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155公厘的搜尋結果,共54筆
烏克蘭國防部指出,在首都基輔舉行的「第3屆國際國防工業論壇」(DFNC3)期間,烏克蘭與英國簽署一項共同生產火砲系統的協議,合作擴大武器系統生產與研發,除了強化烏國抗俄能力,也結合兩國經驗,鞏固雙方防衛能力。
烏克蘭國防部指出,在首都基輔舉行的「第3屆國際國防工業論壇」(DFNC3)期間,烏克蘭與英國簽署一項共同生產火砲系統的協議,合作擴大武器系統生產與研發,除了強化烏國抗俄能力,也結合兩國經驗,鞏固雙方防衛能力。
貝宜系統澳洲分公司宣布,RAZER精準導引套件已在澳洲昆士蘭州完成飛行測試,成功命中預定目標,有望成為有人與無人載臺的低成本打擊武器新選項。
陸軍十軍團指揮部19日上午8時在台中大甲溪南岸陣地實施年度「重砲保養射擊」任務,計有M109A2自走砲、 155公厘牽引砲、81迫擊砲、42迫擊砲及120迫擊砲等5項56門重砲進行實彈射擊,共發射168發,重砲齊放時,大地為之震憾,聲勢驚人。
1967年10月21日,第三次中東戰爭,埃及使用冥河飛彈擊沉以色列軍艦,激起各國注意。日本也意識到反艦飛彈重要性,1968年開始研發「80式」空對艦飛彈(ASM-1);1979年間,以80式飛彈為基礎,發展陸基發射的「88式」反艦飛彈(SSM-1)成功後,1988年開始部署第1砲兵旅,嗣後經過改良,2012年再推出「12式」反艦飛彈,優先部署第2砲兵旅,目前飛彈仍持續精進中,計畫提升射程達1000公里。
軍聞網站「亞洲國防安全」(Defence Security Asia)13日報導,越南宣布向南韓韓華集團採購20輛K9「雷霆」自走砲,這筆合約除了是南韓武器首度出口越南,越南也將成為首個操作K9自走砲的東南亞國家。
烏克蘭戰爭中,無人機使得傳統戰甲車處於極其不利的環境,戰場上的無人機即時監控,也使守方得以超前預警敵方步兵進攻,這種變化迫使俄烏雙方都必須調整作戰方式,2024年俄軍開始在前線大量部署摩托車突擊小組,隨即引來西方各種訕笑,如今卻已經戰場上穿越「無人區」的新常態,烏軍也宣布成立自己的摩托車部隊,台灣因為國情因素,大街小巷遍地摩托車,在國力嚴重不對稱的情況下,應將「龍騎兵」(法語:Dragon)重回歷史舞台當作一回事。
軍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報導,西班牙陸軍7月上旬啟動砲兵現代化計畫,研擬採購128輛履帶型與86輛輪型155公厘自走砲,用於取代M109A5E自走砲與多款拖曳式榴彈砲,並發揚先進數位系統的通聯效能,大幅拓展現代化砲兵戰力。
軍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12日報導,美國海軍朱瓦特級匿蹤驅逐艦首艦「朱瓦特號」(DDG 1000),將於2027年進行極音速飛彈實彈試射,驗證改裝與各系統整合成效。該艦為美軍首艘配備極音速飛彈的驅逐艦,將大幅提升遠程精確打擊戰力。
美國總統川普週四(10日)表示,華府正透過向北約盟國出售武器,間接支援烏克蘭,並且加快援助速度,而且全由北約買單。歐洲國家可直接從自有庫存中撥交烏克蘭所需裝備,再向美方補購替代品,這樣一來既能避開國內政治爭議,也讓軍援流程更具彈性,隨著基輔急盼強化防空網,這樣的策略性協調,成為援烏政策的新路徑。
芬蘭派翠亞公司研發的首款8X8輪型自走砲「ARVE」,近期展開實彈試射作業,驗證在惡劣地形與天候環境下的作戰性能,未來可望發揚優異性能與環境適應性,成為芬蘭國防軍及潛在用戶的新銳作戰利器。
屏東縣萬巒鄉規劃在今年12月6日、7日舉辦「萬巒節」活動,但1日傳出,鄉公所透過立委,要求國防部出動M1AT坦克、海馬斯火箭,以及陸航攻擊直升機等大批重裝備,引起基層反彈。對此,萬巒鄉長林國順表示,此活動是為讓國人在營區以外目睹國軍壯盛軍容,並且提升國軍士氣與戰力。
屏東縣萬巒鄉規劃在今年12月6日、7日舉辦「萬巒節」活動,竟傳出鄉公所透過立委要求國防部出動含最新的M1A2T、海馬士火箭、尚未完成研發的105獵豹輪型戰車在內的各項戰甲車、以及陸航攻擊直升機、憲兵重機、涼山特勤隊及三軍樂儀隊,規模盛大宛如「小型國防展演」,因裝備及人力動員過多,引起基層反彈,但因國防部仍未定案,引起立委不滿,揚言要求三軍參謀長到立院報告。
近年來,日本陸上自衛隊在面對島嶼防衛與機動打擊需求的背景下,積極推動火砲現代化改革。2019年正式亮相的「19式輪型155公厘自走榴彈砲」(以下簡稱19式),便是在此戰略構想下誕生的全新砲兵裝備。相較於過去使用的FH70牽引砲,19式在機動性、放列速度、數位射擊指管與輔助裝彈方面,皆有顯著進步,未來可望成為陸自新世代砲兵部隊主力。
軍聞網站「Army Recognition」報導,瑞典斥資6200萬美元(約新臺幣18.3億元)向貝宜系統(BAE Systems)增購BONUS反裝甲砲彈,將配備於砲兵部隊,提升地面防衛戰力。
國安無假期,國軍各單位戮力戰備,守護國人安全。其中,陸軍機步269旅聯兵2營昨日實施戰備偵巡,模擬重要目標遭敵襲擾,由戰備部隊派遣M1167拖式飛彈車等武器裝備,實施應援作戰,並模擬敵情實施下車戰鬥、火力支援等課目,有效強化官兵接戰程序與防衛作戰概念。
為模擬台海發生軍事緊急狀況時,拒止解放軍船團經重要水道向台灣北部地區航進,馬祖防衛指揮部南竿守備大隊近日執行「航道封控火砲機動轉向」操演,防區砲兵部隊接獲指令後,在規定時間內要藉由砲兵遠距火力打亂敵船團編組,並以火力阻殲伺機登陸之敵,確保馬祖防區安全。
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為驗證砲兵與機步戰備部隊協同作戰,17日執行「航道封控火砲機動轉向」操演,其主要目的在拒止敵船團經重要水道向臺灣北部地區航進,藉由砲兵遠距火力打亂敵船團編組,並以火力阻殲伺機登陸之敵,確保馬祖防區安全。
印尼政府日前與德、法合資技術集團KNDS簽約,增購新一批「凱撒」(CAESAR)自走砲,藉此增強武裝部隊的現代化和地面戰力,並將啟動在地生產,提升國防自主能量。
國軍第5作戰區昨日於臺中地區進行「重砲保養射擊操演」,官兵依操演時序及射擊命令操作M109A2、M110A2自走砲、155公厘牽引砲等各式建制火砲,實施「原級校正」及「面積射擊」等科目。其中,M109A2自走砲更執行「高射界射擊」訓練,驗證砲兵部隊在面對特殊地形或城鎮障礙時,具備有效打擊目標能力,展現火力支援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