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三菱汽车的搜寻结果,共119笔
鸿华先进30日宣布董事长刘扬伟交棒,由原总经理李秉彦接任董座。市场解读,随着鸿华先进新车输出海外有成,第二款乘用车model B也已进入研发收尾,预期纳智捷将于第四季释出n5相关资讯并亮相,此一人事交替,彰显鸿华先进营运迈入稳定期,刘扬伟放心交棒,落实专业分工。
加权指数跌破月线,丰银投顾分析师龚鸿彬指出,持续关注加权指数量能变化,若日均成交金额能稳定维持在4,200亿元以上,有利于推动指数延续多头格局,提升盘势的攻击力道。本周选入佳世达(2352)、jpp-KY(5284),再选入晶彩科(3535)、大亿金茂(8107)、元翎(4564)。
鸿海(2317)电动车布局再传捷报,22日宣布与三菱FUSO卡车巴士公司(Mitsubishi Fuso Truck and Bus Corporation,MFTBC)签署合作备忘录(MOU),共同投入在零排放巴士(Zero Emission Buses,ZEV)领域的战略合作,加速在清洁能源交通上的布局。
天道盟北海会及四海帮海森堂跨帮派合作,由29岁李姓主嫌在柬埔寨设置假交友、假投资诈骗机房,遥控国内车手收取诈骗款项,并引进具中文听说读写能力、持短期签证的马来西亚籍车手,企图藉外籍身分规避警方追查。刑事局侦查第九大队搜证侦办后,陆续将李嫌等17人查缉到案,查扣到名车、现金及一幅「搞钱」字画,水池还有一条银龙鱼,只不过还没大展鸿图就被移送法办。
鸿海抢攻AI及电动车商机有成,轮值CEO杨秋瑾表示,AI伺服器下半年能见度仍非常好,第二季AI伺服器营收年增超过60%,云端产品业绩首度超过消费智能产品。展望第三季AI伺服器营收年增将超过170%,今年AI伺服器营收可破兆元。
鸿海(2317)今(14)日召开线上法说,轮值执行长杨秋瑾认为,AI需求为长期的结构性成长趋势,预期市场对高速算力的需求将持续升温。鸿海将持续扩大AI伺服器产能及垂直整合能力,持续争取新客户及新订单,预期未来在AI伺服器的市占率可持续提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大陆蓬勃发展,陆产品牌逐渐击退外资与合资品牌长期把控市场的局面。日本车企三菱汽车(Mitsubishi)近日宣布,结束在大陆生产引擎,未来三菱计画将重心放在东南亚市场,强化该地区的生产。这项决策,除正式宣告三菱完全退出大陆市场,也象徵着大陆汽车产业过去「以市场换技术」时代的终结。
证交所29日公告,鸿海、东元皆因有重大讯息待公布,7月30日起暂停交易。市场猜测,鸿海与东元今(30)日股票暂停交易应与合作案或併购案有关,东元在2021年时宣布加入MIH联盟,共同推动台湾电动车发展,两者或将于电动车领域有更深化的合作。
日本日经指数25日开低走低,结束前两个交易日连续大涨的走势,午盘卖压加剧,最后收41,456.23点,下跌370.11点或0.88%。24日曾创新高的东证收2,951.86点,也跌25.69点或0.86%。
日本日经指数25日开低走低,结束前两个交易日连续大涨的走势,早盘结束时暂收41,570.24点,下跌256.1点或0.61%。24日创新高的东证收2,958.77点,也跌18.78点或0.63%。
日本三菱汽车公司最近宣布,全面退出中国车用引擎制造业务,正式与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终止合资关系。三菱汽车表示,此举是因应中国市场快速转向纯电动车(EV)需求的现实情况。而此情况,也象徵三菱汽车继2023年退出中国市场后,彻底告别深耕40年的舞台。
一开盘就涨破四万大关的日经指数,23日又向上突破四万一关卡,且重写52周新高。早盘结束时,日经暂收41,053.44点,大涨1,278.52点或3.21%。东证收2,924.42点,也涨88.23点或3.11%。
美国总统川普于周二(22日)宣布,美日双方已达成一项重大贸易协议,内容包括日本将对美国投资高达5500亿美元(约新台币16.2兆元),并调降日本进口商品关税至15%。这项消息激励日本汽车股周三早盘强劲上扬,带动日经225指数劲扬逾2.5%(或1026点),重返4万点大关。其中,丰田(Toyota)汽车股价上涨10%,三菱汽车暴涨13%,马自达也飙升12%,市场反应相当火爆。
日经新闻6日引述知情者的消息报导,日产正跟鸿海讨论合作生产电动车,让其计划关闭七座工厂之一的追滨工厂,能继续运作而免于关闭。鸿海则可透高追滨厂,去生产其自家品牌的电动车。这合作案若实现,能达到双赢的结果。
邻近7月9日对等关税暂缓截止日,美日贸易谈判却陷入僵局。汽车产业是两国谈判的核心议题,美媒报导,日本汽车制造商选择吸收关税带来的大部分成本,虽然缓解美国消费者和市场压力,但可能适得其反,削弱日本在谈判中的立场。
随着7月9日关税截止日期将近,美日之间的贸易谈判却陷入僵局,川普更威胁对日关税可能将现行24%的税率推高至35%,让日本汽车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市场分析认为,汽车行业是美日谈判的核心争议点,日本汽车制造商面对高额关税,选择自行吸收大部分成本,这一策略虽然暂时缓解美国消费者的价格压力,但可能削弱日本在关税谈判中的立场,日本车企正面临两难困境。
美国总统川普设下的对等关税宽限期将于7月9日期满,却没料到向来友好的盟国日本在贸易谈判时态度却异常强硬。不过据外媒分析,川普显然也无意退缩,而他能够对日本下重手的底气就在于,日本车企巨头已选择了自行吸收大部分的成本。由于美国的消费者并未感受到明显的价格衝击,这降低了川普政府改变关税政策的压力,进而可能强化其在贸易谈判中的立场。
从跑了36万公里的两代威利,到至今仍在路上奔驰的百利800,每一台老车都是一段生活的缩影,也记录着车主与中华汽车共同走过的岁月。
「运具电动化」是我国政策目标,经济部产业发展署指出,在产创平台计画推动下,鸿海(2317)旗下的鸿华先进(创-2258) 首款国产电动小客车 Model C(LUXGEN n7),销量直逼电动车龙头Tesla Model Y,荣登台湾电动车销售第二名,后续将有外销美、纽、澳的计画。此外,中华汽车推出首款国产3.5吨电动小货车,国产零组件高达9成,并将导入物流服务试运行。
越南官媒报导,正在中国大陆访问的总理范明正,跟鸿海旗下工业富联董事长郑弘孟会面时,提出鸿海技术转移,并在越南设立1座半导体制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