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馬鳴山的搜尋結果,共35筆
婆婆媽媽力量大!雲林縣東勢鄉昌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許惠雯,帶領一群婆婆媽媽投入地方創生「昌南明日村」社區營造計畫,因協會成員大多是婦女,有時整理社區或辦活動需要男丁壯漢搬東西,婆媽們便請丈夫、兒子、叔叔伯伯們來幫忙,鼓勵他們參與社區事務。許惠雯說,老中青一起動起來,社區凝聚力才會愈來愈好。
雲林縣元長國中校長文須琢、南陽國小主任呂彥融、水燦林國小主任施婉茹攜手合作,開發全國第一套台語桌遊教具《雲林好額人》。遊戲故事參考大富翁模式,以北港武德宮財神廟為起點,玩家可環遊雲林20個鄉鎮,沿途認識地方特色,並結合地方文史與品德教育,讓學生在遊戲中輕鬆學習母語,認識鄉土文化。
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的台中樂成宮,每年帶動逾400萬人次觀光與香客人潮,今(21)日結合中港澄清醫院與藏傳佛教的隨許加持灌頂活動,聯合舉辦關懷鄉里社區健檢活動,藉由醫護人員為民眾健檢,守護民眾健康之外,也透過祈福法會的舉辦為台灣祈福。
台北市士林區慈諴宮位在士林夜市的正中央,不僅是觀光客必經之地,更是在地重要的信仰中心,還是市定三級古蹟。孰料2023年8月14日凌晨,西班牙籍男子JOSE(中譯〝荷西〞)酒醉後竟持松香水、甲苯與清潔劑等液體對著廟宇大門塗抹,同時以刷子抹布刷洗,硬生生的將門神刷出一塊顯眼的白色痕跡。對此,JOSE事後依毀損罪判處1.5萬元罰金,可服義務勞役。然而慈諴宮遭毀損的大門為已故國寶大師陳玉峰的畫作,如今已無法修復,廟方只能重新訂做大門,粗估至少得耗費5千萬元。
雲林縣褒忠鄉公所為傳承花鼓文化舉辦的「褒忠花鼓文化節」,將於本月24至31日登場。公所21日除公布花鼓IP角色「鼓鼓家族」,還宣布首次舉辦花鼓競賽。近年來褒忠鄉因人口外流,花鼓參與人員有減少、老化情況,希望藉由花鼓競賽結合傳統與創新,扎根校園與社區。
雲林縣褒忠鄉公所為傳承花鼓文化,規畫「褒忠花鼓文化節」,將於本月24至31日登場,21日在褒忠鄉公所舉辨記者會,宣布花鼓IP角色「鼓鼓家族」,並首次舉辦花鼓競賽。近年來褒忠鄉因人口外流,花鼓參與人員有減少、老化情況,希望藉由花鼓競賽結合傳統與創新,扎根校園與社區。
由雲林數名夜市小販成立的雲林夜市慈愛會11年前推動「低收入戶」往生時火化、塔位免費修法,7年前終於三讀通過,去年慈愛會再推動「中低收入戶」也能免費使用,本月9日三讀通過,慈愛會7名理監事15日現身雲林縣議會感恩所有推手。
由雲林夜市小販成立的雲林夜市慈愛會,11年前推動立法低收入戶往生時火化、塔位免費修法,2017年終於三讀通過,去年慈愛會再推動「中低收入戶」也能免費使用,本月9日三讀通過,慈愛會7名理監事今(15日)在雲林縣議會感恩所有推手。
國家重要民俗「雲林六房媽過爐」有神無廟,由各股每年輪流興建紅壇供奉,8日舉行今年度土庫股過港臨時紅壇啟用典禮,邀北港朝天宮媽祖、大甲鎮瀾宮媽祖、馬鳴山鎮安宮薛千歲神尊作客,4大神尊齊聚一堂,創造歷史性一刻。「六房媽會」預估,10日過爐活動將吸引逾10萬人隨香。
國家重要民俗「雲林六房媽過爐」有神無廟,由各股每年輪流興建紅壇供奉,8日舉行今年度土庫股過港臨時紅壇啟用典禮,特別邀北港朝天宮媽祖、大甲鎮瀾宮媽祖、馬鳴山鎮安宮薛千歲神尊作客,4大神尊齊聚一堂,創造歷史性一刻。六房媽會預估10日過爐活動將吸引逾10萬人隨香,邀信眾前來共襄盛舉。
