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飛彈發射器的搜尋結果,共67筆
美國陸軍協會博覽會 (AUSA2025) 期間,奧什科甚防務公司(Oshkosh Defense)展示了一種新型移動式地基飛彈發射器,可攜帶戰斧巡弋飛彈。烏克蘭媒體基輔獨立報(Kyiv Independent)特別報導,標題直接是「正是烏克蘭打擊俄羅斯所需要」。
印度國防研究暨發展組織(DRDO)24日透過鐵路機動載具,成功試射「烈火-P」(Agni-Prime)中程彈道飛彈(MRBM),藉此提升對中共與巴基斯坦等潛在威脅的核嚇阻能量。
美國國務院已點頭,批准軍售秘魯總值34.2億美元(約1,026億台幣)的F-16戰機及其全面支援配套。
在經過升級後,承德軍艦成為中華民國海軍第一艘具有垂直發射系統(VLS)的軍艦,這是一個里程碑的成就,因為VLS對於現代軍艦來說太重要了。
中共將在9月3日抗戰勝利紀念日舉行盛大閱兵。從近日綜合預演中,一系列新式武器裝備曝光引發全球關注,其中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圍繞「無人」二字所發展的全方位作戰能力,從陸地、空中到水下,解放軍的無人戰具與反制手段正形成一套完整的作戰體系,而面對這股新興戰力,國防部前視察盧德允直言,國軍在防衛戰略與武器發展上,正處於一場亟需加速的賽跑。
烏克蘭武裝部隊第58獨立機械化步兵旅說,基輔利用幾架廉價無人機,攻擊俄軍藏在兩座橋下的地雷和彈藥儲存處,成功炸毀位於俄境的兩座重要橋梁。
北韓官媒今(24)日報導,在最高領袖金正恩親自視察下,當局昨(23)日試射2種新型防空飛彈。
賴清德總統今(22日)前往宜蘭勗勉海軍一六八艦隊時表示,明年度國防預算將占GDP3.32%,同時也提到籌措進來的武器裝備,包含「下一代巡防艦」、無人載具的獲得,以及國軍所有軍事需求的汰舊換新,政府都會給予支持,形同宣示一度研發中斷的「下一代巡防艦」震海計畫重新復活,外傳巡防艦噸位將從4500噸變成至少6000噸。
菲律賓駐美國大使羅慕德斯日前表示,美菲正討論擴大向菲律賓部署「海軍/陸戰隊遠征艦隊阻絕系統」(NMESIS)等反艦飛彈發射系統,以加強對南海等印太爭議區域的嚇阻能力。
俄羅斯與烏克蘭交戰已3年6個月有餘。就在美俄領導人即將於周五(15日)於美國阿拉斯加州舉行峰會之前,靠近烏克蘭的2座俄羅斯城市周四(14日)發生爆炸,當地官員聲稱是烏克蘭的無人機攻擊所致,至少16人喪生。俄羅斯國防部稍早宣稱,防空系統在午夜攔截並摧毀44架烏克蘭無人機。
8月7日,烏克蘭軍隊在一次精確打擊中,摧毀了俄羅斯最稀有、最先進的防空雷達之一:與S-500防空飛彈相連的98L6「葉尼塞」雷達(Yenisei Radar)。這對俄羅斯來說絕對是個奇恥大辱,對烏克蘭則是士氣大振。此事件發生在俄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會晤的前幾天,或許能夠改變談判氣氛與戰略影響。
美國空襲伊朗三處關鍵核設施,使哈米尼政權元氣大傷,即使外界研判發生政權更迭的機率不高,但盟友中國和俄羅斯袖手旁觀,將導致伊朗在中東的影響力明顯式微。
在發動對伊朗核設施的空襲之際,以色列特工同步展開行動,直撥伊朗高官手機恐嚇:「你有12小時帶妻兒逃走,否則就等著被擊斃。」此行動是以色列「崛起之獅」計畫一環,意在動搖德黑蘭政權、讓繼任者人人自危。
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邁入第7天,最初由以色列先發制人,空襲伊朗多處核設施與軍事基地,伊朗則以飛彈與無人機進行報復,雙方均有傷亡與基礎設施受損。然而,聯軍轟炸葉門青年運動的情況再度重演,以色列、美國昂貴的攔截飛彈,對上便宜10倍甚至25倍的伊朗彈道飛彈,陷入了成本嚴重不對稱的消耗戰。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19日示警,由於伊朗在遭到以色列襲擊後關閉核設施,且未通報應變措施,導致約409公斤濃縮鈾「下落不明」;儘管目前尚無跡象顯示這批材料已遭轉移,但仍凸顯衝突引發潛在核武危機的安全風險。
CNN報導,伊朗與以色列之間這場衝突的結果,可能取決於伊朗還剩下多少中程彈道飛彈(MRBM)數量。根據以色列軍方與專家評估,過去14個月內,伊朗已向以色列發射約700枚MRBM,目前的庫存量可能落在300至1300枚之間。不過,《華爾街日報》報導,目前以色列的「箭式」攔截飛彈(Arrow interceptors)庫存量過低,也令人擔憂其長期反伊朗飛彈能力的擔憂。
伊朗與以色列之間這場決定性衝突的結果,可能取決於一個關鍵數字,就是伊朗所剩的中程彈道飛彈(MRBM)數量。根據以色列軍方與專家評估,過去14個月內,伊朗已向以色列發射約700枚MRBM,目前的庫存量可能落在300至1300枚之間。由於缺乏可靠數據,這一數字仍屬粗略估算,無法精準核實。
以色列「雄獅崛起」(Rising Lion)行動進入第5天,伊朗終於得知防空系統破口的真正原因,原來是以色列摩薩德(Mossad)特工早已將輕型的「長釘飛彈」(Spike missile)送到伊朗境內,在雄師行動之前,以遠端遙控的方式發射這些飛彈,造成伊朗的防禦出現破綻。
隨著伊朗對以色列「摩薩德」(Mossad)情報機構滲透程度的恐懼加劇,德黑蘭已逮捕數十計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的人。自上周五(13日)以色列發動襲擊以來,首都德黑蘭已有28人被捕,並被控為以色列從事間諜活動。
以色列自13日凌晨空襲伊朗以來,已打擊該國三分之一飛彈基地、3個核子計畫基地等多個目標。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16日聲稱,以空軍已掌控德黑蘭制空權。伊朗也不甘示弱,狂炸以色列中、南部多個地區。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如果以色列未能摧毀伊朗防禦最堅固的核設施福爾多,那麼伊朗仍具備生產核武的潛在能力,以色列的最大挑戰將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