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国内政的搜寻结果,共410笔
立场亲台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眾议院表示,若「台湾有事」,则可能构成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立危机事态(存亡危机事态)」。高市是首位在国会如此表态的首相,引发在野反弹,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直言「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日本不应该介入」,引发热议。
我很荣幸最近能够参加由旺中媒体集团与中华战略暨兵棋研究协会共同举办的「和平推演」。
突破大陆封锁,副总统萧美琴快闪欧洲行,当地时间7日下午赴比利时,出席由「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借欧洲议会场地举办的年度大会并发表演说,萧美琴在会中强调台海和平对全球稳定与经济延续至关重要,呼吁国际社会共同表态,反对任何企图以武力片面改变现状的行为,以维护稳定的印太地区和更安全的世界。这也是我国副总统首次在欧洲议会场地公开发表演说。
台湾副总统萧美琴周五在布鲁塞尔罕见地向一群国际议员发表演说,呼吁欧盟加强与台湾这座自我治理岛屿的安全与贸易关系,而当她说出:「民主国家即使相隔遥远,也从不孤单。」全场起立鼓掌。对此,专家也对台湾与欧盟的外交关系发表看法。
根据大陆驻欧盟使团微信公眾号8日表示,针对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7日在欧洲议会大楼召开年会,萧美琴出席并发表演讲一事,表示此举严重损害中方核心利益,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更对此表达强烈愤慨。
这次中美元首釜山会后,官方稿完全不谈台湾问题,留下的空白引发关心两岸问题的专家高度关注。川普11月2日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节目「60分钟」表示,他们完全没有谈台湾问题,并且使用「习知道后果」这充满不确定的说法回应外界疑问。这显然与过去大多数中美领袖峰会不同,过去这种会谈,至少要在各自的事后新闻稿中提到台湾,这是为了要释放政治讯号,避免「被误认有共识」与「被误读立场改变」。表面看是语言策略,其实背后是外交风险管理。
这次中美元首釜山会后,官方稿完全不谈台湾问题,留下的空白引发关心两岸问题的专家高度关注。川普11月2日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节目「60分钟」表示,他们完全没有谈台湾问题,并且使用「习知道后果」这充满不确定的说法回应外界疑问。这显然与过去大多数中美领袖峰会不同,过去这种会谈,至少要在各自的事后新闻稿中提到台湾,这是为了要释放政治讯号,避免「被误认有共识」与「被误读立场改变」。表面看是语言策略,其实背后是外交风险管理。
中美两国元首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会晤,行前美国总统川普高调宣称这是一场G2峰会,要谈3、4个小时,而且会有「台湾议题」,还说台湾是北京「眼中的苹果」。然而,事实上这一场「川习会」只开了1小时40分钟,且未触及台湾议题。这事透着蹊跷,充满悬念。
中美两国元首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会晤,行前美国总统川普高调宣称这是一场G2峰会,要谈3、4个小时,而且会有「台湾议题」,还说台湾是北京「眼中的苹果」。然而,事实上这一场「川习会」只开了1小时40分钟,且未触及台湾议题。这事透着蹊跷,充满悬念。
德国外长瓦德福10月下旬推迟访陆后,大陆外交部长王毅11月3日应德方请求,与瓦德富通电话。王毅表示,陆德应坚持沟通对话,不该搞「麦克风外交」。他还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陆德关系最重要的政治基础,希望德方能反对一切台独,并欢迎瓦德福适时访陆。
据大陆外交部官网3日消息,202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大陆外交部长王毅应德方请求,同德国外长瓦德福通电话。这是德国外长日前宣布延后访陆后,主动打电话给王毅。王毅表示,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德关系最重要的政治基础,希望经歷分裂之痛的德国能充分理解和支持中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瓦德福强调,德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没有变化。王毅欢迎瓦德福在适当时间访问大陆。
美国总统川普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他保证,在他主掌白宫期间,北京不会为实现「统一」目标,而对台湾採取行动。
美中领导人会谈未触及台湾议题,引起关注。美国总统川普接受媒体专访时被问到,若中国以武力犯台,美方是否会出手协防?川普仅回应:「我不能透露秘密」,但强调习近平很清楚那样做的后果。
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会晤美国总统川普,双方未公开提及台湾,中共党媒10月31日撰文解读,习提到中美要当好舵手,确保中美不偏航,意思就是要处理好台湾问题,凸显台湾仍是中美关系「不能迴避的核心问题」。
中共党媒《环球时报》分析指出,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与美国总统川普会晤的消息稿,未再提及台湾问题,不过,习近平在会晤时「中美掌舵人」一席话,引出一个重要前提是,美方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台湾问题。两利还是两害,关键在于美方是否清醒认识到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
正值台湾光復80周年纪念之际,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设立台湾光復纪念日,王沪寧同志在纪念大会发表讲话,阐述和平统一后台湾的「七个更好」。此前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发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号召。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匡宇29日在《华夏经纬网》撰文称,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台海形势和国际关系背景下,这些重大政治举措是当前大陆加速反「独」促统各项事业的重要环节,体现出三大鲜明的战略意涵。
在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举行「川习会」之际,新华社发表〈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文章重申,「一个中国原则」与「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并强调「只要不分裂国家,认同两岸都是中国人、一家人」,两岸就可坐下来对话沟通。此举显然意在为川习会的台海议题定调,展示中方的战略主导权,向赖清德喊话的意味明显。
当地时间10月25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办纪念台湾光復80周年座谈会。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发表讲话,邱文星公使和两岸侨胞代表等参加。谢锋说,台湾光復是两岸同胞共同铸就的伟大胜利,是中国政府恢復对台湾行使主权的重要铁证,不容任何势力歪曲篡改。
大陆对台二把手、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寧25日表示,坚持深化两岸交流融合,是维护两岸和平稳定、实现繁荣发展、增进民眾利益福祉的必然选择和长远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