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風險情緒的搜尋結果,共281筆
觀察債息相對高的非投資等級債,掛牌的有六檔,不論是近三個月或是近六個月,股價都能繳出正報酬,若是還原債息計算,近六個月含息總報酬更都達到8%以上,顯示非投等債不只債息配發有競爭力,股價也漲得動。
市場風險情緒好轉,且9月新台幣對美元小幅升值0.45%。根據金管會數據,9月銀行業賣債175億元、保險業買債1,695億元、證券業買債196.81億元,金融三業合計買債1,716.81億元,前九個月銀行業賣債159億元、保險業買債6,952億元、證券業買債447.81億元,整體買債7,240.81億元。
美國聯準會兩度降息,同時宣布12月起停止自2022年起實施的縮表計畫。投信法人指出,中止縮表可視為預防性措施,有助維持市場資金穩定性,研判聯準會政策方向,由預防通膨,轉向維持金融穩定、經濟成長、流動性提升,看好非投資等級債券後市。
降息疊加貿易談判緩和市場情緒,成為牽動近期市場的關鍵因素。首先,美國聯準會(Fed)如預期降息1碼,連續第二次會議降息,主席鮑爾表示政府關門影響數據公布,行動上將更為謹慎,並稱12月降息並非定局,市場反覆消化政策訊息。根據Fed最新會議聲明要點,包括降息1碼,但官員看法分歧。
外銀最新報告指出,預期至年底前美元仍將維持溫和走弱,而避險貨幣的走勢可能出現明顯分化。渣打銀行認為,日圓可望受惠於日本央行潛在升息與美國降息預期而走強,瑞郎因避險需求降溫與干預風險仍存而表現受限。星展銀行亦指出,瑞郎表現沒有明確理由優於其他主要貨幣。
在金融市場廣泛的低迷,以及強勁美元之下,油價在周三下滑;同時之間,投資人也在評估供應的前景。
歐洲股市周二收在下跌,來到近兩周最低點,呼應了全球市場廣泛拋售的情緒;與此同時,投資人權衡了一系列好壞參半的企業財報。
中美貿易戰淡化與美國聯準會言論偏向鷹派言論,近期債市多數下跌。據美銀引述EPFR統計至10月29日止近一周,三大債市基金仍保持淨流入;其中投資級企業債維持淨流入且力道降溫至59.2億美元;新興市場債淨流入增溫至20.8億美元,非投資等級債基金淨流入金額減至0.5億美元。
由於對主要央行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歐洲股市周四收在下跌,為連續第3個交易日的下跌;同時之間,投資者評估了一系列喜憂參半的企業財報。
延續了上周五的漲勢,歐洲股市在周一早盤創下了盤中歷史新高,主要是因為美中貿易緊張情勢的緩解跡象,提振了市場風險情緒。
由於美中貿易緊張關係趨緩的前景,提振了風險情緒。美國總統川普說,他期待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一項公平的貿易協議。市場關注雙方在下周於南韓的會晤。接續周一的強勢,香港股市周二全日走高,但在尾盤縮小漲幅。
(23:10更新)美股反彈態勢夭折!周二(14日)中美貿易關係再現緊張跡象,風險情緒受挫。周二美股一開盤,4大指數全面跳水,道瓊工業指數早盤一度狂瀉逾600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一度崩跌逾400點,與台股連動密切的費城半導體指數跌幅逾2%,台積電ADR下殺逾3%。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即將發表演說,市場氛圍趨於觀望,4大指數盤中跌勢明顯收斂。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對大陸祭出關稅大旗,宣稱將針對大陸可能擴大稀土出口管制作出回應,計畫加徵100%新關稅。消息一出,市場風險情緒急速降溫,10月10日恐慌指數VIX波動率指數飆升,資金快速湧入債券與黃金等避險資產。帶動涵蓋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的ICE美國公司債指數當日逆勢上漲0.3%,凸顯高評級債的防禦效果。
全球股市今年以來多頭氣盛,帶動國內主被動基金同步展現狂牛氣勢,其中,共同基金績效居前報酬達四成,ETF更由五成起跳。投信指出,即使美國政府關門,全球主要股市仍不受影響持續攀高,聚焦科技等強勢題材共同基金及ETF,在「AI救世主」光環加持下,今年來表現較大盤還突出。
美國政府關門,全球主要股市行情仍持續創高,帶動國內主被動基金今年來也展現狂牛氣勢,尤其聚焦科技等強勢題材共同基金及ETF,在「AI救世主」光環加持下,今年來表現比大盤還突出,績效躍居前茅,其中共同基金績效前五名報酬率皆逾4成,ETF更從5成起跳。
金價兩天暴漲約120美元,30日盤中再創新高,因市場擔心美國政府又面臨關門危機而增加避險需求,加投資人押注聯準會(Fed)持續降息等推升金價走勢,但漲高後觸發獲利回吐賣壓,讓金價隨後翻黑。黃金現貨價亞洲盤中,每盎司曾上漲1%至3,871.45創新高,隨後翻黑下跌0.9%至約3,800美元。紐約12月期金下跌0.4%報約3,842美元。儘管拉回,但金價9月來累漲逾1成,若30日市場沒有重大調整,可望創逾五年來最大月漲幅。
關稅議題淡化、市場風險情緒回升,小資族進場意願大增!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資料,截至8月底為止,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整體定時定額扣款金額來到11.9億元,為今年5月以來新高。其中,加碼首選是行情鹹魚翻身的大中華基金以及強勢科技題材。
近一季全球股市驚驚漲新高行情,推升境內基金規模站穩10兆元大關再創新高,從最新規模統計顯示,台股組合、國內外平衡型基金上月類型規模成長幅度達兩位數躍居前三名,優於整體境內基金表現。
美國通膨符合預期,債市近全數上漲。根據EPFR統計至9月11日止近一周,三大債市基金仍保持淨流入;其中,投資級企業債基金仍維持淨流入居冠、但金額微幅降溫至57億美元;其次是新興市場債基金,淨流入金額降溫至17.3億美元;美國非投資級債券基金淨流入力道則是增溫至14.7億美元。
市場風險情緒再度好轉,且7月新台幣稍微回穩,對美元僅小幅貶值0.05%,金融三業全部加碼債券。根據金管會數據,7月銀行業買債884億元,保險業買債978億元、證券業買債193.93億元,合計買債2,055.93億元,累計前七個月來看,銀行業賣超1,726億元、保險業買債4,405億元、證券業買債234億元,合計買債2,913億元。法人分析,金融三業7月大舉買債,主要看好美國降息重啟,先行進場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