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復振航海文化力的搜尋結果,共09

  • 海洋化身舞台詩篇 「藝起海洋」跨界展演衛武營登場

    海洋化身舞台詩篇 「藝起海洋」跨界展演衛武營登場

    海洋委員會推動「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首度以戲劇、音樂與光影藝術跨界形式詮釋海洋文化。9日下午2時,「藝起海洋-海洋新創戲劇展演」於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登場,以音樂、舞蹈與多媒體影像交織出人與海的詩意對話,展現台灣海洋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當代創造力。

  • 重啟海洋記憶!海委會推復振航海文化力 百年木舟今日下水

    重啟海洋記憶!海委會推復振航海文化力 百年木舟今日下水

    海洋委員會與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攜手推動,「烏石港正口200年—宜蘭傳統舟船復振計畫」,26日於宜蘭烏石港舊址舉行傳統舟船修復試航儀式,匯集匠師技藝、學術研究與社群協力,兩艘修復完成的傳統木船再次重返水域,不僅見證傳統造舟技藝的傳承,更象徵台灣海洋文化的再航。

  • 安南年度大戲《洄流.歸潮》 30素人詮釋台江海洋文化

    安南年度大戲《洄流.歸潮》 30素人詮釋台江海洋文化

    台南市安南區的年度大戲《洄流.歸潮》將於18日下午14時30分,在台江文化中心隆重演出!安南區是台灣海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深化地方藝文推廣,彰顯台江獨特的人文風貌與海洋記憶,安南區公所與中華海洋觀光與農業特色振興協會共同籌辦這部「與海共創台江大戲—《洄流.歸潮》」,並獲得海洋委員會「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資源挹注,由30位素人演員擔綱演出。

  • 海委會《發現我的海洋DNA》新書發表  五大面向讓民眾了解海洋珍貴

    海委會《發現我的海洋DNA》新書發表 五大面向讓民眾了解海洋珍貴

    海洋委員會今年出版的海洋永續讀本《發現我的海洋DNA》上月30日下午在高雄駁二8號倉庫Pinway舉辦新書發表會,本書由古碧玲總編輯執筆,透過15個主題勾勒出臺灣與海洋緊密相關的五大面向,海洋委員會期待讀者從歷史、文化生活、產業經濟、生態保育、永續治理的經典範例,讓民眾對於海洋的影響有更深刻的體會與想像。

  • 復振航海文化力 海委會推金山蹦火漁村體驗

    復振航海文化力 海委會推金山蹦火漁村體驗

    海洋委員會推動「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透過「金山蹦火漁村體驗活動」與新北市政府一起為保存、發揚無形文化資產「金山磺火捕魚蹦火仔」共同努力,藉由文化路徑「魚路古道」及牽罟串連起來的文史脈絡,共同編織出北海岸可親的海洋故事。

  • 跨越黑潮 阿美族竹筏帆船成功首航

    跨越黑潮 阿美族竹筏帆船成功首航

     海洋委員會今年推出以「船」為載體、「出航」為核心架構的「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藉由公私協力,與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合作,透過「竹筏帆船跨越黑潮往返綠島計畫」,靠著人力和風力、潮流,完成Torik Sanayasay號的首航,一步一步重現祖先乘風破浪的歷史航路。

  • 台東竹筏帆船勇闖黑潮 往返綠島完成首航

    台東竹筏帆船勇闖黑潮 往返綠島完成首航

    海洋委員會今年推出以「船」為載體、「出航」為核心架構的「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透過「竹筏帆船跨越黑潮往返綠島計畫」,完成Torik Sanayasay號的首航,26日在交通部觀光署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阿美族民俗中心舉辦成果發表會。

  • 品觀點|傳承用海智慧、重建舟船技藝 復振航海文化力啟動海洋DNA

    品觀點|傳承用海智慧、重建舟船技藝 復振航海文化力啟動海洋DNA

    為縮短國人在意識上與海洋的距離,海洋委員會今年推動為期四年以「船」為載體、「出航」為核心架構的「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期藉由傳承用海智慧、重建舟船技藝、提升航海能力及串連特色進海文化等策略,以展覽、出版、實作等方式,重拾並新創與海共生的航海技藝與用海智能。

  • 國家海洋日將辦「航海大會師」 與學童同樂推動海洋教育

    國家海洋日將辦「航海大會師」 與學童同樂推動海洋教育

    海洋委員會為推動海洋教育,今年海委會將利用6月15日舉辦國家海洋日活動的機會,結合「復振航海文化力-航海大會師」活動,將準備多艘遊艇、帆船、獨木舟,規畫邀請特殊需求學童一同體驗海上航行的樂趣。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