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陸客來台的搜尋結果,共553筆
國人近年瘋出國,國旅市場乏力,涵碧樓酒店董事長賴正鎰日前表示,政府應勇敢面對問題根源,開放大陸旅客來台。對此,入口網站「Yahoo新聞」也發起網路民調,截至1日晚上11時許,已有1萬人參與投票,其中非常贊成達31.7%,在5個選項裡相對最多。
國旅花費居高不下,讓民眾寧可出國旅遊,涵碧樓酒店董事長賴正鎰今(28)日呼籲政府開放陸客來台,讓觀光產業回暖,不過百萬網紅Cheap質疑,觀光業應該反思問題在哪裡,為何國人寧願出國也不願國旅,而不是單純找更多人來玩就好,批評這種解決方式根本是「換一批盤子」,是短視近利的行為,只會讓國旅越來越爛。
總統賴清德日前指派林信義擔任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我方領袖代表。於官場而言,林信義曾任經濟部長、經建會主委及行政院副院長,於民間企業而言,在擔任中華汽車副董事長期間,於1995~1999年赴福州投資東南汽車,在兩岸交流上也取得不小成就,與時任福建省副省長習近平熟識,算得上是老朋友了。以此資歷出席APEC,可謂不二人選。
賴清德總統身兼民進黨主席,日前在中常會決徵召立委何欣純參選台中市長、律師林國漳參選宜蘭縣長,並確定台南、高雄兩市及嘉義縣以初選決定提名人選,顯示他已放下大罷免全盤皆墨的挫敗,率領民進黨啟動2026地方選舉布局。
賴清德總統身兼民進黨主席,日前在中常會決徵召立委何欣純參選台中市長、律師林國漳參選宜蘭縣長,並確定台南、高雄兩市及嘉義縣以初選決定提名人選,顯示他已放下大罷免全盤皆墨的挫敗,率領民進黨啟動2026地方選舉布局。
桃園市人口遷入量,穩坐六都前段班,桃園市議長邱奕勝更直言,5年內人口將超車台北市。尤其,在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工程、捷運路網等重大建設持續推動之下,城際發展受到各界高度關注。
桃園市人口遷入量,穩坐六都前段班,桃園市議長邱奕勝更直言,5年內人口將超車台北市。尤其,在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工程、捷運路網等重大建設持續推動之下,城際發展受到各界高度關注。
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日前在第12屆董監事第8次聯席會議的致詞,語氣較去年剛接手海基會的致詞保守,但仍直指兩岸交流的核心。他重申賴總統「在對等、尊嚴前提下,樂意與中國談判、交流合作」的立場,並誠摯呼籲對岸海協會重啟聯繫機制,參照1993年「兩岸聯繫與會談制度協議」恢復對話。這番表態表面延續政府立場,實則反映當前兩岸互動的困境──制度性對話停擺、民間交流阻滯、觀光與人員往來幾近中斷。
一名大陸網友日前首次來台灣旅遊,走訪台北、高雄及墾丁,大讚台灣人非常親切,不論在哪邊問路或尋求幫忙,都能得到熱情的回應,整體感受相當不錯,但唯一缺點就是「天氣太熱了」,沒辦法待太久。貼文引發熱議,許多網友笑說,接下來天氣快要變涼了,可以再來台灣玩。
賴總統10日進行總統任內的第二次國慶演說,從內容來看,經濟與民生主軸較凸顯,顯示出「內政優於對外(包括兩岸)」的施政重心。例如他所提到的投資台灣方案、AI建設、青年與長照支持、租屋與育兒補助等,占比遠高於對外或兩岸關係論述。看得出來「以內政強基礎,以實力穩外部」的基本布局。
賴總統10日進行他總統任內的第二次國慶演說,各界矚目。從本次國慶演說內容來看,經濟與民生主軸較為凸顯,顯示出「內政優於對外(包括兩岸)」的施政重心。例如他所提到的投資台灣方案、AI建設、青年與長照支持、租屋與育兒補助等,占比遠高於對外或兩岸關係論述。整體思維放在以產業升級與社會韌性鞏固國家實力,看得出來「以內政強基礎,以實力穩外部」的基本布局。
