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南出北入的搜寻结果,共26

  • 新北五股交流道北出匝道通车 减少2成新五路南向车流量

    新北五股交流道北出匝道通车 减少2成新五路南向车流量

    新北市长侯友宜今(27)日出席「五股交流道北出匝道通车典礼」时表示,该工程不仅是中央与地方通力合作的典范,更是解决国道1号、新五路及枫江路长期回堵问题的重要关键。北出匝道今日下午4时正式通车,预计可减少新五路南向车流量约2成,为五股、泰山、新庄与板桥等地区民眾带来实质交通改善。

  • 辉达台湾总部北士科卡关 侯友宜抛林口A9站选址积极争取

    辉达台湾总部北士科卡关 侯友宜抛林口A9站选址积极争取

    辉达(NVIDIA)原定于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园区设立台湾总部,但因用地取得问题陷入僵局。新北市长侯友宜今(2)日受访时强调,若辉达考虑重新选址,新北市将全力争取,其中林口A9捷运机场站周边产业基地已准备就绪,土地与交通皆具优势。

  • 侯友宜视察国1林口交流道南出北入匝道改善工程

    侯友宜视察国1林口交流道南出北入匝道改善工程

    新北市长侯友宜2025年9月19日视察「国道1号林口交流道南出北入匝道改善工程」,听取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简报、实地了解工程进度;侯友宜表示,期望整体工程能于2026年底提前完工,以尽快提升国道主线和地区联络道路运转效率,促进林口及龟山地区都会型态的蓬勃发展。

  • 林口交流道南出北入匝道 拚2026完工

    林口交流道南出北入匝道 拚2026完工

     为纾解国道1号林口交流道长期交通壅塞,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增设南出北入匝道,新北市长侯友宜19日视察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并听取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简报、实地了解工程进度。侯友宜表示,期望整体工程能于2026年底提前完工,以尽快提升国道主线和地区联络道路运转效率,促进林口及龟山地区都会型态的蓬勃发展。

  • 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有望提前完工 侯友宜喊2026年底通车

    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有望提前完工 侯友宜喊2026年底通车

    为纾解国道1号林口交流道长期交通壅塞,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增设南出北入匝道,新北市长侯友宜19日视察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并听取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简报、实地了解工程进度。侯友宜表示,期望整体工程能于2026年底提前完工,以尽快提升国道主线和地区联络道路运转效率,促进林口及龟山地区都会型态的蓬勃发展。

  • 国1造桥交流道动土 26亿工程2029年完工解决1.2万居民通勤困扰

    国1造桥交流道动土 26亿工程2029年完工解决1.2万居民通勤困扰

    苗栗县造桥乡居民期盼多年的国道1号增设造桥交流道工程,昨日由行政院长卓荣泰与县长锺东锦等官员共同主持动土典礼。这项总经费26亿元的重大交通建设由中央全额负担,预计2029年12月完工,将大幅改善当地1.2万居民的通勤困扰。

  • 解塞车 国道1号造桥交流道动工

    解塞车 国道1号造桥交流道动工

     为纾解国道1号头份、头屋交流道及其周边地方联络道路尖峰时段交通壅塞问题,高速公路局规画国道1号增设造桥交流道,行政院长卓荣泰18日偕苗栗县长锺东锦等人主持动工典礼。卓揆重申桃竹苗大硅谷计画的重要性,将会成为带动台湾下一波科技产业及各种传统产业的重要计画。锺东锦则说很高兴造桥交流道终于动工,让造桥的乡亲未来到竹科不必再绕经头份交流道了。

  • 国道1号造桥交流道新建动土  预计2029年底完工通车

    国道1号造桥交流道新建动土 预计2029年底完工通车

    为纾解国道1号头份、头屋交流道及其周边地方连络道路尖峰时段的交通壅塞,高速公路局规画新建国道1号增设造桥交流道工程,18日上午动土,行政院长卓荣泰偕苗栗县长锺东锦等主持动工典礼,卓揆重申桃竹苗大硅谷计画的重要性,将会成为带动台湾下一波科技产业及各种传统产业的重要计画。

  • 苗14线拓宽动土 造桥交流道8/18开工

    苗14线拓宽动土 造桥交流道8/18开工

     前行政院长苏贞昌核定的国道1号苗栗县造桥交流道新建工程,11日举行连接造桥交流道的苗14线道拓宽动工典礼,由苗栗县长锺东锦、交通部次长陈彦伯等主持,将以3亿3千多万元经费,拓宽至双线4车道,由高公局承包的造桥交流道新建工程,则预定于本月18日动工,2项工程期望在2027年底完工。

  • 造桥交流道要来了!苗14线拓宽动工 预计2027年完工

    造桥交流道要来了!苗14线拓宽动工 预计2027年完工

    前行政院长苏贞昌新自核定的国道1号苗栗县造桥交流道新建工程迈开第一步,连接造桥交流道的苗14线道拓宽工程,11日举办动工典礼,由苗栗县长锺东锦、交通部次长陈彦伯等主持动土,将以3亿3千多万元经费,拓宽为双线四车道,同时间,由高公局承包的造桥交流道新建工程,预定于本月18日动工,2项工程期望在2027年底完工。

