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電子業務的搜尋結果,共61筆
光電子需求全力催油門,砷化鎵磊晶龍頭廠全新9月營收3.46億元,月增26.05%、年增28.78%,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紀錄。全新指出,受惠AI需求強勁、資料數據中心光電子產品出貨暢旺,公司營運登「三高」,包括9月營收創新高、光電子營收佔比單月新高及單季新高,並看好第四季營運可望維持季增,且光電子將續扮成長主軸。
AI資料中心帶旺光電子,全新(2455)2025年9月合併營收達3.47億元,月增26.05%,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累計第3季合併營收為9.13億元,季增17.65%,為2021年第3季以來單季新高,亦是單季歷史次高,由於光電子客戶需求強勁,全新表示,第4季營運可望優於第3季。
無敵科技(8201)近年積極擴大布局高毛利的車用電子產品線,今年隨著新品陸續出貨,挹注營運動能的效益也逐步發酵,總經理李圍正19日指出,無敵將持續聚焦於AM(售後市場)與PDI(交車中心)兩大區塊擴增產品線,同時在企業服務業務進一步擴大AI GPU伺服器產品的代理及整合軟體應用之客製化服務,以加速推動公司整體營運損平獲利。
大陸電商巨頭京東集團為進行海外布局,日前宣布將以每股4.6歐元,全面收購歐洲最大消費電子零售商Ceconomy。這項交易正受到德國政府嚴格審查,以評估其對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
上曜集團旗下上曜、世紀*兩家公司12日宣布,將斥資近3億元,公開收購專業連接器及訊號傳輸線供應商詠昇電子34.76%股權(1.2萬張),換算每股收購價25元、溢價3.09%,預計在9月完成交易,公開收購完成之後,上曜集團可望入主詠昇,進入董事會爭取5至6席董事。
聯發科(2454)今(30)日舉辦法人說明會,AI ASIC進度成為關注焦點。執行長蔡力行重申,對先前訂下的2026年AI ASIC貢獻10億美元營收目標仍具信心,目前正與多家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積極洽談中。
據界面新聞報導,京東集團正與德國消費電子產品零售商Ceconomy就收購事宜進行談判,這項交易對Ceconomy的估值約2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85億元)。據《上海證券報》,當地時間7月24日,德國消費電子零售商Ceconomy公告確認,正在與京東深入洽談潛在收購事宜。
中國電商巨頭京東集團擬收購德國電子產品零售商Ceconomy AG,雙方正就相關事宜進行談判,這筆交易京東對Ceconomy的估值約22億歐元。Ceconomy當地時間24日公告,京東考慮以每股4.6歐元現金收購Ceconomy股份,較Ceconomy的23日收盤價3.75歐元溢價23%。
時序進入下半年,第三季適逢智慧手機銷售旺季,激勵砷化鎵廠族群群起歡呼,砷化鎵上游磊晶廠全新(2455)、砷化鎵代工大廠宏捷科(8086)下半年營運可望優於上半年,市場對其今年展望樂觀,激勵其股價21日無懼大盤拉回,全新力守平盤價位,宏捷科勁揚1.59%,連五日強漲,創近五個月新高。
大陸蘋鏈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的立訊精密2日晚間證實,正計劃在香港二次上市。外媒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立訊精密已尋求與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和高盛合作,籌劃最快今年赴港上市,並在此次發行中籌集10億美元或更多資金。
量測廠商致茂(2360)10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黃欽明表示,2025年表現可望優於2024年,但關稅及匯率等議題,為下半年一大變數。2025年電力電子業務可望大幅成長,半導體業務亦持續看好。
電子、傳產高價指標股法說會後,外資啟動將目光放遠的護航,元太(8069)因關稅使拉貨提前,下半年需求存變數,但摩根大通、大和資本、里昂證券等外資全都持續看多;紡織指標股儒鴻(1476)營運雖面臨多重逆風,摩根士丹利、野村證券依然不離不棄,維持高檔股價預期。
元太(8069)今年前4月營收113.69億元,年增44.90%,元太第二季受惠急單加持,第二季營收可望衝上同期新高,不過對下半年展望不明朗,特別是CE(消費性電子)領域,而長期仍對電子紙、ESL電子標籤動能有望持續成長的機會,整體營運成長度仍待關稅明朗。雖然六大外資仍維持偏多投資評等不變,但短期關稅、匯率造成基本面壓力,使得估值並無太大上漲空間,土洋法人均下調目標價,各家給予價位落在225-395元區間。
儘管下半年變數不少,微電子及光電子需求可望回升,全新(2455)預期,第3季營運可望比第2季好,美系外資最新報告給予全新「觀望」評等,目標價102元,全新早盤股價走弱。
和碩今(15)日宣布今年首次盛大參加2025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以「TECH MAKER」為主題,展現其在科技創新與研發製造的能力與承諾。此次展覽規劃「TECH」四大主題區域,全面展示其在「人工智慧(AI)運算」、「智慧移動」、「次世代通訊」、「美容科技及健康輔助」等方面的研發成果與解決方案,彰顯其作為「TECH MAKER」的實力與願景。
代工大廠廣達14日舉行首季法說會,首季合併營收4856.72億元,季增16.4%;淨利194.98億元,季增22.8%、年增61.6%;EPS 5.06元,廣達指出,預期第2季的AI伺服器營收占比將從60%上調至70%,全年維持3位數成長目標不變。
元太(8069)今年第一季營業利益、獲利略低於預期,單季每股盈餘1.91元,仍創下同期新高紀錄。元太董事會通過建置大幅寬模具生產設備案,大尺吋彩色戶外數位看板未來具潛力,基本面展望正向。
元太(8069)周四下午公布第一季財報前,遭美系外資砍價44%。外資認為,儘管元太e-paper(電子紙)長期需求不變,但因消費電子業務(CE)不確定性而成長性有限,故短期內的股價上行空間有限,遭美系外資降評,投資評等從Overweight加碼下修至Equal-weight中立,目標價也從360元下砍到250元,跌幅達44%,並同步下調今明兩年的EPS預估,每年降幅各約11%。元太周四股價下滑,一度失守所有短均。不過三大法人操作相對偏多,外資連四天買超共計近6000張,投信也轉買超。
IC載板廠景碩(3189)受惠新一代顯卡需求回溫、記憶體應用升級及隱形眼鏡業務穩健推進,今年營運三箭齊發,法人指出,儘管首季毛利率22.5%因會計認列調整略低於預期,但本業獲利已順利轉正,全年營收與獲利表現可望逐季走高,擺脫過去兩年景氣谷底壓力。
外媒引述內情人士表示,索尼考慮將半導體子公司「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SSS)分拆,最快在今年上市,這項計畫有助索尼聚焦娛樂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