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電動車轉型的搜尋結果,共73

  • 金主是台灣人!日產賣總部大樓 神秘買家砸近200億入手

    金主是台灣人!日產賣總部大樓 神秘買家砸近200億入手

    綜合外媒報導,日產汽車集團以970億日圓(約新台幣195億)價格將橫濱總部大樓售予由台灣敏實集團支持的財團。日產正進行大規模的削減成本行動,包括裁員及關閉工廠,以應對20年來最糟糕的財務狀況。

  • 陸車企成歐洲救世主? 專家預言大洗牌:未來僅6家存活

    陸車企成歐洲救世主? 專家預言大洗牌:未來僅6家存活

    大陸電動車席捲全球,多國都對大陸車廠的海外快速擴張感到憂慮。全球第4大汽車製造商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前執行長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直言,大陸汽車製造商最終將成為歐洲工廠與就業的「救世主」,然而其悄悄進行的收購顯然將加速部分西方業者的消亡。

  • 德國汽車業崩盤!保時捷利潤暴跌99% 3大罩門重創

    德國汽車業崩盤!保時捷利潤暴跌99% 3大罩門重創

    德國豪華汽車品牌保時捷(Porsche)近日公布最新財報,公司第三季出現營業虧損9.66億歐元(約新台幣350億元),與去年同期9.74億歐元(約新台幣353億元)的獲利相比,呈現大幅下滑。今年前九個月的銷售利潤僅4000萬歐元(約新台幣14.5億元),較去年同期驟降99%,主要受相關重組措施影響、大陸市場銷售大幅下滑及關稅戰拖累。

  • 把最新科技放進入門款 直擊賓士電車夢的下一步

    把最新科技放進入門款 直擊賓士電車夢的下一步

    「二○二五年的慕尼黑車展(IAA),是德中兩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爭奪霸主地位的一場鬥爭,」歐洲市場分析公司Inovev觀察。

  • 《國際產業》越南本土廠VinFast受惠政策利多 分食本田機車生意

    在越南政府積極實行電動車轉型的政策下,當地電動車製造業者VinFast的業績也一天比一天要好,日本本田汽車在越南摩托車市場以往的領先地位,現在正在接受挑戰。

  • 保時捷三度下修財測 股價深跌7%

     全球知名跑車大廠保時捷宣布部分電動車將延後發行,以及第三度削減全年盈利預測,導致該公司股價22日重挫7%。

  • 保時捷三修財測 股價深跌7%

    全球知名跑車大廠保時捷,股價22日股價重挫7%引起市場關注。據Yahoo Finance報導,保時捷部分電動車將延後上市,以及第三度削減全年盈利預測都是股價暴跌原因。

  • 壞消息不斷…歐洲汽車巨頭危機重重

     歐洲車商正陷入「多重危機」時代,從生產成本走高、美國關稅、競爭激烈、供應鏈中斷和政府監管壓力,加上電動車轉型不順利,讓多個重大汽車品牌正身處一場完美風暴之中,因獲利衰退而必須裁員和大幅削減成本。

  • 11.4萬人瞬間沒工作!德國崩壞爆「史上最慘」工業危機

    11.4萬人瞬間沒工作!德國崩壞爆「史上最慘」工業危機

    知名會計諮詢機構安永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德國相當依賴的工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過去一年高達11.4萬個工作崗位消失,其中以汽車業最為慘澹,一年內砍了5.15萬個職位,相當汽車業總數的7%,顯示各大廠商為了生存,必須大刀裁員降低成本。

  • 盼陸助企業升級  學者:就貿易壁壘而言中要理解歐盟難處

    盼陸助企業升級 學者:就貿易壁壘而言中要理解歐盟難處

    據觀察者網引述香港《南華早報》7月4日報導,在美國川普政府攪亂全球貿易體系之際,中國和歐盟關係升溫,但歐盟尋求在對華貿易的同時保護其「皇冠上的明珠」——製造業。歐洲專家稱,決定中歐間關係動態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歐洲對中國可能削弱其製造業優勢的潛在憂慮。有歐洲分析師認為,中國需要創新對歐商業模式——投資不僅要開拓市場,更要創造就業並助力歐洲企業升級。

