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陸船越界的搜尋結果,共35筆
澎湖海域近日被作業漁民發現有大陸鐵殼船出沒,其中1艘作業時還高調播放江蕙歌曲〈不想伊〉,讓我國籍作業漁船傻眼,立即通報海巡查緝,而當海巡的巡防艇趕抵時,越界陸船早已不見蹤影。
強烈颱風樺加沙來襲,受外圍環流影響,金門周圍海域22日出現7至9級巨浪,船隻爭相擠進沿海錨地泊港,卻有民眾發現北碇島與峰上中間海域下午出現10餘艘大陸籍漁船無懼風浪搶捕漁貨,險象環生。目擊民眾直言,有些漁船離岸根本不到100公尺,如入無人之境,連五星旗都清晰可見,歷時約數小時。
「2025年全國性公民投票第21案」將於明(23)日舉行,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為確保全民公投順利進行,今(22)日針對金門、馬祖及澎湖3離島巡防區同步展開「岸海聯合威力掃蕩」專案勤務,防止境外人士藉機偷渡滲透,製造議題影響選舉,造成社會不安。
大陸伏季休漁於8月16日12時結束,為嚴防陸船大舉越界、維護國家安全及漁場作業秩序,保障漁民作業權益,永續海洋資源利用,海巡署金馬澎分署全面提高戒備,提前自15日起規畫為期3天各離島威力掃蕩專案勤務,並加強雷達及岸際科技監控裝備偵蒐,由巡防艇超前部署預置於越界熱區的限制水域外界線,以嚴密監控陸籍船舶動態。
媒體今(18日)報導,金廈海域兩岸漁民交疊連綿數公里違法蚵棚存在已久,且大陸漁船越界養殖、採收,如入無人之境。對此,金門縣政府指出,查拆違法蚵架,所需經費龐大,非地方財政所能承擔;建議中央准許大陸漁民進入我方非法牡蠣養殖區,自行拆除牡蠣養殖設施帶回大陸。
端午連假將至,為防範陸船越界、走私偷渡及非洲豬瘟疫情威脅,海巡署第11(馬祖)巡防區指揮部24日啟動聯合擴大威力掃蕩專案勤務,出動上百人力及海陸裝備,全面強化馬祖地區海域與海岸線的巡查與查緝行動,展現強勢執法決心。
海巡署台中艦、巡護九號3日執行東沙海域巡弋任務時,發現「粵深汕漁11366」大陸籍漁船違法進入我國東沙海域,台中艦立即以水砲強勢將「粵」船驅離出我國水域,海巡署表示,目前已無任何越界的大陸船舶。
東沙環礁海洋生態資源極為豐富,但近來大陸漁船卻不斷越界捕魚,破壞海洋生態及資源。為遏止大陸漁船非法濫捕,內政部國家公園署近期與海洋委員會海巡署研商緊密合作,將強化巡邏與執法能量,加速驅離違規船隻,避免生態資源流失。
有《媒體》報導澎湖周邊海域日前傳有不明快艇出沒,疑似搶奪延繩釣漁獲及漁具,24日又有漁民指稱台灣西淺漁場出現大陸母船,旁邊還有近百艘搖櫓小船,海盜快艇應就是母子船成員後,經海巡連兩日查察並無斬獲,但強調會將上述兩海域列為巡查重點。
農曆春節將屆,國內各項民生物資需求大增,為防範陸船越界情事,杜絕走私、偷渡案件,加強非洲豬瘟等邊境防疫,海巡署第十二巡防區指揮部於昨(23)日展開「2025年春節前夕擴大威力掃蕩」專案勤務,藉以強化金門地區海域及海岸執法能量,提升岸海巡邏密度,加強不法查緝,全力守護國家邊境安全、維護社會治安及確保國人安全。
民眾13日傍晚發現,1艘疑似大陸籍漁船「侵門踏戶」出現在金門烈嶼沙溪堡附近海域搶補漁獲,目視距離岸際一度僅約10多公尺,甚至可隨時輕易「登陸」,海巡署獲報派遣船艇鳴笛追趕驅離。據悉,陸船越界恐與午魚與黃魚2種高經濟價值漁獲有關,漁民痛批,「太誇張!」海巡署驅離後持續執行巡弋任務。
高雄籍漁船「勝榮財36」昨遭陸籍漁船「閩惠漁1486號」鐵殼船擦撞,致右舷受損嚴重。受害船長與妻子今(1)日在高雄興達漁港出面控訴,陸船是惡意撞船,肇事逃逸而且見死不救,這是哪門子「大陸同胞」。同時也不滿海巡當時僅派出一艘永康艦,且消極對肇事的「閩」船射水砲,沒有抓他們,還眼睜睜讓他們從我海域跑回到對岸海域,才辯說對岸已派出多艘軍艦和海警船而無輒。
