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人行地下道的搜寻结果,共30笔
台北市北投市福星公园「交通教学区与地下停车场」6日启用,集交通安全教育、 停车服务与社区绿化于一体,园区结合1比1真实比例道路环境与互动式教学设计,让亲子在 游戏中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副市长李四川出席活动表示, 不仅提升学童交通安全意识,更促进家庭共学与社区连结,让公园兼具教育与休憩功能,交通安全的推动,需要从小扎根、从社区开始。
台北市「公馆圆环拆除及地下道填平工程」于13日凌晨0时正式开工,工程第1阶段办理人行地下道及车行地下道分层封填。台北市副市长李四川一早7时就到现场坐镇视察,李四川表示,主要的措施是包含公车先行、增加10至20位警力指挥,并在号志管控下,有达到预期效果,车流大都可以消化掉。
台北市「公馆圆环拆除及地下道填平工程」于13日凌晨0时正式开工,15日为首个上班日,是否塞车引起关注。记者于早上8时尖峰时段从公车台大医院站搭乘到师大分部站,一路虽然车多但并未有塞车情形,经过圆环周围也没有动弹不得的景象。
北市府昨(13)日0时启动拆除公馆圆环作业,前段作业为填平公车专用地下道,「守环」民团在中间路段聚集抗议,期间有抗议者举着台北市长蒋万安的「遗照」。对此,国民党台北市议员王欣仪质疑,这难道不是死亡威胁?检方要不要同样办理?
台北市政府13日0时开始启动拆除公馆圆环,除全线灌浆封闭公车地下道外,也同步封闭人行地下道出入口,市府原预估拆除工期约65天,副市长李四川到场视察后表示,最迟应该1个月内能全部完成。针对15日周一上班尖峰可能造成交通壅塞,交通局长谢铭鸿表示,会延长罗斯福路绿灯秒数舒缓车潮,并与新北市联合管制交通。
北市府13日0时正式启动拆除公馆圆环作业,车行地下道灌浆封闭施工作业,人行地下道出入口亦同步封闭,整体工程预计于11月16日完工。北市交通局长谢铭鸿也担任副指挥官,12日晚间坐镇应变中心和相关局处开会讨论细节事项、公务协调。北市工务局也提醒,已正式展开第一阶段的灌浆工程,用路人行经罗斯福路4、5段与基隆路4段周边时,请减速慢行、注意交通动线指引。
北市府13日将拆除公馆圆环并填平公车专用地下道,工期共计65天,预计于11月16日完成。北市新工处表示,建请用路人提前分流并注意相关交维指引依序通行,「永和区」建议行驶永福桥,经由汀州路3段衔接辛亥路;「新店区」则建议经由景隆街衔接兴隆路2段,续行辛亥路衔接基隆路。
台北市公馆圆环13日将开始拆除并填平公车专用地下道,北市交通局9日强调,以民眾行车安全为优先考量拆圆环,且必须填平地下道,否则工期将从2个月延长至2年,交通局长谢铭鸿表示,施工期间必然会塞车,将与新北市透过「公馆专案联合监控平台」协调,由交控中心即时监测路况,藉由调整绿灯秒数及加强取缔违停等措施,让衝击降到最低。
北市府13日将拆除公馆圆环并填平公车专用地下道,但有部分民眾及民团表示反对。北市交通局9日表示,公馆圆环以民眾安全为优先考量确定会拆,若不填平地下道工期将从2个月暴增至2年。交通局长谢铭鸿坦言,施工期必然会塞车,已与新北市交通局透过「公馆专案联合监控平台」协调,由交控中心即时监测路况,透过调整绿灯秒数及加强沿线违停取缔等措施,将衝击降到最低。
高雄市苓雅区中正国小周边的建国一路上,有早年为方便学童与行人通行的人行地下道,然而该地下道6年前已封闭停用,这也迫使行人路过必须绕道通行,地下道反而成为人行道上的大型障碍,民代呼吁尽快拆除,高雄市工务局表示,将于7月1日使用期满后拆除。
