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韓國政治的搜尋結果,共83筆
美國總統川普29日表示,自己可能很快就會重返亞洲,並跟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見面。這番話是川普從日本東京飛往韓國釜山的空軍一號上說的,川普預計從釜山開始對韓國進行為期兩天至30日的國是訪問。不過,金正恩似乎不領情。
總統府8日宣布,總統賴清德已委託總統府資政、台杉投資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林信義,代表台灣參加即將於韓國慶州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APEC)經濟領袖會議(AELM)。涉外人士說,曾被封為台灣艾科卡的林信義,和重視汽車產業的美國總統川普,若有機會交流,有共同話題可聊。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將於10月底在韓國慶州登場,這次正逢「川習會」也將在APEC登場,使得這場盛會備受國際矚目,更添看頭。我方領袖峰會代表已有眉目,可望在雙十國慶之後對外公布,據了解,總統賴清德有意指派總統府資政、台杉投資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林信義,繼續扛起APEC領袖峰會代表的重任。
台灣首度以主題國身分參與今年6月首爾國際書展,韓籍譯者金泰成大力促成台書韓譯作品於韓國上市並獲佳績,且於首爾書展為台灣發聲,有助國際對台灣更多了解。文化部長李遠今(20)日於「第一屆台灣國際兒少書展」親自頒贈三等文化獎章予金泰成,他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
韓國經歷了數個月的政治動盪,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在6月3日以將近50%的得票率,贏得韓國第21屆總統大選。李在明一上任就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挑戰,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成為他的首要任務。外交方面,李在明強調韓美同盟是韓國外交政策的基石,但他對中國友好的態度,將考驗韓美關係。
我們剛剛參展首爾國際書展,由於今年台灣是主賓,所以文策院把他們要展現的「台灣價值」擺在最前方重要的位置,因此即使是大出版社的重要作品都被放到最後方冷清的角落,擠到一大堆他們挑選的小作品後面。
我們剛剛參展首爾國際書展,由於今年台灣是主賓,所以文策院把他們要展現的「台灣價值」擺在最前方重要的位置,因此即使是大出版社的重要作品都被放到最後方冷清的角落,擠到一大堆他們挑選的小作品後面。
新聞提要■李俊錫,這位被稱為「朴槿惠男孩」、韓國政治史上最年輕的黨魁與總統候選人,扛著「終結韓國腐敗的兩黨制」旗幟投入6月3日的總統大選,雖然落敗,但他在政壇掀起的話題,是否能為韓國未來政治帶來新氣象,亦或只是又一個明日黃花,頗值得觀注。
韓國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壓倒性的優勢,贏得總統大選。由於李在明的政治路線是延續金大中、盧武鉉、文在寅的民族和解路線,在國際強權政治中保持大韓民國的獨立自主,因此他的當選不只是個人的政治傾向,而是韓國重要民意的傳承。李在明執政後,韓國政策必然調整,而且牽動到區域、台海及全球戰略形勢。
韓國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壓倒性的優勢,贏得總統大選。由於李在明的政治路線是延續金大中、盧武鉉、文在寅的民族和解路線,在國際強權政治中保持大韓民國的獨立自主,因此他的當選不只是個人的政治傾向,而是韓國重要民意的傳承。李在明執政後,韓國政策必然調整,而且牽動到區域、台海及全球戰略形勢。
韓國右派在本周提前舉行的總統補選中大敗,幾乎已無力挑戰重新執政的共同民主黨(DP),如今正想要重整後再度出發。目前,韓國政府的行政權與立法權,全都共同民主黨手上,身為黨魁的李在明總統,可說是完全執政。
韓國總統大選落幕,新任總統李在明雖然獲得近半數49.42%的得票率,且與對手以相當的差距贏得勝選,但是在30歲以下的年輕選民,並未獲得亮眼支持率,這對李在明、對共同民主黨都是一個警訊。
韓國3日舉行總統大選,根據最新出口民調顯示,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51.7%的得票率領先,可望為韓國政治動盪畫下句點,據韓國JTBC電視台深夜報導,李在明當選韓國總統。
韓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進步派、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過半數得票率擊敗保守派對手金文洙,成功當選總統,並在同日上任,沒有任何過渡期。而此次勝選被視為對前總統尹錫悅政府的強烈反彈,並可能引發韓國政治生態的重大轉變。不過,大選結果,李在明由在野候選人轉成總統當選人,國會結構可望翻轉,結束朝小野大局面。
韓國第21屆總統選舉,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篤定當選,這是韓國政治的新一頁,而李在明的生平與家庭也是充滿話題,如同跌宕起伏的韓劇一般精彩。
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一度在民調取得逾50%支持率,打破過去大選中少見的高支持紀錄。對此,活躍於韓國主流媒體的民調機構「Opinions」代表尹熙雄解讀,這場選戰被選民視為對尹錫悅政府的「審判」,各方不滿情緒促使中間選民投向在野,或推動支持者背離現有立場,提升了李在明選情的熱度。
韓國大選投票日最後倒數,首爾街頭處處可見候選人的布條與競選車輛,政見演說與民眾喊口號的聲響此起彼落,反映選戰氣氛緊繃。從候選人造勢活動支持者,以及不同世代選民在街頭的互動,透露出這場選舉不僅關係政權輪替,更折射出韓國在世代、階層與價值觀上仍有著深層矛盾。
韓國3日將舉行第21屆總統選舉。這場選舉原定於2027年舉行,但因前總統尹錫悅的彈劾案而提前進行,成為韓國憲政史上罕見的政治轉折點,更將成為韓國民主制度的重大考驗,選民將以選票決定國家未來方向。
夾在傳統兩黨候選人李在明與金文洙之間,年僅40歲的改革派人物李俊錫異軍突起,以「世代交替」、「打破兩極」為號召,撼動政治版圖。他的崛起不僅挑戰既有政黨結構,成為選戰中無法被忽視的變數,更為此次大選增添波瀾。
編者按:韓國去年底時任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最後遭彈劾下台,因此提前舉行大選,3日總統大選投票結果,將使得數個月來韓國政治動盪暫時畫下休止符。由於選舉結果牽動朝鮮半島局勢,更可能影響東北亞戰略平衡。目前各項民調都顯示自由派共同民主黨的候選人李在明遙遙領先,保守派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緊追在後。本報特前往首爾採訪大選,為讀者帶來第一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