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出口依存度的搜寻结果,共19笔
随着美国调升关税,业者的成本大幅提升,在这样的贸易环境下,台湾出口业者还有利可图吗?是否有利可图自然是取决于两个要素,其一是对美的依赖多深,其二是这个产业的利润率有多高。
川普的对等关税虽被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不合法,但以川普的性格,这场关税战不会因此偃旗息鼓,日前劳动部公布无薪假人数直逼5,000人,创今年以来新高,说明20%的对等关税已让厂商开始吃不消了。
美国对台湾课徵关税的政策一揭晓,犹如当头棒喝。原本政府向民眾吹嘘的「暂时性20%对等关税」,实际竟是将原税率整段加码,形成「20+N」的残酷模式。这不只是一次谈判的失败,而是赖清德执政下对处理国际经贸无能的活生生证明。出口产业竞争力瞬间崩盘,政府刻意隐瞒真相,谈判无功而返,民怨如火山爆发,经济前景一片黯淡。
1980年代初,台湾出口市场有一半在美国,正因对美过度依赖,加以顺差太大,引起华府关切,忽而有着作权谈判,忽而有火鸡肉谈判,忽而有菸酒谈判、忽而有工具机谈判,应接不暇,谈完通常就得开放市场,有时免不了还要修法来满足美方要求。
日本对等关税税率由25%降为15%,涵盖汽车、卡车、农产品等,由于汽车关税同步降至15%,直接刺激昨(23)日日本汽车股暴涨,除丰田大涨12%,马自达强弹17.4%,本田、日产也有逾8%涨幅,日经指数日飙千点,收復4万点大关。
上半年亚股表现分歧,市场在美国高关税、全球地缘政治与区域内政策红利交错的环境下,呈现多空交错局面。随美元贬值压力增大、全球资金重新平衡,新兴市场投资正迎来结构性机会。
今年是很特别的一年,看上半年台湾外贸、订单两位数成长,经济表现似乎不错,然而这个不错多有虚幻,因为畏于川普的对等关税,全球提前备货的需求涌现,台湾因此获得超乎预期的订单,因此上半年出口成长25.9%,创下近4年同期最高,上半年的经济成长也达到5.35%的高水准。
时序进入7月,史上最具风险的下半年于焉展开,今年情况很特别,因应川普调高关税,买家提前备货而带动上半年需求,台湾前五个月出口成长24.3%,也因此上半年台湾经济成长高达5.3%,惟依主计总处预测,下半年经济成长将落至1.0%。
人都有偏见,数字原本是用来匡正人的偏见,但由于指标纷繁,于是各挑各的数字,各说各的故事,真相也就愈加模糊,就以近年台湾对大陆出口比重(出口依存度)降低一事,多数时候官方的说法是:「台湾对大陆市场依赖逐年降低,显见政府协助厂商分散出口市场已见成效。」
主计总处日前公布今年首季GDP概估之际,把今年经济成长预测值上修至3.60%,此一预测居各智库之冠,令人啧啧称奇。事实上,四月初美国对等关税公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IMF)已把今年全球贸易量增幅大幅调降,台湾出口依存度高达60%,自然是首当其衝,今年经济成长率不降已属万幸,怎可能升至这么高。
国际货币基金(IMF)公布最新经济预测,在川普对等关税扰乱全球贸易秩序下,IMF将全球今年经济成长由上次预测的3.3%调降至2.8%,这个下修幅度虽不及2020年疫情扩散之际,但较近几年这算是相当显着的修正,算是个示警。
自美国公布对等关税以来,各国噤若寒蝉,这么高的税率已超越1930年代斯穆特-哈里关税法(Smoot-Hawley Act)的纪录,各国对美出口成本大增,对生产活动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美国前贸易大使伊特曾说:「301条款是贸易政策的氢弹!」意思是这项政策是用来震慑贸易伙伴的,不是真拿来丢的,但这次川普真的丢出去了,他在2日所宣布的对等关税震惊全球,台湾所面临的是32%的关税,今后出口到美国除了少数产品未定,都得支付32%的关税,中国大陆34%,迭加月初已上路的关税更高达54%,欧盟虽说轻一点,也有20%。
美国总统大选落幕,川普即将重返白宫,这对全球及台湾都是一大挑战,川普以「关税人」自居并表示字典里最美丽的词就是「关税」,不可思议。他曾公开表示对全球商品要加徵10%的关税,对来自中国大陆的商品更要徵收60%的关税,依过去的经验,这些话并非戏言。
台湾早年最大的出口市场是日本,依外贸会的资料,1955年我国总出口里有六成销往日本,主要是糖、米、香蕉,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对美出口逐年成长,1967年美国取代日本,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
日前财政部公布7月海关出口统计,媒体多以连九红形容,出口前景似乐而忧。此外,对美出口比重也跳升至28.7%,已快追平对大陆的出口。还有,电子零组件及资通产品占出口比重在7月也首度超越三分之二,出口如此集中于单一产业,可谓举世无匹。
财政部日前发布最新经贸统计,台湾及南韩2023年对陆港出口依存度分别降至35.2%和23.7%,都创下21年新低水准;日本对陆港出口依存度22.1%,也是15年低点,显示在中美贸易战的拐点之后,加上大陆景气尚未走出谷底,对陆港的出口的助力不再,台湾厂商宜及早思考后续布局。
随着美中贸易战、俄乌战争、新冠肺炎的肆虐等,全球经贸体系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新冠肺炎重挫了中国大陆经济,虽然解封后出口一度好转,但因全球经济趋疲,大陆经济也显得欲振乏力。而美国经济虽然展现韧性,但在利率大幅攀升下,耐久财消费不如民生必需品的消费热络,但笔电、家电、手机等耐久财才是东亚/东南亚国家对美国出口的主力,因此亚洲国家的出口表现也不如预期。在客观大环境丕变下,以出口为导向的台湾经济亟需转型应变。
中美贸易战成拐点,财政部24日发布最新统计,2023年台、韩对陆港的出口依存度分为35.2%和23.7%,同创21年新低;日本对陆港出口依存度22.1%则是15年低点,显示对陆港出口情况已由过往外贸的助力转为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