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遙感的搜尋結果,共106

  • 國戰會論壇》福建艦成軍儀式的眉角很多(譚傳毅)

    國戰會論壇》福建艦成軍儀式的眉角很多(譚傳毅)

    11月5日,中國第一艘電磁彈射型航空母艦福建艦入列授旗儀式,由中央軍委會副主席張生民在海南三亞主持,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

  • 陸「吉林一號」衛星看光台灣!前飛官揭:解析度以公分為單位

    陸「吉林一號」衛星看光台灣!前飛官揭:解析度以公分為單位

    據央視新聞報導,近日「吉林一號」衛星公布多張對台影像,引發關注。從衛星視角看,台灣每條街道竟清晰可見。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27日就警告,現今電子光學設備被安裝在低軌人造衛星上,解析度已進入「以公分為單位」的層級,過去放大後會模糊的細節,現在都能看得很清楚。他甚至形容:「不要說道路,連巷子都可以看到」,將來城鎮作戰都會被掌握。

  • 功能優於設計指標  陸首顆海洋鹽度探測衛星完成在軌測試

    功能優於設計指標 陸首顆海洋鹽度探測衛星完成在軌測試

    大陸央視新聞 報導,大陸航太科技集團指出,近日,中國大陸首顆用於海洋鹽度資訊獲取的遙感衛星——海洋鹽度探測衛星完成全部在軌測試,具備交付用戶長期使用的條件。

  • 陸三箭齊發!揭國產商業火箭「批量上天」關鍵

    陸三箭齊發!揭國產商業火箭「批量上天」關鍵

    大陸《北京商報》23日報導,近期,一批大陸國產商業火箭陸續完成飛行試驗任務,中科宇航、星河動力、星際榮耀、東方空間等商業火箭公司均有火箭發射任務圓滿完成或待執行。有關分析指出,商業航太賽道當前正從「可發射、可交付」的驗證期,跨入「有頻次、能交付、講效率」的規模化爬升期,背後主要依賴技術突破、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爆發三大支撐。未來三年將進入洗牌關鍵期,具備全鏈條自主可控能力和差異化商業模式的企業有望脫穎而出。

  • 陸震撼全球!首款「亞埃米級快照晶片」曝光 1秒捕捉萬顆恆星光譜

    陸震撼全球!首款「亞埃米級快照晶片」曝光 1秒捕捉萬顆恆星光譜

    中國大陸科研團隊在光電晶片自研領域再創里程碑!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方璐教授領導的團隊近日宣布,成功研製出全球首款亞埃米級快照光譜成像晶片「玉衡」,在高精度光譜成像與智能光子技術上實現重要突破。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自然》,標誌大陸在智能光子晶片自主研發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準。

  • 「應賠盡賠」助農 陸秋糧災損理賠加速:已賠60億

    「應賠盡賠」助農 陸秋糧災損理賠加速:已賠60億

    大陸央視網15日報導,中國大陸近期多地連續遭遇陰雨天氣,影響秋糧收穫,尤其眼下正是玉米大量收割季節。受天氣影響,在地裡受潮變黴等所造成損失,都可快速獲得理賠。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稱,針對近期黃淮等地連陰雨天氣給秋糧造成損害,保險機構已按照「應賠盡賠、能賠快賠、合理預賠」原則,開通秋糧理賠服務綠色通道。截至13日,保險業已支付秋糧各類損失賠款14.1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60.59億元),投入4600多萬元搶險救災資金。

  • 金鐘60》林依晨師妹搶金鐘新人!水下20米失聯數小時漏接喜訊

    金鐘60》林依晨師妹搶金鐘新人!水下20米失聯數小時漏接喜訊

    袁漠遙以首部影集《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裡的音樂才女小寧,入圍第60屆金鐘獎最具潛力新人,演而優則創作的袁漠遙,13日受訪時演唱《花香2》片頭自創曲〈找到你了〉,展現現場自彈自唱實力。對於首次參演就入圍金鐘,袁漠遙表示,入圍真的就是肯定,能因為戲劇被看見,覺得很幸運。

  • 月球背面比正面冷?陸揭月球「二分性」之謎

    月球背面比正面冷?陸揭月球「二分性」之謎

    據觀察者網報導,10月6日,在中華民族傳統佳節中秋節之際,大陸國家航天局和國家原子能機構聯合發佈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樣品研究最新成果。中國科學家首次基於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樣品研究發現,月球背面月幔相比月球正面更「冷」,這一發現進一步深化了人類對月球「二分性」現象的認識,為月球正面與月球背面的月幔溫度差異提供了岩石學與地球化學等科學依據,為月球演化和「二分性」特徵研究提供了關鍵科學數據。

  • 你拍我、我拍你  中美衛星展開太空監視戰

    你拍我、我拍你 中美衛星展開太空監視戰

    最近一家中國衛星企業公開拍攝到一顆長期監視中國太空站等設施的美國衛星照片。分析師指出,這顯示中美兩國之間的太空偵察競爭正演變成「你拍我、我拍你」的以牙還牙正面對抗。

