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香山濕地的搜尋結果,共24筆
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首長會議9日在苗栗舉行,有別於桃市、竹縣與苗栗砲火猛攻中央,竹市主打地方觀光,推出區域內獨特的湖海風光,期盼吸引更多國內外遊客造訪,促進地方觀光經濟發展,為區域帶來新活力。
2025年新竹香山濕地藝術季9日正式開幕,展期為期1個月直到11月9日。邁入第5年的香山濕地藝術季今年以「海來說Once Upon a Time」為主題,邀請5組來自台灣與法國的藝術團隊,分別創作5件作品,連結濕地、社區與日常,創造一場跨越地景的人與土地對話。
午後的風,從濕地吹來,輕柔如絲,拂過臉頰。陽光尚未老去,霞光還溫潤地灑在潮間帶上,那一片片退潮後裸露的泥灘,如大地細語,在等待知音者傾聽。
新竹市香山溼地為國家級重要溼地,但市議員廖子齊指出,市府多次強調「行銷新竹山湖海」,但政策執行卻仍集中於市區,且香山溼地藝術季預算大幅縮減,認為應積極推動溼地觀光與環境教育;對此,市府表示,將持續推動觀光與教育共融,打造永續價值的觀光體驗。
近期新北市泰山區楓樹里舉辦多場活動,有「自然生態研習營」、「銀髮共餐」,還有環境清潔日,由里長鄭美玲帶領里民、志工一起完成,促進居民交流,為在地社區增添溫暖。
五彩繽紛的風箏迎風飛舞,吸引眾多遊客駐足拍照。這裡不僅是放風箏的熱門景點,也是體驗「新竹山湖海輕旅行」的絕佳景點。(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台灣這塊寶島處處充滿驚喜,非常值得發掘其美好之處,第二屆「2025旺旺中時台灣旅遊大賞」鼓勵民眾透過各縣市的AB遊程,探索之前可能沒有發現的美景,讓我們一起「漫步台灣」感受其中的感動吧!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新竹市富禮國中因鄰近香山溼地,校方就地利之便,多年來由教師自發性辦理「師生社區倡議,護海行動實踐」活動,帶領學生深入認識在地家鄉、認識濱海生態環境,結合水資源回收、消失的香山蚵、濱海輕旅行等3大議題設計成雙語課程,啟發學生永續環境思維,發起「社區海洋倡議」的行動實踐作為。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於去年首次在台灣本島執行大規模三棘鱟標識放流,共計標放127隻成鱟,初步推估本島存有約1099隻成鱟,這項計畫不僅為台灣本島的三棘鱟族群帶來關鍵數據,也為未來復育行動奠定基礎。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民進黨新竹市黨部19日舉辦「Team Taiwan青年營」,透過步行導覽舊城區的城市地景,體驗長和宮「抽藥籤」文化,並到百年中藥行鴻安堂製作「驅蚊包」,和東門市場青年創業家交流,品嘗814冰棒和新穎的台菜料理「湯明茶樓」,用貼近生活的步調,看見舊城區的風景。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民進黨新竹市黨部5日舉辦「Team Taiwan青年營」香山走讀,帶領學員踏進香山溼地、親摘玉蘭花、削甘蔗皮榨汁、品嚐茄苳在地料理、觀察五花八門的蟹類,以「五感」體驗香山人的真實生活,有有學員分享,原來家鄉就是待越久感覺越不一樣的地方。
社群平台Dcard旗下YouTube頻道,日前推出「電車吃漢」單元,由主持人隨機抽一個台鐵車站,抽中就直接前往進行拍攝,一推出後頗受好評。怎料,日前曝光的影片中,一行人到新竹香山車站拍攝,卻違反政府規定而遭到批評。對此,Dcard官方也出面道歉。
新竹市香山溼地藝術季今年邁入第5年,但有鳥友反應,近期是候鳥遷徙時期,賞蟹步道出現黃色大型裝置藝術,也觀察到影響候鳥不敢停留,痛批是「生態盲」,盼能移到旁邊公園。對此,市府表示,作品為藝術季展期的臨時性裝置藝術,另漲潮時賞蟹步道未開放民眾進入,鳥類判別無威脅性後,仍有停棲在步道上。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8縣市日前齊聚雲林縣虎尾建國眷村,共同出席「中台灣露營潮」記者會,攜手推廣低碳綠色旅遊,以「8倍」的力量一起行銷推廣中台灣特色旅遊資源。新竹市政府城市行銷處副處長呂清松代表市長高虹安出席表示,新竹市積極投入資源辦理特色活動及打造優質的旅遊環境,此次以「新竹好休閒」主題參展,推廣在地美景、美食,希望遊客到新竹公園野餐,以及騎乘自行車徜徉17公里海岸線,享受悠遊自在的休閒時光。
元太宣布與新竹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致力香山濕地、金城湖地區的自然生態復育,首波具體行動,元太將在智慧城市的系統夥伴漢晶、鈑金廠商興僑工業協力下,捐贈設立彩色戶外電子紙告示牌,電子紙看板將設置在香山濕地金城湖、賞蟹步道等遊客熱區,助力新竹市提升自導式管理量能,推廣環境生態的知識。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春天不只是賞花的季節,也是賞鳥的季節,除了彰化的鷹揚八卦、北海岸的觀音觀鷹活動外,事實上春天也是候鳥大遷徙的季節,許多度冬候鳥準備北返,途中多數鳥禽會經過新竹市香山濕地覓食或於金城湖停留,目前竹市金城湖已聚集眾多候鳥,包含高蹺鴴、琵嘴鴨、大杓鷸、反嘴鷸、黃麻鴨、尖尾鴨等10多種候鳥都紛紛到此報到,民眾不妨利用休閒假日到新竹市賞鳥趣,同時還能規劃一趟騎自行車漫遊17公里海岸線,並前往賞蟹步道飽覽夕陽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