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電子光學的搜尋結果,共57

  • 南韓「425計畫」軍事偵察衛星 全數升空

    南韓「425計畫」軍事偵察衛星 全數升空

     南韓《前鋒日報》(The Korea Herald)報導,南韓第5枚軍事偵察衛星於當地時間2日下午2時9分(臺灣時間同日下午1時9分),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太空基地升空,象徵其「425計畫」衛星已全數升空,可望強化監控北韓能量。

  • 陸「吉林一號」衛星看光台灣!前飛官揭:解析度以公分為單位

    陸「吉林一號」衛星看光台灣!前飛官揭:解析度以公分為單位

    據央視新聞報導,近日「吉林一號」衛星公布多張對台影像,引發關注。從衛星視角看,台灣每條街道竟清晰可見。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27日就警告,現今電子光學設備被安裝在低軌人造衛星上,解析度已進入「以公分為單位」的層級,過去放大後會模糊的細節,現在都能看得很清楚。他甚至形容:「不要說道路,連巷子都可以看到」,將來城鎮作戰都會被掌握。

  • 8月電子業加班工時飆45年新高 傳產卻苦哈哈

    8月電子業加班工時飆45年新高 傳產卻苦哈哈

    主計總處14日公布統計指出,製造業8月加班工時17.3小時,月增0.3小時,連續15個月正成長;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受惠AI需求強勁、iPhone 17新品上市,加班工時更多達27.9小時、連續26個月成長,創逾45年新高;不過,部分傳產就苦哈哈,因訂單減損,不僅加班工時落入負成長,連受僱員工人數也跟著減少

  • 操盤心法-臺灣PMI下探 製造業景氣緊縮

    操盤心法-臺灣PMI下探 製造業景氣緊縮

     經濟數據分析:中經院公布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下降0.1至47.9,是2024年4月以來,近17個月最快緊縮速度,顯示在對等關稅和232條款等變數衝擊下,製造業對後續景氣態度依舊保守,五項組成指標中,除供交貨時間為擴張,其餘四項含新增訂單、生產、人力僱用和存貨都持續緊縮。

  • 台8月PMI47.9 近17個月新低

    台8月PMI47.9 近17個月新低

     中經院1日公布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下降0.1至47.9,是2024年4月以來,近17個月最快緊縮速度,顯示在對等關稅和232條款等變數衝擊下,製造業對後續景氣態度依舊保守,短期相關數據恐難撥雲見日。

  • 共軍登陸艦「僅距台北港50海浬」現身? 張延廷爆:這是國軍短板

    共軍登陸艦「僅距台北港50海浬」現身? 張延廷爆:這是國軍短板

    根據報導,有民眾在6月27日搭機從上海回台灣拍到海面上有軍艦,比對後發現解放軍072A坦克登陸艦距離台北港僅約50海浬,當時沒有我任何海軍艦艇跟監。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表示,這是國軍的短板,因為民進黨在建軍犯了重大的戰略錯誤,應該要有4層防禦,現在卻一層都沒有。

  • 工業生產指數 科技傳產兩樣情

    工業生產指數 科技傳產兩樣情

     因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旺盛,及美國對等關稅緩衝期帶動拉貨潮,經濟部統計的工業生產、製造業生產指數,5月各為120.18、121.41,皆創歷年單月新高,寫連15紅,年增幅度22.6%與24%。其中,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除指數創單月新高,年增89.28%更是有紀錄的70年來最大。

  • 連15紅!製造業生產指數上半年挑戰歷年新高

    因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旺盛,以及美國對等關稅緩衝期帶動拉貨潮,據經濟部統計處統計,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生產指數5月為120.18、121.41,皆創歷年單月新高,寫連15紅,年增幅度22.6%與24%。其中,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除了指數創單月新高外,年增89.28%的幅度更是有紀錄的70年以來最大。統計處預估,上半年製造業生產指數將挑戰歷年半年期的新高。

  • 前兩月實質薪資增幅 四年同期最高

    前兩月實質薪資增幅 四年同期最高

     主計總處14日公布2月薪資統計指出,由於景氣持續熱絡,加上年初各業加薪,扣除通膨率之後,1~2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率0.81%,創近四年同期最高。川普對等關稅的影響研判要到4月才會出現,影響有多大,主計總處將密切關注。

  • 主計總處:關稅效應尚未顯現 實質月薪年增0.81%創四年新高

    主計總處今(14)日公布2月薪資統計指出,由於景氣持續熱絡,加上年初各業加薪,今年前二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率0.81%,創下近四年同期最高,川普對等關稅的影響研判要到4月才會出現,影響有多大,主計總處將密切關注。

