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食品產業的搜尋結果,共179

  • 台日合作 推動機能食品產業發展

    台日合作 推動機能食品產業發展

     TQF協會6日舉辦「台日合作機能性食品發展研討會」,與日本健康食品產業協議會(JAOHFA)、熊本崇城大學,以及北海道生技工業會(HABB)分別簽署3項合作備忘錄(MOU)。簽署儀式由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姜至剛及日台交流協會副代表川合現共同見證,經濟部產發署署長邱求慧亦蒞臨致詞,開啟台日機能性食品產學研跨國鏈結新局。

  • 高雄國際食品系列展 圓滿落幕

    高雄國際食品系列展 圓滿落幕

     由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主辦、外貿協會執行、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協辦的2025年「高雄國際食品展」,以及外貿協會與展昭國際主辦的「高雄國際飯店、餐飲暨烘焙設備用品展」於日前圓滿落幕。期間吸引52國超過19,000名國內外參觀者到場觀展及採購。前五大買主國依序為日本、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及南韓,充分展現作為推動南臺灣食品產業升級與拓展國際市場的重要平台。

  • 高雄食品展 海味專區滿千送百

    高雄食品展 海味專區滿千送百

     由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主辦的「2025高雄食品展」今年邁入第19年,23日起在高雄展覽館南館熱鬧登場,展期至26日止,集結國內外360家廠商共襄盛舉,規模與台北食品展並列南北雙核心。高雄市政府整合農業局與海洋局設置46個攤位,其中海洋局號召26家業者聯手打造以「漁樂鱻購」為主題的高雄海味專區,現場人潮絡繹不絕,成為展覽最吸睛的焦點。

  • 高雄食品展登場 360家廠商齊聚 展現台灣農水產實力

    高雄食品展登場 360家廠商齊聚 展現台灣農水產實力

    由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主辦的「2025高雄食品展」,今年邁入第19年,23日起在高雄展覽館南館熱鬧登場,展期至26日止,集結國內外360家廠商共襄盛舉,規模與台北食品展並列南北雙核心。高雄市政府整合農業局與海洋局設置46個攤位,其中海洋局號召26家業者聯手打造以「漁樂鱻購」為主題的高雄海味專區,現場人潮絡繹不絕,成為展覽最吸睛的焦點。

  • 從課堂到社區!金大食安研討會 聚焦創新食品產業未來藍圖

    從課堂到社區!金大食安研討會 聚焦創新食品產業未來藍圖

    國立金門大學獲台大系統補助辦理「食品安全與精準健康:創新食品產業的未來藍圖」研討會,特別邀請榮獲2025台北生技金獎的休斯生技-許宸博士分享生技產品創新研發的歷程,如何有效提升營養機能表現與落實食品安全,建立消費者的信賴。

  • 廠辦合一、誰與爭鋒!北市罕見旗艦型地標「大河商爵」士林登場

    廠辦合一、誰與爭鋒!北市罕見旗艦型地標「大河商爵」士林登場

    北台灣知名品牌建商都美建設於台北市士林區大南路推出廠辦旗艦案「大河商爵」,由國際建築大師丹下憲孝操刀外觀設計,建築高度達百米,成為士林百齡段第一座兼具地標意象與完整企業總部機能的大型智慧型廠辦,更是台北市中心破天荒結合水岸第一排地標立地條件、並能同時登記「辦公」與「廠房」雙功能,罕見實現「企業營運一體化」的旗艦型商用不動產。

  • 廠辦合一、誰與爭鋒!北市罕見旗艦型地標「大河商爵」士林登場

    廠辦合一、誰與爭鋒!北市罕見旗艦型地標「大河商爵」士林登場

    北台灣知名品牌建商都美建設於台北市士林區大南路推出廠辦旗艦案「大河商爵」,由國際建築大師丹下憲孝操刀外觀設計,建築高度達百米,成為士林百齡段第一座兼具地標意象與完整企業總部機能的大型智慧型廠辦,更是台北市中心破天荒結合水岸第一排地標立地條件、並能同時登記「辦公」與「廠房」雙功能,罕見實現「企業營運一體化」的旗艦型商用不動產。

  • 長庚醫科馬稠後產業園區新廠房舉行上樑典禮

    長庚醫科馬稠後產業園區新廠房舉行上樑典禮

    馬稠後產業園區後期進駐廠商–長庚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10月8日舉行新建廠房上樑典禮。嘉義縣長翁章梁親臨現場,並與縣府經濟發展處長李雅萍、衛生局長趙紋華等貴賓共同見證這項重要里程碑,表達誠摯祝賀與支持。房地產業者表示,設立醫院或醫療園區,對所在區域的房地產發展通常具有顯著的利多效應。首先,醫療設施能帶來穩定的就業人口與醫療需求,吸引醫護專業人士及相關產業進駐,帶動住宅與商用不動產需求。其次,完善的醫療服務提升區域生活品質與安全感,對高齡族群及家庭購屋者具有吸引力。再者,醫療園區往往促進交通與公共設施升級,進一步提升整體區域機能與地價。綜合而言,醫院或醫療園區的設立不僅改善居住條件,也能形成具有長期穩定發展潛力的房地產市場。