澎湖海域日前闖入一艘陸船越界捕撈,加上又是海巡署加強攔查的無船名、無船舶證書及船籍港口登記的「三無船舶」,因此正欲實施登檢時,該陸船卻起錨加俥逃逸拒檢,經巡艇緊追強靠登檢後控制該船,將4名船員連同船舶一併押回馬公港留置調查,全案將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裁罰。
國防部為因應大陸圍台操演,持續加強外離島守衛任務,並驗證部隊實戰化訓練成效,陸軍澎湖防衛指揮部15日實施「鎮疆操演」實彈射擊。沒想到在20日時於澎湖七美南方10海浬處,就傳出有大陸漁船越界捕魚,海巡獲報後在附近海域掃蕩,並發現有7艘越界漁船。對此,退役少將栗正傑21日就表示,「這種鎮疆操演大概是例行性的,而澎湖有很多漁民在打魚,那個砲彈打完之後,漁民立刻出海,因為海裡面的魚都被炸死了,所以鎮疆操演完,很多漁民就會來撈魚」,引發討論。
日前陸籍漁船「閩龍漁61222」於金門東碇島西南方1.07浬處觸礁翻覆沉沒,引發風波。不過,海巡署仍繼續秉持不迴避、不退縮,堅定的執法立場,力行維護國家海域安全,確保我海域治安立場,在我海域執行「護永專案-威力掃蕩」勤務,於20日驅離越界作業陸船。
陸船翻覆事件從單純的海巡執法取締,演變成兩岸政治對立,大陸執法船頻頻進入我禁限制海域,國防部長邱國正多次表達憂心擦槍走火的疑慮,金門地檢署雖第一時間即介入偵辦,但調查逾20天,海巡署公布行政調查結果卻加深外界質疑,在沒錄影沒真相情況下,兩岸缺乏共識以致協商破局,行政院長陳建仁已表示,檢察官依證據偵查辦理後才能知道真相,該道歉就道歉,該賠償就賠償。要降低兩岸惡意螺旋,關鍵就在何時偵結。
陸船翻覆事件真相未明,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邀海委會主委管碧玲、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專案報告,管碧玲在3分鐘專報中定調,「這是三無船舶越界與海巡署的執法案件」,海巡展現最大誠意,也向亡者死亡表達歉意,願在完成司法程序後,尊重家屬和所有權人的利益,但無黨籍召委高金素梅聞言酸說,這些內容在6頁書面報告都講了,且只有這些內容,也讓立委們感到嘆息。
陸船翻覆事件爭議未解,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4日)上午9點邀請海委會主委管碧玲進行專題報告,但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對專報名稱有歧見。藍綠黨團今都甲級動員備戰,一開始即為程序發言順序吵翻天,召委高金素梅不斷喊「請安靜」,直到逾20分鐘,最後抽籤決定順序和各黨團1位立委發言。
陸船翻覆釀2漁工不幸死亡案,兩岸歷經10次以上協商密會仍無結論,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要求就「金門撞船案:翻船執法過程及後續處理」專題報告。不料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認為專報名稱違背事實。而根據海委會提供給立院的專報書面,標題已改為取締 『大陸籍快艇』事故案專案報告,且內文也隻字不提碰撞等詞,強調取締於法有據。
陸船越界捕魚遭我海巡追捕釀兩死,兩岸持續在金門展開密集協商,我方由海巡署長周美伍親赴金門坐鎮,被視為拉高官方層級,對岸談判代表仍為晉江紅十字會。對此,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26日指出,中國在此事上片面進行政治操作,我方為了因應會有相對提升,這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