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銀行體系的搜尋結果,共336筆
美國聯準會(Fed)上周宣布將停止量化緊縮(QT),並暗示可能重新啟動資產收購,被市場視為新一輪量化寬鬆(QE)的開端。不過,橋水基金創辦人、知名投資人達里歐(Ray Dalio)警告,此舉可能助長市場泡沫,在泡沫破裂前或將出現最後一波上漲,而這通常是理想的賣出時機。
美國政府關門成為市場流動性拉警報的禍首,並被歸咎為美股4日慘跌主因之一,因停擺月餘,美財政部TGA帳戶囤積現金破1兆美元,相當於從市場抽走7,000億美元流動性,衝擊風險資產。
金管會公布2025年「大到不能倒」的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名單,今年入選的六家銀行與去年相同,仍為中信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兆豐銀行、合庫銀行及第一銀行,已經是連續第六年名單完全相同。而依據最新數據,六家銀行已經在今年第一季全數提前達標2025年最低資本要求。
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同時也是知名的理財專家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除了持續呼籲民眾應該加緊投資黃金、白銀、比特幣這3種資產,也不斷提醒大家不要落入傳統迷思。2日他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內容直指人們生活中常見的5大迷思,他期盼大眾能夠儘早意識到這些謊言的真相,避免繼續沉溺於虛幻的假象之中。
穩定幣的話題最近很熱,連央行都在10月30日的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表示,穩定幣未來確實可能衝擊銀行體系,導致銀行存款流失。
穩定幣的話題最近很熱,連央行都在10月30日的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表示,穩定幣未來確實可能衝擊銀行體系,導致銀行存款流失。
美國聯準會再次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因市場提前反應,加上主席鮑爾表態12月未必降息,被解讀談話偏鷹,包括新台幣在內的亞幣震盪走貶,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在立法院備詢時指出,利差只是其中一項因素,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動盪較大,匯率走勢難估計,升貶由市場供需決定。她並對穩定幣的發展提出看法,指稱因具有支付功能,穩定幣可視為貨幣,其使用情況將對貨幣總計數M2增減產生影響。
穩定幣為當前市場火熱議題,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30日在立院財委會備詢時明確表示,穩定幣具有支付功能,可視為貨幣;央行業務局長謝鳳瑛也補充,穩定幣發行未來確實會衝擊銀行體系,導致銀行存款流失。
聯邦銀行積極響應政府新南向政策,自2020年起陸續與當地金融機構展開合作,承作多筆聯貸及自貸業務,持續深耕越南市場。看準越南金融市場具高度成長潛力,聯邦銀行於23日宣布已與越南領先的民營銀行-西貢河內商業銀行(SHB)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
印度股市近期反彈強勁,顯示出短期多頭趨勢延續。法人指出,隨著印度央行啟動降息,銀行類股漲勢凌厲,領先大盤表現;相較之下,中小型股則是表現相對疲弱,顯示出資金偏好集中於大型藍籌股,市場呈現分化格局。整體而言,印度股市維持中性偏多的看法,建議投資人可以採分批布局方式,進場投資印度基金。
強硬保守派高市早苗,已在21日獲選為日本首位女首相,代表著以男性為主的日本社會玻璃天花板,已被象徵性地粉碎,同時,日本也準備強力轉向以日本自己為主的右派政治。
2025年被視為台灣虛擬資產合規元年,市場迎來關鍵發展契機。本土交易平台業者指出,當前正處於「教育普及、法規逐步健全、技術準備完備」的三重利基期,將為虛擬資產產業的長期成長奠定穩固基礎,但若欲持續維持競爭力,仍需積極推進衍生性商品、穩定幣等關鍵應用法制化進程。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因中國監管部門對私營企業控制數位貨幣的擔憂,螞蟻集團和京東集團皆暫停了在香港發行穩定幣的計畫。目前兩間企業均未對此回應,香港金管局則表示不對市場傳言發表評論。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行事穩健,卻不乏鐵腕作風。面對炒匯、炒房的投機風氣,屢屢揮出「金龍拳」毫不手軟;但當政策過嚴、可能誤傷首購與換屋族時,又展現願「開小門」順應民意,以剛柔並濟的方式應付複雜的市場變化。
美國信貸市場再掀波瀾,兩家區域性銀行傳出貸款欺詐事件,市場瞬間陷入恐慌,引發金融體系穩定的疑慮。市場專家認為,該事件難以演變為系統性風險,但有機會成為高檔股市逢利空的宣洩出口,短期資金可能轉向黃金與短天期美債避險。
美國金融市場驚見動盪,雖然摩根大通、高盛、富國銀行與花旗等大型銀行公布的第3季財報優於預期,但市場氣氛卻因兩家區域銀行Zions與Western Alliance爆雷而急轉直下。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最新演說立場更偏鴿,強調就業市場持續惡化,華爾街解讀是在替聯準會在10月底降息鋪路。鮑爾同時暗示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結束縮表,意味量化緊縮(QT)行動即將劃下句點。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14日表示,儘管通膨風險仍存,但就業市場疲軟,經濟放緩,媒體普遍預期聯準會仍維持於降息路徑上。他同時暗示,為期3年的縮表行動(QT)可能即將結束。理事鮑曼指出,年內仍可能再降息2次,外界認為美國貨幣政策從過去幾年的緊縮轉向較為寬鬆的新階段。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周二(14日)出席美國商業經濟協會(NABE)年會時表示,Fed 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結束縮表計畫,意味著自2022年啟動的量化緊縮(QT)周期,或將進入尾聲。同時他也指出,就業市場持續惡化,此番言論讓市場更相信本月底再度降息的預期。
綜合外媒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二發布最新報告,警告市場對於風險的容忍度太高,若風險資產的價格大幅偏離基本面,出現不利衝擊時就會劇烈修正。同時,IMF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沙(Pierre-Olivier Gourinchas)示警,當前的人工智慧熱潮是一個經濟泡沫,甚至與網路泡沫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