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国挑战的搜寻结果,共47笔
美国联邦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维克和参议员费雪近期访问台湾,见了赖总统及行政官员外,也与在野党立委见面,一方面传达支持台湾立场,另一方面也期待台湾不分党派都愿意强化国防准备。美国在台协会(AIT)处长谷立言也在不久前,同样先后会见台湾的国防部长顾立雄及在野党多位立委,传递美方期待。这样的行程安排,讯号相当明确:美国要求台湾展现自主防卫决心,确保无论哪个政党执政,国防预算都要持续提升。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届时金管局将开始接受牌照申请。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该条例实质上是为挂鉤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开辟首个合法途径,使香港成为稳定币採用的策略试验场,同时不违反大陆资本流动管制,也不影响在岸金融稳定。
英国皇家空军价值1.1亿美元(近32亿台币)的F-35B战机自6月14日起,便因在执行印太例行任务时紧急迫降,而滞留印度喀拉拉邦(Kerala)的特里凡得琅国际机场(Thiruvananthapuram International Airport),引发外界对它匿踪等敏感技术安全的担忧。
香港0l新闻网7日报导,美国波音公司 (Boeing)自4月以来,首次恢復向中国交付737 MAX客机。有分析认为,儘管中美关税僵局持续,这仍象徵了全球两大经济体间的航空贸易往来重启。
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发表演说,动员全国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坚决反对孤立主义。他强调,美国无法将自己锁在「古中国城墙」之后,并成功带领国家走向与世界更紧密的连结,最终奠定战后美国领导全球的地位。然而84年后,川普总统正走上与罗斯福背道而驰的道路,系统性地切断美国与世界的连结,引发内部警讯与外部疑虑。
中共东部战区1日组织陆海空军与火箭军等兵力,在台周边展开联合演训,2日更发动「海峡雷霆-2025A」演练计画,引来美日韩3国外长3日会晤后发布联合声明,关切近日在台周边的军演,呼吁停止进一步破坏台海稳定行为,反对任何试图以武力或胁迫手段片面改变现状。
美国总统川普提名前联邦参议员帕度(David Perdue)为驻中国大陆大使,他周三(2日)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任命听证会上表示,美国将持续奉行一中政策,并会履行对台湾的安全承诺。他同时强调,川普政府对中战略将「带来一些阵痛」,并呼吁盟友共同应对中国挑战。
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30日与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举行双边会谈,强调台海和平稳定重要性。外交部表示,维护台海和平已是全球民主阵营的高度共识,台湾将秉持「总合外交」的精神,继续与理念相近国家紧密合作,捍卫民主制度与普世价值,并携手打造「民主非红供应链」。
赖总统13日宣布因应国安17项策略,明列中国大陆为「境外敌对势力」,显然意图利用升高台海对抗的氛围为民进党主推的大罢免加温。他径自宣告恐已涉嫌违宪违法,不仅造成社会譁然,也引起眾多外媒关注。
赖总统13日宣布因应国安17项策略,明列中国大陆为「境外敌对势力」,显然意图利用升高台海对抗的氛围为民进党主推的大罢免加温。他径自宣告恐已涉嫌违宪违法,不仅造成社会譁然,也引起眾多外媒关注。
继太阳能面板、锂电池之后,日本再次因产业策略错误而在「中国速度」的竞争下逐渐失去电动汽车产业优势。由于这些新兴科技产业都是日本原来领先的技术,却不知不觉被后来者中国轻而易举地夺走全球市场。日本专家警告,如果不加紧制订战略应对中国挑战,日本有可能在第4样新技术─氢能源─再次输给中国。
从政策上看,美国两党都有对军事干预海外纷争都有越来越排斥的想法,特别是不想让选民觉得政府浪费纳税钱。从上任第一天起,拜登政府摆明了不再优先考虑中东问题,并小心翼翼地避免再次被拖入中东的混乱地区。二○二二年十月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可以看到,拜登政府将先前在中东地区投入的资源,形容为分散了美国面对中国挑战和限制俄罗斯的能力。其实,不只是拜登,虽然美国逐步在海外撤出资源的这条政策路线,看起来有点混乱而且不太一致,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连续三任美国总统都在推动类似的工作。例如:欧巴马在二○一一年宣布从伊拉克全面撤军;川普与塔利班(Taliban)对美军分阶段撤出阿富汗达成协议,而拜登接续川普的路线,从阿富汗撤出,无论美国在北约的盟友对此有何看法,美国心意已决。正如拜登决定从阿富汗撤军的演说中所强调的,美国的决定不仅仅是让军队回国,而是要结束「用重大军事行动重塑其他国家的时代」。民主、共和两党都强烈认为,对中东的干预,以及试图推动建立民主政体的时代已经结束,中东地区显然不再是美国的优先事项,取而代之的,是令美国担心的中国。
民进党当局炒作大陆军演是家常便饭,自520以来,就没有断过炊。如今年823炮战纪念日,赖清德及其「国防」团队,就到金门,表演了一回。但最近对大陆军演的炒作,有些过头,炒作的目的,也有异同。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看点。
民进党当局炒作大陆军演是家常便饭,自520以来,就没有断过炊。如今年823炮战纪念日,赖清德及其「国防」团队,就到金门,表演了一回。但最近对大陆军演的炒作,有些过头,炒作的目的,也有异同。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看点。
据美国之音报导,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当地时间12月18日上午与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国会参议员鲁比欧(Marco Rubio)举行了「实质性」的面对面会谈。候任总统川普已提名鲁比欧为下一任国务卿。这次会晤正值川普团队为过渡进程做准备之际。儘管名列中国制裁名单,鲁比欧说,「有信心以国务卿身分与北京接触。」
赖清德总统今天(台北5日)上午在关岛过境期间,与美国国会跨党派议员通电话或视讯;联邦眾院议长强生在电话中强调,美国对应中国挑战与威胁,是有高度跨党派共识,台湾安全是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因此他们致力透过「年度国防授权法案」,强化美国应对中国以及协助强化台湾的防卫能力。
随着美国大选尘埃落定、中国大陆推出新刺激措施,以及地缘政治局势变化,2025年全球经济进入转折点。富达国际揭示2025年投资展望,「通膨回温」成为美国经济的核心情境,而各经济体的成长、通膨与利率走势将出现显着分歧,投资策略需调整以掌握机遇。
据观察者网引述彭博社当地时间11月14日报导,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当天在秘鲁首都利马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间隙接受採访。她表示,对中国可能向美国大量倾销汽车、清洁能源和半导体等进口产品採取有针对性的关税措施是必要的,而对美国希望吸引投资的领域的部分产品徵收进口关税,则是美国防止再次发生「中国衝击」的防御计画。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十字路口,面临从依赖出口和建筑业投资转向内需拉动成长的艰巨挑战。随着全球经济变迁,国际竞争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步伐变得更加困难。英国《卫报》12日撰文分析称,中国现今所处的困境,与经济学家赫绪曼(Albert Hirschman)数十年前的预测不谋而合──高速增长往往伴随不平衡,而这种不均深嵌于政治、商业和文化中,导致变革充满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