基隆市政府与国泰世华银行携手,重新整修原本忠一路、孝二路口的城隍庙人行地下道,透过强化採光的玻璃砖与设计,让基隆市港区的景观改造呈现新的面貌。基隆市长谢国梁表示,将配合持续推动忠一路既有建筑重塑计画,为基隆市容再添新意。
新北市树林区长寿街14日中午12时许发生一起交通事故,1名63岁的王姓女驾驶疑路况不熟,把车开至人行地下道,导致整辆车卡在出入口,所幸王女自行脱困,没想到前来协助脱困的拖吊车,因拖吊失误,整辆车直接滑到地下道底部,王女爱车惨遭二次伤害。
高雄市大寮区台铁后庄车站,因站体旁铁道穿越而设有人行地下道,近日里长、民代反映地下道遭喷漆涂鸦,甚至连灯罩都不放过,造成现场散发诡谲红光、让经过民眾不禁毛骨悚然。但经向高市府通报,近3周竟无人闻问。高雄市工务局15日回应,会尽快修復,并已报警查缉犯案对象。
位于高雄市大寮区的后庄车站,因受铁路分割影响设有人行地下道,却遭地方居民、民代反应于去年底就遭喷上红漆,甚至连灯罩都被喷满,酿整个地下道红光瀰漫气氛诡谲,去年12月28日通报至今无人处理,高雄市工务局回应已派员处理,确认灯罩损毁将替换更新;警方也说已接获报案,正积极调查中并加强巡逻。
桃园市杨梅区大成路、中山路连通的人行地下道为周边国中、国小学生常用的交通要道之一,但地下道不仅漏水,墙面更被涂鸦,民眾忧心成为治安死角,国民党籍议员周玉琴接获家长陈情,地下道不仅脏乱、漏水,灯光略昏暗,学生都不太敢走。桃园市养工处回应,地下道由杨梅区公所负责维管,将列入明年度的改进修缮计画,预计明年争取到经费后开始修缮。
国民党桃园市议员周玉琴今总质询,针对使用45年的杨梅区大成路、中山路人行地下道,不但地上湿滑而且空间昏暗、墙面涂鸦阴森恐怖,恐沦为治安死角,行人视为畏途,周玉琴要求市府全面改善永续使用。工务局长汪在宙允诺会勘后全盘改善。
强颱康芮直扑台湾,中央气象署今天发布海上陆上颱风警报,嘉义市政府总动员做防颱整备,市长黄敏惠在嘉义市灾害应变中心开整备会议时提到,市府将视今晚7时、9时的风雨预测,再决定明日上班、上课相关讯息。
山陀儿颱风来势汹汹,目前预估周二、周三对嘉义地区影响最剧,嘉义市政府已完成所有抽水机布设及测试,备妥2497包沙包,1000包太空包,部分沙包已送至东区公所、西区公所指定暂置地点,供市民就近取用,另3处水防道路路边停车格自10月1日12点起禁止停放车辆,至于民眾最关心明天周二(10月1日) 是否有颱风假?市府预告,最快今晚7点多就会宣布。
臺北市中正区常德街歷经2年施工于113年度展现计画成果,现在搭乘捷运从台大医院站出来后要到台大医院东址及外交部等中央行政大楼的民眾,可以不用再从地下层上到地面等红绿灯穿越中山南路,或是又再下楼梯才能经由中山常德地下道通往,全程均可行走在地下通道,提供行人更顺畅更舒适的通行环境,工务局新工处顺利完成新设捷运连通道、延伸服务范围至中山南路东侧,达成分散地面层人流量、提升既有中山常德地下道使用率目标。
随着全球气候日益极端,台北市近期也面临多次豪大雨,中央气象署今(31)日下午针对台北市也发布大雨特报,不过根据审计部审核报告指出,去年截至11月,台北市因暴雨而发生积淹水15公分以上者计有41次,其中更有地点位在新建滞洪池范围内仍常淹水,2023年至少就7次积淹水,要求北市府针对易淹水区域强化排水防洪效能检讨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