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国晶片的搜寻结果,共431笔
欧洲股市周一收在小幅上扬;稍早投资人消化了一系列的企业财报,同时之间,荷兰晶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中国晶片厂恢復供应,推动汽车股上扬。
为因应国内外情势变化及国家发展需求,各国都在用政府力量加大投入策略性产业,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包括美国政府直接入股晶片大厂英特尔。为协助台湾产业「立足台湾、布局全球、行销全世界」,赖政府也提出兆元投资国家发展方案,以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入国内产业发展及公共建设,为经济发展挹注新的活水。
安世中国2日凌晨发公告称,荷兰安世半导体单方面决定自2025年10月26日起停止向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的封装测试工厂(ATGD)供应晶圆。目前公司库存充足,能够满足客户至年底乃至更长时间的订单需求。
随着中国与荷兰聚焦荷兰晶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僵局持续升温,加剧汽车等行业供应链风险,中国商务部1日宣布,将对符合条件的出口给予豁免。
大陆商务部9月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晶片(Certain Analog IC Chip)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后,10月22日又有新动作,大陆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22日发布关于发放相关模拟晶片反倾销案调查问卷的通知。
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主席科斯塔(Antonio Costa)在周一表示,由于北京扩大关键原材料出口控制,他已经向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表达了强烈担忧。
一般分析美中贸易战多从公告与相关官员的评论等文献切入,本文则试图从侧面解读。文献分析是正规途径但有限制,因为美中竞争激烈,许多「官方说法」其实是基于竞争策略的话术,未必真实,径行分析容易被误导。因此以侧写方式厘清双方操作的背后因素,可以弥补文献分析的不足。
最近全球地缘政治掀起翻天地覆的变化,最主要的影响是脱鉤,包括供应链脱鉤、科技脱鉤、金融脱鉤与地缘政治脱鉤。
最近全球地缘政治掀起翻天地覆的变化,最主要的影响是脱鉤,包括供应链脱鉤、科技脱鉤、金融脱鉤与地缘政治脱鉤。
据观察者网报导,面对中国几乎全领域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长期被视作全球科技领跑者的硅谷,会作何反应?美国《纽约时报》10月22日一文直言:「硅谷陷入了对中国的痴迷和羡慕。」
中美之间原本脆弱的关税休战,再度因中国的稀土出口新令而动盪。北京透过一纸《2025年第62号公告》,扩大对稀土出口的限制,要求外国企业凡出口含有稀土成分的产品都须申报用途并获批准。此举不仅掐住了全球关键矿物的命脉,也直接击中美国总统川普的痛点。
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艾司摩尔(ASML)第三季(7至9月)获利优于预期,并看好今年全年营收成长15%。该公司预警明年中国市场销售将「显着下滑」,但强调明年总营收不会比今年低,试图安抚投资人。
荷兰一份法院文件显示,该国政府是在美国发出警告后接管了中国晶片制造商子公司安世半导体(Nexperia)。安世中国籍执行长(CEO)张学政被暂停相关职务后,公司14日披露,公司首席财务官Stefan Tilger担任临时CEO。
辉达(NVIDIA)执行长黄仁勋8日接受美国财经频道CNBC专访时表示,美国在人工智慧(AI)竞赛中「并未远远领先」中国,呼吁美国应採取「精细策略」(nuanced strategy)以维持全球竞争优势。他提出,中国在晶片、能源、政策、应用与人才五大方面具备优势,正快速缩短与美国的差距。
中国在「习川会」前夕,大打稀土牌。中国商务部9日公告,将进一步收紧稀土出口管制,扩大对稀土加工技术的限制,并规定14奈米以下制程晶片或256层以上记忆体晶片,出口申请须审批。中方此举是在美国国会议员呼吁加大对中国晶片制造设备出口禁令之后,外界担忧中美贸易战可能再度升温。
中国周四收紧稀土出口管制,扩大对加工技术的限制,并明确表示,有意限制对海外国防及半导体用户的出口。
美国近年联合盟友围堵中国,但仍有漏洞。美国国会跨党派议员公布最新调查报告,点名三家中国晶片商,疑似利用日本与荷兰的规定与美国不一致,暗助受美国制裁的华为公司,获得高阶晶片制造设备。报告呼吁华府应与盟国加强合作,进一步扩大对中国晶片制造设备的出口限制。
美国国会一份跨党派报告揭露,美国及其盟国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管制存在重大漏洞,使中国企业在2023年仍成功购买近400亿美元的高端晶片制造设备,报告特别点名三家中国企业被列为「重点关注对象」。报告警告,若不补漏洞,中国将迅速缩小与西方在先进晶片制造领域的差距,对全球技术竞争与民主价值构成长远挑战。
美国眾议院委员会在调查发现,中国晶片制造商去年竟还能採购高达380亿美元的先进设备,国会议员因此呼吁美国政府应该对销往中国的晶片制造设备扩大管制,包括将那些可以实现「中国制」设备的零组件纳入出口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