  • 長庚醫科砸35億 嘉義新廠上梁

    長庚醫科砸35億 嘉義新廠上梁

     長庚醫學科技公司投資35億元在嘉義縣馬稠後產業園區新建嘉義廠,8日舉行上梁典禮,董事長楊麗珠、縣長翁章梁見證,預計2026年下半年啟用,除生產電動醫療床等醫療設備,也將生產速凍食品。

  • 長庚嘉義廠上梁!35億投產醫療設備、跨足速凍食品

    長庚嘉義廠上梁!35億投產醫療設備、跨足速凍食品

     長庚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35億元在嘉義縣馬稠後產業園區新建嘉義廠,8日上梁典禮,董事長楊麗珠、縣長翁章梁見證,預計2026年下半年啟用生產電動醫療床等醫療設備,並新產速凍食品。

  • 涉違證交法 鍾嘉村再被約談

    涉違證交法 鍾嘉村再被約談

     三地集團創辦人鍾嘉村才因光電弊案被橋頭地檢署起訴,2日又遭高雄地檢署指揮高雄市調處,以該集團涉嫌違反《證交法》為由,約談鍾等多人,並搜索旗下多家公司。截至昨晚檢調仍偵訊中,案情仍待釐清。

  • 《貿易》印度經濟指數型成長 台灣形象展落幕倒數

    2025年印度台灣形象展周六為最後一天,印度2025年度GDP可望成為全球第4大經濟體,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市場潛力雄厚。而印度正處於指數型成長的關鍵時刻,台灣業者透過申請印度政府優惠政策,例如生產相關激勵計畫(PLI),台灣企業與印商合作在當地設廠的例子將會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 萬海印度參展 擴大水產與冷鏈物流商機

    萬海印度參展 擴大水產與冷鏈物流商機

    萬海航運(2615)深耕印度水產與冷鏈市場,再度參與「印度國際水產雙年展」,展出冷藏與冷凍貨運的完整解決方案,強化與食品產業的連結,擴大商機。

  • 《貿易》印度台灣形象展8度登場 參展指標企業數創高

    台灣形象展2017年首次推出,第二年2018年進軍印度,周四2025年印度台灣形象展登場,展會連續八度於印度舉辦,於9月25日至27日為期三天在新德里舉行,吸引高達107家台灣企業共襄盛舉,參展的上市櫃指標企業數量創下歷屆新高。

  •  串連傳產與新創資服 好食好事加速器分享會推產業升級

    串連傳產與新創資服 好食好事加速器分享會推產業升級

    在缺工、設備老舊、經費有限的多重挑戰下,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食品製造業,究竟該如何踏出數位轉型的第一步?好食好事加速器近日舉辦「智慧食代AI數位轉型策略分享會」,吸引食品產業與新創團隊齊聚一堂,探討如何透過數位工具推動產業升級。這場交流不只是一場研討會,更像是一場實戰示範,讓人看到科技與食品產業融合的可能性。

  • 台南味征服澳洲!黃偉哲率隊參展「出海」搶攻市場

    台南味征服澳洲!黃偉哲率隊參展「出海」搶攻市場

    澳洲食品界貿易盛會2025澳洲食品展8日正式開幕,由於台南市是今年食品展中唯一單獨設館的台灣城市,市長黃偉哲除率領市府團隊與會,也邀請台南6大知名食品業者參展,希望能將台南品質最優秀的農漁產品,推薦給澳洲當地的廠商及消費者認識。

  • 台灣百年企業經營之道》導入AI、併購 傳產重返榮耀兩大關鍵

    台灣百年企業經營之道》導入AI、併購 傳產重返榮耀兩大關鍵

     前言:台灣集中資源於科技產業,以「科技島」成為台灣的代名詞,核心成功關鍵,正是政府大舉運用資本市場。以台積電為例,透過股票公開發行上市櫃向公眾、全球募資,在投入研發資金無後顧之憂下,打造了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無以撼動的地位,台灣資本市場如同母親般注入活水與養分在造就台積電成為「護國神山」之時,也生成一片護國神山科技群,但卻引來川普關稅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對此,金管會加速對資本市場的推展,臺灣證券交易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篩選創新公司培植,致力於推動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與升級、廣灑種子從中再打造「新一代護國神山群」。

  • 《半導體》宇瞻AI檢測力再升級 深化XR、生技應用登自動化展

    宇瞻(8271)多年來深耕智動化領域,致力於自動化檢測設備的軟硬體設計與製造整合,應用範圍已涵蓋金屬五金、半導體、面板顯示等多項產業,近年更進一步深化XR裝置與生技食品領域。8月20日至23日宇瞻將參加自動化工業大展,於南港展覽館1館呈現跨產業的自動化檢測技術成果。

  • 如何讓毛孩吃的健康 農業部推這計畫

    為強化寵物食品產業的衛生安全與配方管理能力,協助業者掌握最新專業知識與國際趨勢,培育產業所需專業人才,農業部今年度委由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辦理「寵物食品管理及配方師」培訓課程2場次,以及「寵物食品衛生安全專責人員」培訓課程3場次,預計培育寵物食品管理及配方師75人、寵物食品衛生安全專責人員100人。

  • 台日深化合作 拓機能性食品商機

    台日深化合作 拓機能性食品商機

     TQF協會繼去年「台日食品企業商務合作訪日團」圓滿成功,為持續深化台日食品產業交流,於今年8月4日至9日再度籌組訪日團,帶領台灣優質食品企業赴熊本及東京,進一步強化雙邊合作關係,並拓展海外通路與商機。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