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信房屋的搜寻结果,共258笔
据六都地政局公布建物买卖移转栋数资料,六都10月买卖移转栋数约1万6,989栋,年减13.5%、月增6%,是2018年以来同期最低,其中台北市、台南市皆创2018年以来同期最低、高雄市则是2016年来最低。今年全年度移转恐怕陷入26万栋保卫战,不过近月市场交易状况与移转栋数都未再持续下探,颇有筑底迹象,长期还是看政策是否放宽。
六都今年10月的买卖移转栋数揭晓,分别为台北1758栋,月减1%、年减22%;新北4204栋,月增14.2%、年减3.6%;桃园3240栋,月减0.7%、年减11.4%;台中3766栋,月增4.6%,年减8.3%;台南1527栋,月增2.7%,年减33.2%;高雄2494栋,月增9.9%,年减16.2%,总计六都共16989栋,月增5.7%,年减13.5%。
即使股市高檔,房市依旧不振,市场渐吹起降价风,买气微幅自谷底回升,各大房仲10月门市交易量普遍较9月成长1成,不过与去年房市自高点走下坡的同期相较,交易量相仿,房仲业者认为,价格修正的速度,将是交易量能否回升的关键。
近年来,在科技题材的带动下,中台湾房市能见度大幅提升,中信房屋研展室汇整实价登录资料发现,近3年,在中部五县市中,以苗栗县的平均房价涨幅最快,高达27.2%、接近3成,其次分别为彰化县(18.3%)、南投县(13%)、云林县(10.7%)、台中市(10.4%)。对此,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庄思敏指出,中台湾过去以传统产业为主,近年来随着政府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加上大型建设项目的进驻,也给区域房市增添了不少想像空间,交易量能自然水涨船高。
近年来,在科技题材的带动下,中台湾房市能见度大幅提升,中信房屋研展室汇整实价登录资料发现,近3年,在中部五县市中,以苗栗县的平均房价涨幅最快,高达27.2%、接近3成,其次分别为彰化县18.3%、南投县13%、云林县10.7%、台中市10.4%。对此,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庄思敏指出,中台湾过去以传统产业为主,近年来随着政府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加上大型建设项目的进驻,也给区域房市增添了不少想像空间,交易量能自然水涨船高。
许多人买房选地段,会考虑周边是否有捷运、公园或超市,但有网友发现,家中长辈对传统市场附近的建案特别有兴趣,让他好奇未来若想帮长辈换电梯房,是否该以附近有无传统市场作为考量。不少网友认为,长辈喜欢买东西顺便聊天,且享受比价、杀价的乐趣,靠近传统市场的物件是不错的选择;房产专家则指出,邻近市场的住宅物件,在生活机能上具备一定优势。
许多人买房选地段,会考虑周边是否有捷运、公园或超市,但有网友发现,家中长辈对传统市场附近的建案特别有兴趣,让他好奇未来若想帮长辈换电梯房,是否该以附近有无传统市场作为考量。不少网友认为,长辈喜欢买东西顺便聊天,且享受比价、杀价的乐趣,靠近传统市场的物件是不错的选择;房产专家则指出,邻近市场的住宅物件,在生活机能上具备一定优势。
据六都地政局公布建物买卖移转栋数资料,9月六都建物买卖移转栋数1.6万栋,年减幅度达30%且月减4%,反映7、8月房市淡季且买气平淡,第三季六都建物买卖移转栋数仅5.2万栋,年减幅度也达3成,在政策引导下今年房市相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度降温,由于新青安政策9月开放,后续效应还要观察。
中央银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满一年,加风灾干扰,房市买气持续低迷,9月各大房仲旗下门市交易量普遍延续8月低迷,房仲门市交易量普遍年减逾2成。由于去年此时房市景气已开始转折向下,基期较低,加上部分屋主愿意降价促成交,已有部分房仲9月业绩年增率转正。
