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醫材股的搜尋結果,共11筆
由於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再起,6月恐出現一波小高峰,使得防疫概念股再度狂飆,包括恆大(1325),美德醫療-DR(9103)、毛寶(1732)、熱映(3373)、康那香(9919)等,衝上漲停板。由於國人接種疫苗已經過去三年以上,防疫能力相對薄弱,儘管這波疫情以輕症為主,仍可能引發大規模染疫。短線資金看好防疫概念股,持續追捧口罩、溫度計、疫苗等廠商。
診斷醫材股添新兵,威力德生醫(7713)暫定2月24日掛牌,每股承銷價55元。此次採競價拍賣2,808張,競拍底價50元,競拍時間為2月4日至6日,2月10日開標;2月12日至14日辦理公開申購,2月18日抽籤。
生技產業逐步成熟,帶動營運轉骨,初步統計,藥華藥、視陽、東生華、高端疫苗、易威、逸達、長佳智能、台新藥等18家公司,前三季營收已超越去年全年,第四季可望延續成長曲線。
股市偏震盪,但生技醫療指數不畏通膨,包括NBI指數、MSCI醫療保健指數,均維持震盪向上攻勢。法人表示,7月第二季財報陸續公布,資金焦點集中在各股基本面,預估下半年中大型新藥股價成長動能可期;降息及併購題材有助中小型股反彈,全球生技醫療基金透過主動選股,有望從業務復甦等低價股中,找尋到相關投資機會。
隨著投資人等待通膨數據公布,美股四大指數呈現震盪走勢。然而,不受通膨影響的生技醫療板塊,尤其是NBI指數和MSCI醫療保健指數,均維持震盪向上的攻勢。投信法人表示,隨著進入7月份,各家企業陸續公布2024年第二季財報,資金焦點逐漸集中在個股基本面上。預計下半年中大型新藥股有望迎來成長動能,降息及併購題材有助於中小型股反彈,全球生技醫療基金通過主動選股,有望在業務復甦的低價股中尋找到相關投資機會。
少了疫情紅利,加上景氣尚在調整,生技股第一季營運遇逆風,製藥、保健、通路族群業績下修,已出爐的財報中,各家公司普遍出現衰退,獲利排行也出現大洗牌,達亞、杏一意外出現虧損,麗豐-KY、大江也跌出高獲利排行。
奈米醫材(6612)斥資8億併購美國同業MBI,最慢將會在Q3完成交割,未來將以雙品牌行銷市場,多頭狂按讚,今日開高後一度飆上漲停151元,刷新近8個月高,隨後漲停雖被打開,但漲幅仍在8%以上。
瞄準眼科水晶體市場,奈米醫材(6612)17日宣布,以每股5.4美元,合計2,565萬美元(約合新台幣8億元)收購美國同業Millennium Biomedical, Inc.(以下稱MBI)95%股權,最晚第三季完成交割,將以雙品牌策略布局全球市場。
瞄準眼科水晶體市場,奈米醫材(6612)17日宣布,以每股5.4美元,合計2,565萬美元(約合新台幣8億元)收購美國同業Millennium Biomedical, Inc.(以下稱MBI)95%股權,最晚第三季完成交割後,未來將以雙品牌策略布局全球市場。
奈米醫材(6612)今(17)日下午舉行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斥資約2,565萬美元(約合新台幣8億元)以每股5.4美元收購美國同業Millennium Biomedical, Inc.(以下稱MBI)95%已發行普通股股權,預期最晚將會在今年第三季完成併購。
2023年度上市、櫃公司財務報表出爐,生技業表現亮麗!保瑞(6472)以EPS 30.2元穩坐獲利王寶座;美時(1795)、達爾膚(6523)、聯合骨科(4129)、和康生(1783)、聿新科(4161)、訊聯(1784)、鈺緯(4153)等七家公司,則連三年三率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