  • 不甩美國制裁! 復旦微電股價逆勢上漲近3%

    不甩美國制裁! 復旦微電股價逆勢上漲近3%

    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9月12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佈公告,將23家中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包括國產晶片上市公司上海復旦微電子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華嶺股份等。其中13個實體為半導體與機體電路相關機構,3家來自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領域,其他還包括太空遙感、量子、授時系統、工業軟體/工程軟體、供應鏈與物流服務等領域。

  • 美國實體清單 新增23家中企

    美國實體清單 新增23家中企

     中美第四輪經貿會談14日起於西班牙登場,雙邊針對半導體的新一輪交鋒卻在前夕升級。美國商務部12日突襲將23家中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劍指中芯供應商,包括大陸國產晶片公司上海復旦微電子(含新加坡分公司和台灣辦事處)。中國隨即表示反對,並公布一系列反制措施。

  • 國戰會論壇》航天部隊首度亮相 憑硬實力一圓太空夢(蔡鎤銘)

    國戰會論壇》航天部隊首度亮相 憑硬實力一圓太空夢(蔡鎤銘)

    202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閱兵中,最新組建的航天部隊方隊首次亮相。這個嶄新的戰略兵種與網路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等一起,以全新的軍旗和裝備接受檢閱,集中展示了中國航天工業的最新成就。這些先進的航天裝備不僅展現了大陸在太空領域的技術實力,更彰顯了建設「航天強國」戰略目標的階段性成果。

  • 電磁環境探測利器!陸遙感四十號03組衛星成功發射

    電磁環境探測利器!陸遙感四十號03組衛星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2025年9月7日00時34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四十號03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於開展電磁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

  • 月球「晚年期」為何還有火山噴發?陸科學家揭祕

    月球「晚年期」為何還有火山噴發?陸科學家揭祕

    中國新聞網23日報導,作為地球天然衛星,月球起源演化一直以來備受關注。科學界普遍認為,月球在30億年前就已「休眠」,火山活動基本停止。不過,中國嫦娥五號、六號任務分別帶回月球正面20億年前、月球背面28億年前形成的玄武岩樣品,研究證實月球在所謂晚年期依然發生火山噴發。這就引出關鍵科學問題——何種熱動力機制支撐著月球在「晚年」仍保持活力?

  • 陸揭密月球「撞擊風暴」:阿波羅盆地形成於41.6億年前

    陸揭密月球「撞擊風暴」:阿波羅盆地形成於41.6億年前

    大陸央視新聞20日報導,中國大陸科研團隊藉由高精度年代學研究嫦娥六號月壤樣品,首次精確測定出月球阿波羅盆地形成於41.6億年前,這一發現精準限定該盆地形成時間,將月球「撞擊風暴」開始時間點,向前推進至少1億年,有助於推動人類重新認識地月系統的演化。該成果20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發表。

  • 中國考古最大謎團!12位西周天子墓至今無蹤 與2原因有關

    中國考古最大謎團!12位西周天子墓至今無蹤 與2原因有關

    西周自周武王滅商至周幽王亡國,共延續275年,歷經12位天子,然而與殷墟王陵、東周王陵不同,西周王陵至今未有一座被確認發現。根據《搜狐網》報導,近百年從洛陽到寶雞、從岐山到西安,考古人員掘地三尺卻仍一無所獲,西周12位天子陵墓的神秘失蹤 ,至今成為考古界最大的懸案。

  • 去外國考公務員   中國留學生的另類「上岸」

    去外國考公務員 中國留學生的另類「上岸」

    據《南方周末》報導,大陸學生赴海外「留學熱」已持續多年,但赴海外「考公熱」,或許才剛剛開始。

  • 從公益到暗樁!陸揭露境外間諜竊取海洋數據手法

    從公益到暗樁!陸揭露境外間諜竊取海洋數據手法

    據微信公眾號「國家安全部」7月23日消息,海洋數據是海洋科學研究的基礎,是海洋經濟活動開展的依據,更是中國海洋強國戰略的支撐和保障,涉及國家戰略資源和安全。保護好海洋數據安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保障海洋事業可持續發展,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應有之義。

  • 城市空中交通大成長 台灣的選擇

    城市空中交通大成長 台灣的選擇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大陸南方洪水無人機救援的故事,帶動許多媒體跟進,但未見大陸網路重視,可見在大陸人們心中,無人機救援稀鬆平常,不值得討論。大陸無人機應用早已深入社會,從空中送餐、燈光表演、空中計程車測試,到醫療救護、緊急支援、消防監測,早已廣泛應用。世界無人機聯合會主席楊金才6月公布,大陸民用無人機全球市場占比約70%,是全球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產品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 旺報社評》中國9個世界第一 系列五:城市空中交通大成長 台灣的選擇

    旺報社評》中國9個世界第一 系列五:城市空中交通大成長 台灣的選擇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大陸南方洪水無人機救援的故事,帶動許多媒體跟進,但未見大陸網路重視,可見在大陸人們心中,無人機救援稀鬆平常,不值得討論。大陸無人機應用早已深入社會,從空中送餐、燈光表演、空中計程車測試,到醫療救護、緊急支援、消防監測,早已廣泛應用。世界無人機聯合會主席楊金才6月公布,大陸民用無人機全球市場占比約70%,是全球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產品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