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邊坡崩塌的搜尋結果,共72筆
基隆市暖暖區興隆街7日下午發生邊坡土石坍塌意外,道路完全被土石阻斷。初步估計現場影響範圍約96平方公尺,現場的土石量則高達50噸左右,若單純清除現有落在路面的土石,7日晚間9時左右可以搶通,但考量現場邊坡仍不穩定,興隆街將暫時封閉。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從本月23日開始進行壩體降挖減災工程,今天中午出現潰決,水流流量瞬間增加,目前空拍上游已無堰塞湖。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確認立霧溪水位已降低無安全疑慮後,宣布中橫公路台8線天祥至太魯閣路段預估今天下午5時開放通行,車輛放行完畢後,隨即恢復台8線中橫公路東段原有管制措施夜間道路封閉。
台鐵平溪線20日因強降雨已暫停行駛,部分路段因連日強勁雨勢沖刷,嶺腳站旁邊坡22日上午約9時崩落約30公尺深,鐵軌路基流失長達100公尺、鐵軌懸空,所幸無人車受影響。因應搶修工程,10月27日至11月30日周一至周五平溪線全線停駛,採公路接駁,周六、日行駛瑞芳往返十分,十分往返菁桐採公路接駁;光復節連假行駛瑞芳往返十分,十分往返菁桐採公路接駁。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即將滿月,怎料今天空勘發現溢流口下方因邊坡滑動崩塌,造成河道堵塞,又形成1個小型的堰塞湖,初估總蓄水量可達50至60萬噸。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坦言,崩壁不斷坍塌確實有可能會再產生新的堰塞湖,且因馬太鞍溪堰塞湖看不到也走不到,必須提出萬無一失的周詳計畫因應處理。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17日因燕子口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湖水持續穩定從公路溢流、壩體滲流,不過花蓮昨天晚間突然降下大雨,水位一度距壩頂只剩2米高,後來因為雨停又降至近3米。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預計採階段性降挖壩頂10公尺讓水穩定溢流,不過考量周邊工作環境險峻,無法估計完工時間,會儘速在安全的前提下處理。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17日因燕子口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雖然水位離壩頂還有4.8公尺,不過湖水持續從公路溢流及壩底滲流,致下游溪水位持續上漲,雖然林保署認為壩體結構由大理石岩組成,預估壩體潰決不影響下游橋梁,不過公路局防範未然不排除封閉太魯閣大橋,台鐵則說目前水位還未達警戒值,考量避免交通中斷,會再審慎評估。
花蓮縣太魯閣燕子口17日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最大蓄水量約230萬噸,原本預估19日壩頂會溢流潰決,因壩體由大理石與花崗岩組成,縫隙孔洞較大,水從壩底滲流致上方通水及下方滲水達到平衡,延緩溢流潰決時間。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17日因燕子口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目前蓄水量約175萬噸,雖受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上游集水區降雨入流量增加,但因湖水由靳珩隧道持續溢流及壩體滲流作用,水位僅緩慢上升約0.2公尺,距壩頂還有4.8公尺,不過周邊仍列為高風險區域,提醒民眾勿靠近或進入。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且水位持續蓄滿溢流,隨時都有潰決風險,太魯閣國家公園也封園確保民眾安全。不過登山部落客雪羊批評內政部高層昏庸蠻橫,為了300公尺的堰塞湖危機,就封閉3000公尺的高山區域,完全不符比例原則;內政部回應,考量近期地震頻繁釀交通動線不穩才做出封園決定。
花蓮縣太魯閣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目前蓄水量約270萬噸,原本預估今天凌晨會壩頂溢流潰決,經人員每小時監測發現只有些許水量從壩頂緩慢流出,不過魯丹橋面水勢有稍微增大,秀林鄉公所考量風險,前天已撤離下游約300戶居民,收容所原則維持5天開設,今天開放民眾返家30分鐘拿衣物等生活用品。
花蓮縣太魯閣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目前蓄水量約270萬噸,堰塞湖水流已由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再流回立霧溪主河道,但18日晚間壩底滲流量加大,壩體呈不穩定狀態,目前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若遇大雨,壩頂溢流潰決機率提高,秀林鄉公所撤離約300戶,收容所延長收容,將維持5天開設。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昨(17)日發生後,昨晚起湖水已由側面公路漫流至靳珩隧道內再回流立霧溪。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緊急發文,目前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經推估堰塞湖水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呼籲下游沿線兩側住戶勿進入河道及溪床活動,以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的堰塞湖,目前湖水已由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經過魯丹橋後回流到立霧溪主河道,再流回立霧溪主河道,行政院顧問李孟諺實地踏堪表示,現場剝落的土石大部分是花崗岩跟大理石,所以縱使有溢流,也大概不會造成大量的土石泥沙,已經調集怪手從舊台8線明隧道試圖打通約100公尺便道,考量現場狀況,需鑿開山壁,仍有難度,預計3天才能靠近堰塞湖的壩體邊進行後續降挖。
台8線175.5k靳珩隧道西口附近,昨日上邊坡崩塌,大量土石阻塞立霧溪形成堰塞湖,致立霧溪水位持續上漲,湖水溢淹至台8線公路路面,並經靳珩隧道向東流經魯丹橋西側排至立霧溪。公路局考量用路安全,昨已通知沿線風景區旅宿業者及時勸離遊客外,並於中橫公路台8線天祥至太魯閣(167.7k~184.5k)路段實施交通管制,18時全面封閉。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釀重大傷亡,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截至今(2)日下午4時,共造成18人死亡、6人失聯、156人受傷,今日持續由花蓮縣消防局及國軍特戰人員在政旺砂石場、佛祖街336巷3號及佛祖街336巷22號、馬鞍溪與花蓮溪交錯口及花蓮溪一線河床分段執行區域搜索,海巡署則派遣人力及船艇執行海域及海岸搜尋。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災況嚴重,8月11日會議錄音曝光,光復鄉長早就擔憂壩體潰堤,並對中央發出疾呼要求加固壩體。媒體人朱凱翔得到花蓮縣府提供完整資料指出,中央早就知道狀況,但726大罷免當天才成立應變小組;他也質疑藍白都編好預算,但農業部長陳駿季卻稱沒立即危險。
受強颱樺加沙及連日豪雨影響,台東縣多處道路一度因土石崩落、積水阻斷交通。台東縣府今(24)日表示,縣內大部分路段已恢復通行,鐵路與航空維持正常,少數道路仍受災情影響持續管制。
太平山森林遊樂區明星遊憩設施「蹦蹦車」即將重磅回歸!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26日宣布,蹦蹦車鐵道1.5公里處災點修復工程進度已達85%,預計9月底完工、10月全線復駛,遊客期待已久的山林小火車之旅即將再度啟程。
吳佩蓉/宜蘭報導
南投縣水里鄉二坪山約300人居住,由台電水里水力發電廠福利社生產的冰棒頗為知名,每逢假日有遊客來吃冰,受丹娜絲颱風及西南氣流連日暴雨影響,聯外道路、二坪路邊坡坍塌導致土石流中斷,由於崩塌點距2座高壓電塔僅5公尺,加上清出的土方堆置路旁未外運,讓民眾「心驚驚」,憂心遇雨又二次傷害;水里鄉公所指出,堆置土石本周將派員清除,接續進行邊坡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