雲林縣歷史建築「元長鄉瓦磘庄集會所」因年代久遠,縣府規畫修復再利用,縣府文觀處16日表示,為符合當地需求,特別舉辦工地展聽取民眾建議,修復後將與社區發展協會、村辦公室結合,作為集會活動、人文課程的日常使用場域,提升公共使用性,活化歷史建築也保留地方共同記憶。
雲林縣歷史建築「元長鄉瓦磘庄集會所」因年代久遠,縣府規畫修復再利用,16日縣文觀處表示為符合當地需求,特別舉辦工地展聽取民眾建議,修復後將與社區發展協會、村辦公室結合,作為集會活動、人文課程的日常使用場域,提升其公共使用性,讓歷史建築得以活化,保留地方共同記憶。
超過300年歷史的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元宵吃飯擔活動,今(12日)一年一度登場,東道主是東勢鄉月眉村,風雨無阻在10公頃田地上舉行,不巧雨勢從早下到晚,虔誠的鄉親穿雨衣在現場守候等廟方喊「開動」,往年大會再三呼籲不要打包,今年因下雨之故,大多打包回家吃。
2025年蛇來運轉慶元宵,劍湖山世界璀璨花火秀幸福鬧元宵,於2/8(周六)、2/10(周一)、2/12(周三)、2/15(周六),晚上6:10在幸福摩天輪前璀璨施放,花火日限定優惠,再享午後1點起,全民幸福價只要399元,更多活動詳情可洽劍湖山世界官網。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雲林縣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吃飯擔」活動,登錄為雲林縣無形民俗文化資產,與「北天燈」、「南蜂炮」並列台灣3大元宵民俗活動,將於12日元宵節在東勢鄉月眉村月興宮旁農田登場,鎮安宮5日宣布今年吃飯擔以「月擔月興」為主題,除了烤豬羊,還有信眾準備烤鱷魚,讓大家吃點不一樣的美食。
雲林縣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吃飯擔」活動,2014年登錄為雲林縣無形民俗文化資產,與「北天燈」、「南蜂炮」並列為台灣3大元宵民俗廟會活動,將於12日元宵節在東勢鄉月眉村月興宮旁農田登場,鎮安宮5日舉行記者會,宣布今年吃飯擔以「月擔月興」為主題,有信眾準備「烤鱷魚」,讓大家吃點不一樣的美食。
雲林縣是農業、宗教大縣,為方便全國遊客春節到雲林小旅行,除提供免費高鐵站返鄉接駁公車,初二至初五還從斗六圓環發出免費雲林新春行腳巴士,每小時1班車,分別是開往台西安西府的「雲東線」、開往四湖參天宮的「雲中線」、開往口湖鐵花窗的「雲西線」。
屏東縣王船文化館將於27日開幕,全館以「海洋信仰」、「千歲巡狩」、「屏東代巡」、「打造神舟」與「東港迎王」5大主題展示,透過沉浸式體驗王船與王爺文化的歷史脈絡。其中最具特色的莫過於依東港迎王王船比例建造的實體王船,屏東縣政府文化處25日下午提前先開箱,讓大家一睹王船文化館風貌。
南華大學大學社會責任(USR)團隊推動國際慢食超過10年,自2023年底攜手雲林縣政府向義大利國際慢食總部申請推動永續地球市集的雲林慢食社群(Slow Food Community-Yunlin Earth Market),成功於2024年4月順利過認證。預計於12月21日(六)在虎尾同心公園,舉辦「糖神在雲林」慢食地球市集暨慢食工作坊,歡迎大家踴躍參加,一起實踐「優質、乾淨、公平」的雲林慢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