今日各家房仲发布9月内部成交行情,台湾房屋集团各县市买气表现皆较上月疲弱,整体月减3.8%,年减20.4%,其中桃园逆势上扬,月增逾8.7%,和去年同期交易量持平,表现均为七大都会区中最佳。
国内四大品牌房仲9月成绩单出炉,受风灾、钱荒干扰,大部分交易量都呈现年减的情形。目前房市的观望气氛仍存,并未出现爆量的交易荣景,但相较去年,整体氛围相对稳定许多。
去年9月19日,中央银行祭出第七波选择性信用管制,重挫房市信心,因此也被市场称为「919房市事变」。一年过去,现在市面上的投资客群几乎销声匿迹,成交量更接近腰斩。在此背景下,民眾对房价走势的看法也出现明显转变。根据中信房屋第三季宅调查结果显示,有56.7%的民眾认为房价将持平,23%的民眾认为可能下跌,仅20.3%预期房价上涨,对比去年第四季的宅调查数据,当时仅 11.5% 看跌、29.1% 看涨,显见民眾对房价的看涨预期已有所降温。
房市交易低迷,据内政部统计显示,今年前八月全台建物买卖移转栋数17.5万栋,年减幅高达27%,房仲业者推估,今年全年建物买卖移转栋数可能在27万栋左右,年减幅达23%,恐创近26年以来最大减幅。
去年919央行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一年过去,投资客群几乎销声匿迹,成交量更接近腰斩,据中信房屋第三季宅调查结果显示,有56.7%的民眾认为房价将持平,23%的民眾认为可能下跌,仅20.3%预期房价上涨,对比去年第四季的宅调查数据,当时仅11.5%看跌、29.1%看涨,民眾对房价看涨预期已有所降温,「房价只涨不跌」迷思被打破。
中央银行今(18日)召开理监事会议决议,此次不升息、不升准,且未松绑房市信用管制措施。大家房屋企划研究室公关主任赖志昶分析,此次央行仍按兵不动,主因是自疫情后多次打房,已令全台买气跌入谷底,惟价格仍未明显修正,若贸然松绑恐再助长热度,因此先将其列入「留校察看」名单;此外,目前全球局势仍不稳,因此央行先站稳脚步,以减缓未来黑天鹅衝击。
年轻首购族受限于总价预算考量,通常只能在都会外围新屋、与市区老旧公寓或小坪数空间之间作出选择,虽然精华地段被认为是传统购屋不败守则,但在都会扩张、交通路网更绵密下,不少具潜力的新兴重划区长期仍处房价增值的阶段,以通勤时间换合理房价、宜居环境,仍是高房价下购屋主要策略。
房市在限贷令后买气降至冰点,买房成为「勇者游戏」,首购族撑起一片天。据统计,目前购屋族中就有三分之一是「90后」世代,显示仍有不少年轻族群勇于进场,业者观察,这批「进场派」多具有收入稳定、刚性需求、稳健理财特质,善用政策房贷、趁市场议价空间扩大找寻价格合理、符合需求房屋。
行政院会于9月4日通过「新青安」贷款新变革,自今年9月1日起,新拨款案件将不再计入《银行法》第72条之2的放款总额。这项调整旨在协助更多无自用住宅的青年,同时也能解决公股银行因额度受限而难以核贷的困境。
房市交易冰冻近一年,包括代销及房仲等不动产经纪业家数反转萎缩,今年8月底,全台不动产经纪业备查家数为9,294家,较7月底的9,301家减少7家,这是自2023年1月以来,连续31个月增长首见减少,房仲业者指出,若市场买气迟迟没有回升,房仲业势必将加速进入汰弱留强的阶段。
过去几年,房价持续攀升,市场交易热络,不动产经纪业也随之迅速扩张。然而,近一年来市场明显降温,房仲业的展店步伐也逐步放缓。根据内政部最新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不动产经纪业备查家数为9,294家,较7月底的9,301家减少7家,虽然幅度不大,却也终结了自2023年1月以来连续31个月的增长趋势。对此,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庄思敏指出,虽然单月下滑幅度不大,但具指标意义,代表过去房市过热的氛围已经消退。若市场买气迟迟没有回升,房仲业势必将加速进入汰弱留强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