  • 保時捷股份公司加速組織調整,維持穩定股息

    保時捷股份公司加速組織調整,維持穩定股息

    為因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保時捷股份公司正積極推動全面的策略調整計畫,其中包括對產品與企業規劃的修正與調適。考量全球電動車轉型期顯著拉長,保時捷計畫策略性地重新定位其電池業務,並擴展產品陣容,納入更多燃油引擎及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車型。此外,公司已啟動一項大規模的成本與組織重整方案,預計在 2029 年前裁減約 3,900 個職位。同時,管理層與勞資委員會將於今年下半年協商一項結構性方案,旨在使保時捷在中長期營運效率更為提升。電池業務的調整以及與新產品、企業規劃相關的大筆投資,預計將導致 2025 財政年度產生總計 13 億歐元的特別費用。Dr. Blume 表示:「這對我們的收益將造成顯著影響,但我們欣然接受。此舉實為確保保時捷持續穩健且高獲利能力的必要措施。」

  • 2025上海車展:Audi & AUDI五款首發車型登臺

    2025上海車展:Audi & AUDI五款首發車型登臺

    中國在向電動車轉型方面繼續引領潮流。在2025年上海車展上,Audi展示引領在當地和全球這一趨勢的最前沿,同時保持內燃機汽車市場的強大地位。Audi及其2家當地合作夥伴一汽和上汽集團展出的產品陣容,共包括了19款車型。其中包括Audi A5L、A5L Sportback、Q5L和A6L e-tron以及AUDI E5 Sportback。

  • 鴻海、裕隆魚水相幫 搶進國際

     瞄準全球電動車商機,鴻海及裕隆兩大集團結合彼此數十年在資通訊及汽車製造的豐富經驗,於2020年共同成立鴻華先進,藉由裕隆自有品牌納智捷(LUXGEN)的展演,此次在三菱電動化轉型過程中,成功爭取訂單,可說為國內科技業與傳統產業結合搶進國際市場「魚水相幫」作了最好的詮釋。

  • 《國際產業》從汽車到坦克 德國經濟火車頭在轉移

    隨著歐洲準備增加更多國防支出,德國軍工企業正在尋求擴大產能,並且瞄準陷入困境的汽車部門。此一轉變可能有助於德國經濟在歷經兩年萎縮後,實現復甦。

  • 《國際產業》歐洲2024新車銷售增0.9% 混合動力車續旺

    周二公布的產業數據顯示,2024年歐洲新車銷量增加0.9%,其中混合動力車新車註冊數量增幅呈現兩位數成長,並且在12月增幅為連續第四個月超越燃油車。

  • 關稅政策衝擊 韓三產業剉咧等

     川普20日即將重返白宮,其威脅調高關稅和削減產業補助,恐讓韓國汽車和電池等關鍵產業面對失去成長動能的危險,因此韓國正積極備戰把潛在衝擊降至最低,至於強勢美元也衝擊航空業。但專家認為,造船業可能是少數受惠川普新政的產業。

  • 川普2.0 韓國關鍵產業剉咧等 但「它」可望受惠

    川普重返白宮,其威脅調高關稅和削減產業補助,讓韓國汽車和電池等關鍵產業面對失去成長動能的危險,因此積極備戰把潛在衝擊降至最低,至於強勢美元也衝擊航空業。但專家認為造船業可能是少數受惠川普新政的產業。

  • 觀念平台-中國製造挑戰「美國再次偉大」

    觀念平台-中國製造挑戰「美國再次偉大」

     最近瑞典電池公司Northvolt聲請破產,這只是歐盟汽車廠及電池廠近期遭遇的一系列困境中的一個案例。由於大陸電動車產業崛起以及歐盟電動車轉型不順,歐洲汽車大廠及零件供應商經營陷入困境,裁員數甚至比新冠疫情時還高。

  • 陸電動車在挪威潛力看俏 進軍5年最新市佔率揭曉

    陸電動車在挪威潛力看俏 進軍5年最新市佔率揭曉

    北歐挪威已成電動車大國,挪威道路交通資訊委員會(OFV)周四(2日)公布最新數據,2024年純電動車在新車銷售量佔比高達88.9%,最暢銷品牌為特斯拉(Tesla)。OFV提及,中國品牌電動車在挪威新車銷量佔比僅花5年時間就逼近9%,後續發展值得觀察。

  • 挺過2次世界大戰! 賓士車標製造商申請破產 德國同業都慘了

    挺過2次世界大戰! 賓士車標製造商申請破產 德國同業都慘了

    德國汽車產業面臨海嘯級危機!最大汽車集團福斯內部問題不斷發酵之際,如今又傳來壞消息。為豪華車品牌賓士(Mercedes-Benz)生產著名三芒星標誌的汽車零件供應商Gerhardi Kunststofftechnik已申請破產。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