  • 春节连假首日  卓揆视察国道疏运

    春节连假首日 卓揆视察国道疏运

    行政院长卓荣泰25日视察春节国道情况时表示,国道1号杨梅至头份路段拓宽工程中,湖口隧道施工期程将提前于120年8月完工,竹北至新竹A(公道五)既有国1平面拓宽(含头前溪桥)部分,也预定118年8月完工,提前开放通车。

  • 新北林口轻轨进入规画阶段 预计今年6月提交交通部

    新北林口轻轨进入规画阶段 预计今年6月提交交通部

    新北市交通建设再添动能,林口轻轨计画逐步推进。新北市捷运局表示,在1200元TPASS政策推动后,林口地区的机场捷运运量显着成长,轻轨运量密度试算已达优先推动门槛。市府已于2024年12月完成整体路网报告服务厂商招标,并计画于2025年6月将报告提交交通部审议。

  • 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进展超前 预估2027年完工纾解壅塞

    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进展超前 预估2027年完工纾解壅塞

    新北市长侯友宜4日亲赴「国道1号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现场,视察工程进度及施工期间的交通维持情形。他表示,林口交流道南出北入高架匝道自2023年开工以来,进度达18.97%,超前规画目标,并预计于2027年1月完工,届时将有效纾解国道与平面道路的壅塞问题。

  • 湖口交流道塞爆30年!单点钻石型改善方案又卡关

    湖口交流道塞爆30年!单点钻石型改善方案又卡关

     国1湖口交流道交通尖峰时段壅塞严重,县议员罗美文13日在总质询时,要求儘速改善,解除民眾30多年来的恶梦,交旅处指湖口交流道初步建议高公局採「单点钻石型交流道」改善方案,希望免办可行性评估被「打回票」,进出匝道的联络道改善,获补助1千万元预计明年底完成规画设计。

  • 天天塞爆 国1湖口交流道 千万补助改善

    天天塞爆 国1湖口交流道 千万补助改善

     国道1号竹北交流道和湖口交流道,每天交通尖峰时段庞大车潮都造成壅塞,中央规画杨头高架拓宽计画外,地方认应增设湖口第二交流道,新竹县府交旅处提出「单点钻石型」改善方案,建议交通部免办可行性研究等报告,才能尽速办理改善工程。交通部则同意补助1000万元,优先办理竹9线联络道规画设计。

  • 国1湖口交流道壅塞 竹9线获千万补助优先改善

    国1湖口交流道壅塞 竹9线获千万补助优先改善

    国道1号除了竹北交流道进竹科每天庞大车潮外,湖口交流道也是同样壅塞,地方认应增设湖口第二交流道,对于既有湖口交流道县府交旅处也提出「单点钻石型」改善方案,建议交通部免办可行性研究等报告,儘速办理改善工程,竹9线连络道改善则获中央同意补助1000万元,办理规画设计。

  • A8长庚特区顶级鉅献!「升桦乐活」享6利多补涨空间大

    A8长庚特区顶级鉅献!「升桦乐活」享6利多补涨空间大

    为舒缓区域人口的成长压力,政府会投入开发邻近区域,成为人口移入的首选,而「林口」即是最佳范例。随着机场捷运的兴建及三井Outlet等购物商场的匯聚,甚至是近年最热话题「新北国际AI+智慧园区」,皆促使林口成为全球AI产业核心、国际购物、医疗、成长教育、便利交通、公园绿地等6利多一应俱全的宜居地,特别是位于A8长庚特区的「升桦乐活」,让消费者争先恐后抢先卡位。

  • 国道1号后里至大雅拓宽 尖峰时速提升30公里

    国道1号后里至大雅拓宽 尖峰时速提升30公里

     国发会通过「国道1号后里至大雅路段拓宽建设计画」,总经费约168亿元,将由单向3车道拓宽为4车道,完工后尖峰时段平均时速将从62公里提升至92公里。立委杨琼璎服务处5日邀相关单位举行地方说明会,民眾提出路线、徵收等意见,高速公路局将纳入细部设计参考,预计2032年完工。

  • 国1后里至大雅拓宽斥资168亿 北台中尖峰时速盼提高至92公里

    国1后里至大雅拓宽斥资168亿 北台中尖峰时速盼提高至92公里

    国发会日前通过「国道1号后里至大雅路段拓宽建设计画」总经费约168亿元,由单向三车道拓宽为四车道,尖峰时段平均时速可自62公里提升至92公里,并节省12至16分钟行车时间。立委杨琼璎服务处5日邀施工相关单位、当地里长等举行地方说明会,民提议路线、徵收拆迁及高架等,决议纳入细部设计参考,依照规画期程,预计民国121年完工。

  • 国1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上构上梁 交通部长:预期改善壅塞问题

    国1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上构上梁 交通部长:预期改善壅塞问题

    「国道1号林口交流道改善工程」于28日办理桥梁上构上梁祈福典礼,交通部长李孟谚视察阶段性成果,他表示,该工程增设两个匝道,对林口交流道有巨大改善,尤其台北到龟山长庚医院方向,或是从林口到台北的方向,能解决过去路口停等红绿灯造成的壅塞问题,大幅改善交通。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