  • 《熱門族群》台塑四寶3月小回春!營收均增個位數

    台塑四寶公布3月營收,隨著工作天數恢復,客戶陸續復車增產,四家公司營收較2月皆有所成長,但增幅均落在個位數。 台塑(1301)3月合併營收170.92億元,月增6%、年減3.2%。台塑表示,營收成長主要是出貨量增加所致。因配合液鹼外銷客戶船期,部分4月訂單提前至3月底出貨,加上2月出貨天數較少,中國推出家電汰舊換新政策也推升PP需求,因此液鹼及PP銷售量合計比2月增加4.1萬噸。

  • 高薪移居海外 台灣低薪更難解

    高薪移居海外 台灣低薪更難解

     川普將對台灣加徵32%對等關稅,超出台灣行政單位原先的情境假設,學者坦言,看到美國認為台灣課了64%的關稅也覺得很誇張,但如果最後落實課徵32%關稅,預期將對出口、投資以及勞動市場造成衝擊,尤其是當許多高薪的科技新貴轉進美國等其他地方,台灣的低薪問題將更難解決。

  • 我2月製造業PMI 大幅回溫

    我2月製造業PMI 大幅回溫

     2月份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雙雙出現明顯變化,製造業PMI升至54.0、非製造業NMI降低為49.2。2月PMI大幅回升5.3個百分點,由上月的緊縮快速轉為擴張;2月NMI則大跌5.9個百分點,為2022年7月以來首次呈現緊縮,中斷連續長達27個月的擴張。

  • 中、美市場效應超大  2月台灣PMI轉擴張至54

    中、美市場效應超大 2月台灣PMI轉擴張至54

    中國大陸市場仍是台灣產業的寄望!2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大幅回升5.3個百分點,至54.0,由上月的緊縮快速轉為擴張。

  • 製造業生產指數 登第三高 兩科技產業貢獻9成年增率

     經濟部統計處23日公布,2024年全年工業生產指數年增11.45%,全年製造業生產指數則增加11.93%,皆創下歷年第三高紀錄,並終止連兩年負成長。統計處分析,主因積體電路業和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表現突出,兩產業在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幅度中貢獻約9成。

  • 工業生產指數雙位數成長、終止連2黑 全靠這兩產業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2024年12月與全年工業生產指數,前者年增19.97%,後者年增11.45%,全年製造業生產指數則增加11.93%,皆為歷年第三高,並終止連兩年負成長。統計處分析,有此佳績主要為積體電路業和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表現突出,兩產業在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幅度中貢獻約九成。批發、零售、餐飲三業全年營業額則皆創歷年新高,不過,內需產業方面,主要成長因素為物價上漲所致。

  • 全年工業指數 估寫第三高 球賽商機加持,內需三業營收嗨翻

    全年工業指數 估寫第三高 球賽商機加持,內需三業營收嗨翻

     受惠AI應用、高效能運算需求升,經濟部23日預估全年製造業生產指數將在95.07至95.4間,僅次於2021、2022年,登史上第三高,年增11.1%~11.5%;內需的批發、零售、餐飲三業營收,在12強棒球賽、大巨蛋經濟商機加持,全年營收有望創新高。

  • 11月工業生產指數連9紅 歷年同月次高

    11月工業生產指數連9紅 歷年同月次高

    受惠AI應用、高效能運算需求增加,經濟部23日公布11月工業生產指數102.35,較上月增加1.78%,年增10.29%,連9紅,為歷年同月次高。

  • 不畏11月走軟 全年接單鐵破4

     在說好的川普2.0提前拉貨潮未見下,經濟部20日發布11月外銷訂單金額522.7億美元,雖拉出「連九紅」,年增幅3.3%,但不如預期的8%目標。主要是蘋果等手機大廠新品效應不夠明顯,影響我資通信產品接單表現。不過,看好12月春節備貨潮,經濟部全年接單金額評估出爐,年成長約4.5%到4.8%,確定走出連兩年負成長陰影。

  • 鋼鐵機械回穩 景氣未百花齊放

    鋼鐵機械回穩 景氣未百花齊放

     經濟部25日公布10月工業生產指數100.6,年增8.85%,10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00.51,年增9.32%,皆連8紅;受惠AI、高速運算需求,推升積體電路業指數寫下歷年單月新高。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如今除資通訊產業表現不錯,鋼鐵、機械業復甦逐漸回穩,雖不是百花齊放,但不再全部下滑,已開出幾朵花了。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