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文化行旅的搜寻结果,共15笔
财团法人新北市文化基金会与台湾产物保险文教基金会携手推出「新北文化行旅」,以「水路新北-城市从河而生」为主题,规画5条特色行程,从淡水河、大汉溪、新店溪出发,邀民眾循着水路走读歷史,体验河川与城市交织的故事,重新发现新北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即日起开放线上报名。
2025双北世界壮年运动会将于5月17日登场,报名至2月17日,新北市长侯友宜与台北市长蒋万安7日共同发布赛会专属6款服装及选手礼包,侯友宜表示,「当一群人穿着相同的服装,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专业、团结。」并加码宣布选手在赛会期间,深澳铁道自行车可免费骑、观光公车免费搭等福利。
为响应2025台湾灯会在桃园,文化局办理「桃园城市故事馆群灯光计画」,桃园市长张善政23日出席记者会参观各馆的创作成果,他表示,该计画自去年7月启动,文化局以「共创、永续、环保」为主轴进行创意发想,结合各馆舍环境特色,打造专属的灯饰设计,预计展至2月底,除灯饰外,各馆舍亦策画逾60场相关活动或夜间体验。
为响应2025台湾灯会在桃园,文化局办理「桃园城市故事馆群灯光计画」,桃园市长张善政23日出席记者会参观各馆的创作成果,他表示,该计画自去年7月启动,文化局以「共创、永续、环保」为主轴进行创意发想,结合各馆舍环境特色,打造专属的灯饰设计,预计展至2月底,除灯饰外,各馆舍亦策画逾60场相关活动或夜间体验。
农历春节年假长达9天,新北市长侯友宜15日表示,预期初一前的4天连假,市场、大卖场等会涌入採买年货的人潮,以及提早返乡民眾,期间的年货市集、观光景点、交通运输、环境卫生、警察勤务等部署工作,要求市府团队做好因应调整,春节期间各项市政服务不停歇。
今年农历春节年假长达9天,新北市春节期间将举办多项活动,便利民眾办年货、迎新春、庆元宵,新北市长侯友宜今(15)日指示,春节期间返乡、採买、出游将有大量人潮及车流往来,要求交通局拟定交通疏运计画,协调高公局适时调整匝道仪控秒数,确保交通流畅,并提醒大家这段时间刚好是流感的高峰期,也要做好个人的防护跟卫生。
新北市瑞芳区公所举办「2024瑞芳黄金山城系列活动」,自14日起规画一系列活动,包含瓶灯飨宴、文创市集与歷史导览等活动,欢迎有兴趣得民眾踊跃报名。
新北市立黄金博物馆举办「矿山艺术季」迈入第五年,透过共创、共学、共感,与在地居民共同打造充满矿味的艺术季,今年将于7月5日至8月25日举行,号召民眾化身为「文化矿工」,走入水金九矿业文化资产,探寻山城聚落里的宝贵的「文化之矿」。
茂林,一个人口数不多,但是拥有丰富多元的生态地貌与下三社的古老传说,却对多数高雄人来说有点陌生。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馆自2024年6月20日至10月27日于203多功能室推出第17檔「展高雄」─《三社三味-展高雄茂林特展》,以自然、文化及族群特徵为展览主轴揭开茂林面纱,搭配展示下三社传统原住民族文物如鲁凯族绣片、传统族服、头饰等,以及古地图、歷史文献、老照片、田野调查及影音资料等内容,重现传统石板屋与「家屋」空间的使用习惯,邀请观眾认识茂林、感受茂林的力量。
新竹市政府为推广观光产业、促进香山区客家文化发展,特别规画「新竹市客家文化行旅茄苳景观步道工程」,18日并由市长高虹安与客委会副主委范佐铭共同主持开工典礼,工程预计今年底完工,未来将强化竹市客庄旅游量能,为地方发展带来多重助益。
2024桃园闽南文化节正热闹举行,今年首度结合艺游桃园文化行旅数位平台,民眾参加活动搜集数位集章,就能享有AR NFT。桃园市文化局长邱正生邀请民眾参加6月15日桃园闽南文化国际论坛,6月16日在新永和市场停车场还有总铺师办桌,重头戏艺阵大匯演则将于6月22、23日接连两天,在阳光剧场登场。
桃园市副市长王明鉅今天上午前往八德区,出席2024桃园闽南文化节开幕记者会。王明鉅表示,桃园闽南文化节今年将于6月8日至23日热闹展开,以六大主题规画艺阁v.s踩街、总舖师办桌、国际论坛、国际龙狮竞赛、八块厝民俗艺术村展演及民俗技艺表演等,每日精彩活动不间断,欢迎市民共襄盛举。
财团法人新北市文化基金会举办「石碇深坑-新北拾碇之路」、「新庄-新北溯源之路」以及「三莺-新北陶艺之路」3场不同主题的文化行旅活动,邀请民眾探索新北市境内的景美溪、永定溪、大汉溪等流域沿岸城市。
自2012年起,黄金博物馆推出了「新北市文化行旅」活动,由黄金志工队策划,引领游客走出博物馆,深入当地社区,进一步体验当地的风土民情与特色景观。这项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13年,深受好评,每年吸引大量民眾参与。从即日起,「新北市文化行旅」活动正式开放报名。
全民「食农教育」正如火如荼在全国推广,县政府基于苗栗是农业大县,近年积极携手农渔会和学校等单位全力推动食农教育,已有可观成果;而为打造苗栗县成为中北部食农教育指标性地区,县府7日由县长锺东锦率领各界举行食农教育推动计划启动仪式,并展现今年度推动成果,让全民感受到「在苗栗.好食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