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選舉考量的搜尋結果,共67筆
農業部10月將台肥前董座李孫榮換成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吳音寧,引發在野批評酬庸後,台肥3日晚間再公告法人董事換人,原農業部代表人莊老達換成台肥總經理張滄郎,且台肥昨(4)日董事會決議,由張接任董事長。對此,資深媒體人董智森點出,吳音寧是引發2018年「韓流」的重要原因,民進黨現在已嗅到,只要在野陣營每天拿吳的高薪、能力出來打,明年選舉民進黨的年輕選票就要跑光了,因此為了選舉考量將她換掉。
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智榮基金會2日主辦的「世界地圖上的台灣未來」系列活動,邀請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演講,針對美國提出的台美晶片五五分構想,2人皆認為短時間可行性不高,童子賢更認為美國政府以選舉考量凌駕專業的產業規畫,將對台灣的競爭力造成影響。
賴清德開的罷免專車翻覆,換上的新車不是治國列車,而是選舉專車,他窮盡所能展開選舉布局,希望挽回民意劣勢,保住自己在黨內及政府的領導地位。
賴清德開的罷免專車翻覆,換上的新車不是治國列車,而是選舉專車,他窮盡所能展開選舉布局,希望挽回民意劣勢,保住自己在黨內及政府的領導地位。
針對新版《財劃法》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會見縣市首長「把帳算清楚」。表面上看,《財劃法》之爭的問題核心在資源如何合理分配,但實際關鍵則在於朝野爭權和背後的選舉考量算計。《財劃法》如同屠龍刀「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但在朝野都爭相搶當執刀人的情況下,無論中央和地方面對面再多次,註定都只是沒有結果的爭辯。
執政黨民進黨在主導大罷免大失敗後,不管是賴清德總統、卓榮泰內閣還是民進黨的民調都跌至30%上下,府院黨也開始啟動內閣改組及一系列改革,連羈押滿一年的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獲保釋得到自由。
執政黨民進黨在主導大罷免大失敗後,不管是賴清德總統、卓榮泰內閣還是民進黨的民調都跌至30%上下,府院黨也開始啟動內閣改組及一系列改革,連羈押滿一年的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將獲保釋得到自由。親綠側翼鼓譟白營將發生兩個太陽──柯文哲與黃國昌……
教育部原定本學期9月起,針對高中以下學校實施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管理措施,不過,教育部昨天表示,目前尚在蒐集彙整各方意見,在新方案公告前,各校仍可依現行規定辦理。教育團體質疑,教育部一再拖延實施校園手機管理有選票考量,不敢得罪高中生;學生團體則認為,教育部目的在於減緩因溝通不足、倉促實施可能衍生的問題。
新內閣名單最快今日揭曉,衛福部長邱泰源數度被點名下台,而成大醫學院前院長沈延盛接任呼聲高。據了解,沈私下被問及此事時,一直未有正面回應,加上衛福部長接任人選也喬不攏,醫界認為,邱泰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明年又遇到縣市長選舉,邱的人脈地位足以撼動醫界選票,亦可能被留任。
高市府與經濟部本周一召開「大林蒲遷村專案辦公室第16次會議」,決定提早於2026年4至6月啟動遷村土地價購協議。對此,國民黨高市議員陳麗娜今(14)日痛批,此舉明顯是高雄市長陳其邁因選舉考量,迫於民意壓力,擔心影響民進黨2026年選情才提早,但仍希望他說到要做到,別讓更多大林蒲人等不到。
本周雞蛋價格遭蛋農直指「應漲價但政府介入導致凍漲」,甚至外界質疑與「726罷免」有關,對此農業部長陳駿季今(17)日強調,農產物價調整完全由市場機制決定,與政治操作無關,並呼籲外界勿過度聯想。
針對台美關稅談判,國民黨立委王鴻薇8日表示,11日不排除處理「特別條例」,先行通過普發現金;經民連今(9)日表示,應待台美貿易談判結果底定後,就談判結果對產業、勞工及農民的衝擊進行縝密影響評估,並對國家財政進行全盤分析與規畫,再來決定是否普發現金及如何擘劃韌性特別條例,在多名藍委罷免案成立下,看守國會不應貿然通過重大爭議法案。
美國總統川普於周二(8日)宣布14個國家的最新對等關稅稅率,其中包括對日本、韓國課徵25%關稅,以及寮國、緬甸的40%。然而台灣未入例在這次名單中,外界關注美國對台灣稅率究竟落在哪個範圍。對此,財經粉專「邏輯投資」分析指出,台灣可能將如期收到關稅通知書,稅率落在25%至32%之間,考量到即將到來的7月26日「大罷免」選舉,政府可能不會輕易讓步,雙方或許會在選舉後,於7月26日至31日期間加速達成協議。
中美貿易戰自2018年開打,2025年川普第二任期的高關稅政策將衝突推向新高峰。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145%與125%的關稅,中國以報復性關稅強硬回應,雙方陷入激烈對峙。中國憑藉積極財政政策、愛國情緒動員與政治體制優勢,展現更強耐力。本文將分析中國大陸的策略,探討其是否在這場貿易戰中佔據上風。
在川普關稅風暴來襲中,執政黨還在糾纏在野黨刪減總預算案,批評在野黨連赴美經貿談判所需的國外旅費,也統刪15%至60%。外有全球無差別關稅貿易戰的核彈級風暴,台灣內部卻還在各種事務、各項議題上,存在兩種思維、兩派立場,中間隔著深淵,對台灣是相當的不利。
面對美國對台課徵高達32%關稅,資深媒體人趙少康今天舉辦研討會,討論台灣未來該何去何?多名專家直指,台灣既無邦交也缺乏自由貿易協定,在全球貿易新秩序下將成「高關稅孤島」,不僅重創出口,未來恐將進一步衝擊內需與產業根基。
台北市政府申請上海官員赴台參加元宵燈節,連續三個團都被陸委會封殺,陸委會官員表示,應由觀光小兩會討論後再進行後續安排。台北市議員李明賢今天(13日)受訪時認為,陸委會以政治理由技術性杯葛大陸官員赴台,無益兩岸交流,只會讓敵意螺旋不斷上升。他透露,台北市議會民政委員會的議員,計畫三、四月赴上海參訪。
大批民眾在司法節上街頭抗議司法不公,賴政府16日晚間將死囚黃麟凱槍決伏法,時機點引發議論。民眾黨立委張啓楷引述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劇情,質疑賴清德總統是為了搶救民調而執行死刑;國民黨則呼籲,其他已定讞的36名死囚也該依法處理。綠委林俊憲強調,死刑就是依法行政,政治揣測大可不必。
日前行政院長卓榮泰宣布高鐵南延路線大翻案,從左營直達屏東改為進入高雄市區,隨即引來綠營民代一陣吹捧為「德政」,實則是綠營專營政治惡鬥的又一鐵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