少補助款,市府統計實際增加僅141.5億元。將用在軌道建設、道路闢建養護、校舍整建,民代擔憂補助款不確定恐影響財政,市府則強調會持續爭取。
高雄鳳山區多處道路因年久失修、路面凹凸不平,民眾已多次反映,但當地議員質疑「重鋪速度明顯跟不上破損速度」,另道路標字也出現嚴重錯誤,造成民眾用路風險。對此,高市府表示,相關路段皆已錄案,標字錯誤已請廠商加速改善。
國民黨高市議員李雅靜16日在鳳山地區會勘時,發現和興街路面不僅長年失修,有嚴重龜裂與破損,且出現地上「慢」字顛倒還重疊畫設的「交通奇觀」,她痛批高市府對道路養護的態度過於草率,要求相關單位立即改善。對此,高市府交通局回應,已請廠商加強磨除,並將正確標字補繪清楚。
高雄鳳山區多處道路大小坑洞不斷,高市議員李雅靜日前與助理步行經過華興街時,對方竟因踩到凹陷路面,不慎扭傷腳踝,李雅靜怒批,路爛成這樣,人都走不穩了,怎麼騎車?對此,高市府道工處回應,獲報後已將此處先行錄案,改善前會加強修補,以維護民眾通行安全。
高雄鳳山區多處道路因老舊大小坑洞不斷,路面凹凸不平容易讓用路人發生危險,高市議員李雅靜14日與特助出席地方活動,未料,步行行經華興街時,特助竟踩到凹陷路面,不慎拐傷腳踝,李雅靜怒批,路爛成這樣,人都走不穩了,怎麼騎車?對此,高市府道工處回應,獲報後已將此處先行錄案,改善前會加強修補以維通行安全。
行政院13日召開財畫法座談會,新竹縣長楊文科在會中明確表達立場。他指出,《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修正方向是正確的,中央與地方都需要一個清楚的財政分工基礎。楊文科特別提及竹縣一般性補助款遭刪減20.68億元,讓竹縣在教育、社福、道路養護、公共建設等很多民生領域的支出壓力變大,希望中央盡速撥足。
全國2024年金路獎評選績日前出爐,苗栗縣政府獲「縣市政府橋梁維護」、「縣市政府路況維護(含行人空間維護)」雙項績優金獎。苗栗縣長鍾東錦對交通建設及道路、橋梁維護的重視支持,才有同時獲得雙料績優的好成績,鍾東錦9日在縣務會議上期勉交工處全體,未來將持續積極爭取金路獎肯定,維護用路人權益,給用路人安全的用路環境。
台中市今年上半年共受理99件國家賠償案件,市議員陳雅惠表示,69件與公共設施管理不善有關,占比超過7成,主要集中在「道路排水設施」17件、「路樹」16件及「坑洞」14件,痛斥市府維護基礎道路漏洞百出。建設局指出,受理國家賠償案件逐年下降,今年迄今僅成立6件。
雲林縣府自2019年起積極強化橋梁安全管理,迄今修復274座危橋,每2年巡檢全縣近1500座橋梁一次,今年再度於交通部「金路獎」,蟬聯「非六都橋梁維護組」評鑑第一名,這是雲林連續第三度奪冠。公路養護組與其他2縣列前三名,雲林縣府前年起建置「雲林縣公路資訊平台」推動數位化管理,主動發掘及解決問題深獲肯定。
雲林縣府自2019年起積極強化橋梁安全管理,迄今修復274座危橋,每2年巡檢全縣近1500座橋梁一次,今年再度於交通部「金路獎」,蟬聯「非六都橋梁維護組」評鑑第一名,這是雲林連續第三度奪冠。公路養護組與其他2縣列前三名,雲林縣府前年起建置「雲林縣公路資訊平台」推動數位化管理,主動發掘及解決問題深獲肯定。
新北市康橋高中校車於去年3月11日晚間發生翻車意外,當時車輛行駛於信義快速道路文山隧道,撞擊隧道壁面後翻覆,24人輕重傷。運安會28日發布報告指,隧道車道鋪面層因長期摩擦造成「磨光」損壞,可能增加車輛打滑風險。北市新工處回應,目前國內針對市區道路鋪面,尚無相關防滑檢測規範及檢測方式,因此尚無法檢視檢測鋪面抗滑合理性。
新北市林口區南勢三街路面長年有坑洞,近期居民受不了近日上網發文:這坑洞有段時間,擔心影響行人安全。引起不少網友回應:「不是先找里長?」議員蔡淑君也留言:「已通知林口區公所處理。」林口區公所表示,昨(10)日中午已派員到場將路面填平。
因熱帶性低氣壓與西南氣流帶來強降雨,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雷雨特報,高雄地區多處溪水暴漲,阿蓮區二仁溪石安橋因大雨致橋面積水,已實施雙向管制封閉;田寮區崇德橋、美勞橋也因溪水上漲警戒,相關單位已預防性封橋,警方在第一時間也到場做交通管制、疏導車流,提醒民眾密切注意氣象災情資訊,並配合現場交通管制。
八仙山林道入口處昨天下午發生土石坍方後,台電台中區處接獲和平區19戶停電通報,至昨夜晚間約8時左右,道路養護單位已將道路搶通並清除路面土石,台電人員隨即接續電桿重建及線路搶修,今天凌晨1時完成八仙山的恢復供電。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表示,受困的52名遊客中心也已於昨日深夜陸續下山,道路目前仍在持續搶通中,八仙山目前也暫時休園,呼籲遊客不要上山。
宜蘭縣頭城鎮青雲路三段某加油站前,16日清晨5時許竟有大量黃色塑膠籃與酒瓶散落一地,現場彷彿「黃色海洋」佔據整條車道。警方指出,一輛南下行駛的大型曳引車於轉彎時因貨櫃未妥善關閉,導致車上貨物傾瀉而下,佔據快車道並波及人行道,險象環生;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最高可處18000元罰緩。
內政部推動全國「中正路」改名,新北市議員江怡臻今(2)日在市政質詢提到,新北市若全面改路名,影響範圍是全國最大,新北市民政局長林耀長坦言,改路名將耗費超過6000萬元,影響近18萬人,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回應,中央應該優先做更重要的事情。
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今(29)日聯合台北、宜蘭、花蓮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眾議員齊呼「拒絕鬥爭,還我民生」口號,譴責行政院違法刪除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636億元,其中新北市少了30.44億元,批評這是把民眾當成政治鬥爭的人質,除了向中央表達抗議外,也要求市府要有立刻動作、捍衛市民權益。
花蓮縣長徐榛蔚今天備詢,議員韓林梅針對行政院近日統刪中央給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有哪些受影響,徐榛蔚回覆,包含社會福利津貼、營養午餐等、學童課輔等都受到影響,初步盤點後,恐舉債因應,對於中央不合法統刪做法,縣府不排除提出行政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