近年陸客訪台人數大減,兩岸觀光旅遊何時能夠恢復,也成外界關注議題。然而,對於觀光業者的衝擊又有多少?日月潭一名船家就透露,現在陸客沒有來,收入差很多,至少少了5、6成,現在大部分都是東南亞的外國客人,台灣客人也有包船,只是數量沒以前多,現在一天大概10、20團左右。
針對兩岸觀光旅遊何時能夠恢復,陸委會主委邱垂正2日上午在廣播節目「POP撞新聞」受訪時表示,恢復兩岸旅遊交流是政府政策,一直沒有改變,但希望兩岸能先由觀光小兩會溝通,以利後續政策開放執行。他也當場透露,今年以來,已有133名國人赴陸失聯、遭拘留等,案件數是去年的2倍多,強調台灣民眾赴陸旅遊安全是政府最重視的部分。
庶民經濟已十分艱困,今年以來外有美國關稅海嘯,傳統製造業受害甚深,無薪假人數迭創新高,偏偏又遭受颱風兩度侵襲,釀成嚴重災難,受害地區都在偏鄉,10月民生電價上漲,種種因素疊加,庶民生活將更艱困,庶民經濟亟待提振。恢復大陸民眾來台旅遊,是提振庶民經濟有效解方之一,但恢復陸客來台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生溢流,造成嚴重災情,許多外地民眾自告奮勇,帶著圓鍬、鏟子、雨具,在教師節連假前往光復鄉加入救災行列。媒體報導一些計程車司機也會掏錢資助志工救災,這種同島一命的人情,感人甚深。所以災難來臨時,人間可見真情,但是,相較於政客在災難面前爭功諉過的情景,讓人看到台灣人民有情,官僚無情的反差景象。
庶民經濟已十分艱困,今年以來外有美國關稅海嘯,傳統製造業受害甚深,無薪假人數迭創新高,偏偏又遭受颱風兩度侵襲,釀成嚴重災難,受害地區都在偏鄉,10月民生電價上漲,種種因素疊加,庶民生活將更艱困,庶民經濟亟待提振。恢復大陸民眾來台旅遊,是提振庶民經濟有效解方之一,但恢復陸客來台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生溢流,造成嚴重災情,許多外地民眾自告奮勇,帶著圓鍬、鏟子、雨具,在教師節連假前往光復鄉加入救災行列。媒體報導一些計程車司機也會掏錢資助志工救災,這種同島一命的人情,感人甚深。所以災難來臨時,人間可見真情,但是,相較於政客在災難面前爭功諉過的情景,讓人看到台灣人民有情,官僚無情的反差景象。
當前兩岸關係在賴政府「以對抗取代對話,圍堵取代交流」的操作下,前景一片黑暗。這般情勢,不僅對台灣的經濟、外交、國安及內部和諧造成衝擊,更已落入美中交易籌碼的被動困境。賴政府為此必須負起絕對責任,但國民黨身為最大在野黨,目睹國家沉淪卻袖手旁觀,對決定台灣命運的兩岸大政方針失聲多年,這是辜負選民期待,更是輕忽自身的天命。
當前兩岸關係在賴政府「以對抗取代對話,圍堵取代交流」的操作下,前景一片黑暗。這般情勢,不僅對台灣的經濟、外交、國安及內部和諧造成衝擊,更已落入美中交易籌碼的被動困境。賴政府為此必須負起絕對責任,但國民黨身為最大在野黨,目睹國家沉淪卻袖手旁觀,對決定台灣命運的兩岸大政方針失聲多年,這是辜負選民期待,更是輕忽自身的天命。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話對於目前幾近冰封的兩岸關係而言,實在非常貼切,而且深具建設意義。近日陸委會一改過去的強硬姿態,積極向大陸呼籲恢復陸生來台與陸客來台,就是深刻了解到「滿招損」的現實困境,實在亟需突破!在美國總統川普明年初即將訪問北京,力圖改善中美關係之際,如果再無所作為,台灣恐怕就會變成「菜單上的交易籌碼」,等著被兩大強權宰割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現實的壓力迫在眉睫,時不我與、情勢艱危,實在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