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香山論壇的搜尋結果,共74筆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17日接受《華爾街日報》等外媒訪問時,公開表達對台灣海峽可能爆發衝突的憂慮,強調「北京不武、台灣不獨」是維持亞洲與全球穩定的關鍵。他警告,一旦台灣發生非和平手段改變現狀行動,不論是中國使用武力、或者台灣單方面宣布獨立舉措,都可能引發嚴重後果。亞洲多國與世界經濟體將無法置身事外。
第12屆香山論壇18日開幕,上午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戰略互信與亞太地區安全合作」,新加坡公共服務統籌兼國防部部長陳振聲上台發言時,闡述新加坡作為小國在中美等大國之間的平衡之道。他直言,小國面臨更多選邊站的壓力和風險,但新加坡絕不做他國的代理人,因為一旦選邊站,小國承受不起大國發起的代理人戰爭。
第12屆香山論壇18日於北京開幕,大陸國防部長董軍在致詞中強調台灣自古屬於中國,解放軍隨時準備挫敗任何外部武力干涉。針對中美競爭是否改變世界秩序,大陸資深國關學者閻學通認為,中美競逐聚焦科技,部分美國政客期待「重回冷戰時代」並不現實,新秩序需要理性看待。
今天(18日)下午,在第12屆香山論壇「大國關係走向」分組論壇上,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共軍退役中將何雷發言時,明確指出「祖國統一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強調大國在交往中必須尊重這一底線,否則可能引發衝突甚至戰爭。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名譽院長閻學通18日在香山論壇分組討論中,針對國際秩序發表觀點,深入剖析中美競爭態勢、國際權力結構變化及對「新秩序」的認知,明確反對部分美國政客「重回冷戰」的主張,並且認為「新秩序」需要理性看待。
第12屆香山論壇今天(18日)開幕,上午舉行的「第二次全體會議:戰略互信與亞太地區安全合作」上,新加坡公共服務統籌兼國防部部長陳振聲發言時,闡述新加坡作為小國在中美等大國之間的平衡生存之道。他直言,小國面臨更多選邊站的壓力和風險,新加坡絕不做他國的代理人,因為一旦選邊站,小國承受不起大國發起的代理人戰爭。
據中國國防部官網消息,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17日晚舉行歡迎晚宴。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出席並致辭。
第12屆北京香山論壇18日上午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構建公正合理的全球安全治理體系」,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洪磊應邀發言。他指出,當前世界面臨「和平還是戰爭、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重大抉擇,中國在全球安全挑戰面前從未袖手旁觀,並透過全球安全倡議不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資源和中國行動。
第12屆北京香山論壇17日於北京開幕,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在致詞中直言台灣問題的嚴肅性,強調台灣自古屬於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始終是捍衛祖國統一的強大力量,絕不允許任何分裂行徑」,並警告外部勢力不得插手干涉。他同時將九一八事變紀念日、抗戰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80週年,以及當前南海爭端與全球安全挑戰,串連為演講主軸,凸顯中國「銘記歷史、維護和平」的立場與訴求。
中美兩國防長9日晚間進行視訊通話,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向中方明確表示,美國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也無意尋求中國政權變更或扼殺中國。赴北京出席香山論壇的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現為戰爭部)幫辦、美國國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員施燦德(Chad Sbragia)17日表示,赫格塞斯在通話中所用的表述是非常少見的,這標誌著美國的政策出現了「重大轉變」,表明白宮正在尋找與中國和平共處的方法。
美方接連表態支持「台灣地位未定論」,引發熱議。大陸知名國關學者吳心伯表示,這改變不了國家終將統一的外部環境,美國的說法只會逐步被邊緣化;美國學者施燦德則認為,美國的對中政策數十年來一直都沒改變,建立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六項保證」以及《台灣關係法》的基礎之上。
中美四輪經貿會談落幕後,港媒稱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年底訪陸。美國前戰爭部官員施燦德認為,現在中美雙方能夠對話是一件好事,能談總比不談要好。大陸國關學者吳心伯呼籲,川普若訪陸時能說出「支持中國和平統一」,有很大機會可得諾貝爾和平獎。對於美國僅派駐華武官出席香山論壇,吳心伯批美國「小心眼」。
新華社報導,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17日在北京分別會見赴中出席第12屆北京香山論壇的新加坡國防部長陳振聲、和古巴革命武裝力量部部長洛佩斯。
大陸官方微信公眾號「國防部發布」消息,中國大陸國防部長董軍17日在北京分別會見赴中出席第12屆北京香山論壇的馬來西亞國防部長哈立德、柬埔寨副首相兼國防大臣迪西哈、緬甸國防部長貌貌埃、納米比亞國防與老兵事務部長卡波菲、盧旺達國防部長馬里扎蒙達、塞內加爾軍隊總參謀長西塞。
第12屆北京香山論壇17日在北京舉行,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與美國國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員、前助理國防部長幫辦施燦德,就中美關係、台灣問題及未來走向展開對談。吳心伯指出,如果美國總統川普在今年底訪華時公開表態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這將成為自1979年尼克森訪華以來的重大歷史突破,「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機遇,可以讓川普總統證明,他完全可以把與中國的關係處理好,甚至更有機會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近期美方相關單位接連表態,支持「台灣地位未定論」。大陸知名國關學者吳心伯直言,這改變不了國家終將統一的外部環境,美國的說法只會逐步被邊緣化。大陸退役將領何雷駁斥,美方此舉是在挑戰、否定國際秩序。美國學者施燦德認為,美國的對中政策數十年來一直都沒改變,建立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六項保證」以及《台灣關係法》的基礎之上。
中美四輪會談落幕,最後一場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外界高度關注兩國是否能在貿易、安全與台海問題上找到突破口?美國國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員施燦德表示,現在中美雙方能夠對話是一件好事,能談總比不談要好;而重啟防務合作,或許是個不錯的起點。至於多位美軍將領曾警告,共軍將於2027攻台,施燦德並不認同,「中方是否會動武,更多取決於當時的情勢」。
美中外交、國防部門首長日前密集通話,11月韓國釜山APEC峰會期間的「川習會」逐漸明朗。雖然大陸九三閱兵令歐美倍感震撼和不安,但這並不會對川習會造成直接影響。從美中近期高層溝通及釋出的訊息來看,台灣料不會列入川習會的主要議程。
美中外交、國防部門首長日前密集通話,11月韓國釜山APEC峰會期間的「川習會」逐漸明朗。雖然大陸九三閱兵令歐美倍感震撼和不安,但這並不會對川習會造成直接影響。從美中近期高層溝通及釋出的訊息來看,台灣料不會列入川習會的主要議程。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美國國務卿盧比歐10日晚間通電話。王毅表示,美方近來採取的消極言行,中方明確反對,「尤其在台灣等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美方務必謹言慎行。」加上9日晚間中美國防部長視訊通話,中國防長董軍警告,以台制華必將被挫敗。如此密集的政府高層通話,外媒解讀,是為了美中兩國元首下個月舉行「川習會」預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