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遺存的搜尋結果,共72筆
據中新網記者21日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獲悉,該院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合作,對秦始皇帝陵木質建築結構遺存進行了首次系統性研究。這些遺存是瞭解秦帝國時期木材資源利用的關鍵證據,也能夠為資源動員、勞動力組織等問題提供重要信息。
大陸央視報導,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決議,將大陸申報的「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大陸世界遺產總數達到60項,保持世界前列。
大陸官方今年提出要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希望更豐富的場景成為撬動消費的新引擎。據瞭解,大陸各地方政府正不斷活化包括老建築、老工廠等閒置資產,透過結合特色文化IP,設計豐富體驗專案,吸引遊客前往打卡,不只成為人潮聚集地,更能華麗轉身成為城市「新地標」。
大陸官方今年提出要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希望更豐富的場景成為撬動消費的新引擎。據瞭解,大陸各地方政府正不斷活化包括老建築、老工廠等閒置資產,透過結合特色文化IP,設計豐富體驗專案,吸引遊客前往打卡,不只成為人潮聚集地,更能華麗轉身成為城市「新地標」。
中美俄互動呈現大國協調新局面
大陸學者於2024年9月在期刊發表論文,宣布透過基因定序,確認受到學界及消費者推崇的克菲爾發酵乳,源起於距今3600年前青銅器時代的新疆塔里木盆地小河遺跡,將克菲爾歷史向前推了2000多年。後續研究更明確展示最早的克菲爾是如何在時間長河中,從新疆進入歐洲的可能途徑,以及克菲爾粒所含菌株的進化軌跡,最後成為現今維持人體健康的益生菌組合。
大陸央視12日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西夏陵》,在賀蘭山腳下,蒼茫闊野上,以孤寂蒼涼風貌,訴說那段消逝在歷史長河中的久遠故事。那九座巍然佇立於荒原之上的王陵,究竟安葬的是誰?
大陸央視12日報導,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北京時間7月11日晚上通過決議,將大陸申報的「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大陸世界遺產總數達到60項,保持了世界前列的位序。
近年健康飲食概念盛行,歐美學者、專業營養師推崇克菲爾發酵乳(Kefir),稱其富含多種類益生菌,有助維持健康,吸引注重養生的政商名流、演藝名人入圈,帶動一波流行,超市貨架擺滿各種口味的克菲爾,也有部分民眾認為在家養菌自製克菲爾更健康。臺灣市場少見克菲爾發酵乳,太陽星全效克菲爾益生菌上市前,不少民眾乾脆養菌自製克菲爾,迄今成立不少相關社團。
徐州是有4000多年歷史的古城,有「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是楚漢相爭的重要舞台。深厚的文化底蘊,自然也留下不少歷史遺址,尤以「漢代三絕」: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最具兩漢文化代表。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南或河遺址發掘領隊處14日指出,海南省白沙縣金波鄉南或河遺址,是海南首次發現的一處舊石器時代曠野遺址。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7日發布新聞公報,宣布將74項文獻遺產新列入《世界記憶名錄》(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其中包括中國組織申報的《隨州曾侯乙編鐘》《少林寺碑碣(566-1990)》以及中國與斯里蘭卡聯合申報的鄭和遺存《布施錫蘭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
據新華社報導,日前論文《中國南方婭懷洞遺址晚更新世人類化石的面貌復原》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線上發表。大陸科研團隊通過三度空間幾何形態分析與電腦輔助技術,成功復原距今約1.6萬年的廣西婭懷洞遺址古人類頭骨,為研究華南地區早期現代人群體質特徵及面部演化提供重要參考。
元、明、清三個朝代皆以現在的大陸北京為首都,然而人們能親眼看見的只有明、清時期的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關於元朝皇宮的具體位置,一直以來都是歷史與考古界的謎團,直到2016年,北京故宮進行消防管線施工,意外揭開了這段塵封已久的歷史。
全台唯一戲台變身為住宅的嘉義市歷史建築「林宅時敏堂」原是嘉義城隍廟戲台,彩繪太師屏畫中有畫、中脊梁上有中華民國國旗、拜殿的神桌及板堵處處史跡見證台灣百年歷史的更替,6日由市長黃敏惠、總統府資政張博雅、林家代表林良甲、沈高全等人揭牌,開放參觀,人潮湧入。
大陸考古團隊在浙江紹興的百草園遺址中發現戰國和六朝時期的遺址,且在一處河溝底部藏有一處被考古人員稱作「寶藏坑」的垃圾堆,並從中出土陶瓷器、磚瓦、木器等生活用品,以及各種植物、海產和獸骨,其中最特別的是多達78具遭到屠宰的狗骨頭,表示當時人們有吃狗肉的風俗。
隋煬帝楊廣是歷史上臭名昭彰的暴君,不但好大喜功、勞民傷財,而且行事荒淫、沉迷美色,隋煬帝似乎在皇宮中待不住,總喜歡到各地巡遊,但大陸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指出,隋煬帝巡遊不是因為愛自由、喜歡遊山玩水,而是出於政治性目的,為了穩定國家統治。
三星堆遺址位於大陸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鎮的鴨子河畔,屬於青銅時代文化遺址,歷史可追溯至西元前2800年至西元前1100年,三星堆出土了令人驚嘆的神奇文物,但有趣的是,許多文物都呈碎片狀,分散在各個坑內,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宏林指出,這些文物很可能是遭遇天災受到破壞後,才被當地的古蜀人挖坑掩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