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国威胁的搜寻结果,共463笔
据观察者网报导,上个月,德国外交部长瓦德福以「行程安排问题」为由,推迟了访华行程。但不久后,瓦德福又主动约请中方通话,强调德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期待在中方方便时间尽早访华,就两国关系等重要问题深入沟通。
教育部原本规画9月针对全国高中推出「中国威胁识读教材」,至今仍停滞。教育部回应,尚在搜集教师意见与修正阶段。蓝委呼吁赖政府悬崖勒马,多做实事,不要只会抗中保台、洗脑学生。
中美军事高层互动升温!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1日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华府与北京将建立军方之间的「热线」,以防止印太地区的分歧或误判演变为意外衝突。他并透露,他与中国国防部长董军10月31日会谈后,又再进行电话会议,双方致力于消除衝突并缓解任何突发问题。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正与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合作,建立美中军事联络系统,以防印太地区的分歧或误解演变为意外衝突。
美国财长贝森特10月31日表示,中国威胁切断稀土出口的做法恍如「对空鸣枪」,令世界各国都有所警觉,北京因此「犯了真正的错误」。他称,美国正加快建立稀土替代供应链,预计在「未来12至24个月内」,即可确保新的供应来源,大幅降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美国总统川普周四结束与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釜山峰会时,笑容满面地说,这是场「实在很棒」的会谈。
大陆重庆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指控立法委员沈伯洋为「台独顽固份子」,并声称其行为涉嫌分裂国家犯罪,决定立案侦查。民进党发言人戴玮姗今(28)日表示,中国对台湾人民从来没有任何管辖权,这些宣称完全无效,只是企图以政治手段恐吓台湾人民。此举是赤裸裸的红色恐怖,不仅严重破坏两岸关系,更威胁区域和平稳定。
近日外交部长林佳龙首登华沙安全论坛,以「再造全球民主供应链」为题发表公开演讲,成为台湾首名获邀前往波兰当地智库卡斯米尔波拉斯基基金会(Casimir Pulaski Foundation)举办的华沙安全论坛(Warsaw Security Forum)发表公开演说的外交部长。宣称当前中国、俄罗斯、伊朗、北韩等威权政权已形成「动乱轴心」,挑战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台湾则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也在强化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可信任性上扮演关键角色,台湾生产全球超过90%的最先进半导体,是全球科技生态系的中枢力量。
赖总统的双十演说,示范了他要如何协助川普拿到诺贝尔和平奖。不过,此时的川普恐怕冷汗直流。相较于包括蔡英文在内过往的双十演讲,两岸关系都会自成一个重要的段落,此次赖清德非但没有专论两岸,也不见其重申就职时所宣示的「台海和平、互利互惠、共存共荣」等目标。
赖清德总统10日发表国庆文告,首度提及要打造「台湾之盾」(T-Dome),建构高拦截率的防空网;府方人士表示,后续细节由国防部完整规画,年底前提出国防特别预算。军事专家认为,台湾在雷达技术上已有成果,但面对低空小目标的侦测及反电子战方面,仍有挑战性。
赖总统的双十演说,示范了他要如何协助川普拿到诺贝尔和平奖。不过,此时的川普恐怕冷汗直流。相较于包括蔡英文在内过往的双十演讲,两岸关系都会自成一个重要的段落,此次赖清德非但没有专论两岸,也不见其重申就职时所宣示的「台海和平、互利互惠、共存共荣」等目标。
赖清德总统今(10)天发表国庆文告时提出发展国防产业三大目标,将加速打造「台湾之盾」(T-Dome)、建构智慧化防御作战体系、持续投资国防创新科技,与先进国家军工产业合作,一起建构守护自由民主价值的坚强防线。府方人士说明,今年底之前会把国防特别预算跟国人报告。
赖清德总统在国庆演说前夕的两岸及国际论述,引发普遍性关注。自其就任以来,其政府及团队在重大国家庆典及会议的政策叙事,主要可归纳三种模式:一、中间偏强硬立场,例如2024年就职演说、2024年国庆演说,倡议两岸互不隶属;二、高衝击强硬立场,例如2025年国安会议,倡议两岸互不隶属、中国为境外敌对势力;三、温和保守立场,例如2025年元旦、就职一周年演说,全文几乎未提两岸、对岸、中共及中国,刻意减少两岸篇幅。
不久前,台湾青年常以「鬼岛」自嘲,批判低薪、房价高涨与前景黯淡的现实。韩媒表示,这与当年韩国年轻人喊出「地狱朝鲜」的情况极为相似。当时台湾经济成长率仅约1%,陷入低成长焦虑,失业率维持在3%左右,与韩国相近;同时面临中国威胁带来的政治不安,被视为另一个东亚「焦虑国家」,如今两国状况却大不同。
日本昨天举行自民党总裁选举,高市早苗在第二轮投票中以185票战胜小泉进次郎(156票),当选日本自民党下一任总裁。如果不出意外,高市早苗将在15日召开的国会临时会获得指名成为新一任日本首相,也是日本首位女性首相。据观察者网报导,由于高市对中立场鹰派,中国大陆专家学者咸认,这将加剧中日关系挑战。
日本自民党于周六(4日)正式选出高市早苗为新任党魁,她也将成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首相。外界普遍认为,高市的上任将为东京带来更为强硬的安全政策,特别是在对中关系上,她常被视为最具「鹰派」色彩的政治人物,然而,日本面临的战略态势却非常严峻,东亚战略现实或将迫使她走向亲中,或至少和中派路线。
日本自民党总裁4日选举由呼声最高的高市早苗胜选,极大可能成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由于高市属于知名的对中鹰派,陆媒对其负评如潮,整理她过往经歷、对中政治立场与相关发言行为,例如曾声称「918事变」之后日本进行的对外战争是「自卫战争」,以及年年参拜靖国神社,更强调无论担任什么职务,都会继续参拜等说法。
美国总统川普积极寻求和北京展开贸易谈判,引发各方华府可能在台湾问题上妥协的担忧。
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刚结束台美第5轮实体磋商返国,针对美国商务部长抛出的「晶片五五分」震撼弹,明确宣示「台湾不会答应」。此言看似对美「说不」的风骨,为焦虑的台湾社会注入强心针,然而,细究2日郑丽君在记者会中所说扩大对美投资的「台湾模式」内涵,便会发现这句响亮的「不」,实则包裹着一个更复杂、更具风险的「是」,是一场在地缘政治夹缝中,因不敢真正说不而走出的险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