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伍德克的搜寻结果,共06笔
据观察者网报导,「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贸易休战』目前可能会持续下去,但中国对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越来越警惕:美国试图努力达成可能将中国企业从全球供应链中孤立出来的交易。」当地时间7月2日,彭博社报导指出,在7月9日关税缓徵90天即将到期之前,美国官员目前正同亚洲和欧洲的主要贸易伙伴深入谈判,以推动达成新的协议,而其中将包括针对中国的限制内容,或确保对方承诺跟随美国在贸易领域一同对抗中国。
虽然大陆官方公布今年首季经济成长率5.3%优于预期,但近期发布的第1季国外直接投资(FDI)3010亿元(人民币,下同),却比去年同期减少26%。这被分析认为,外资外企对大陆经济的信心尚未恢復,加上地缘政治紧张和不确定因素笼罩的氛围,因此外资仍不敢贸然重返大陆市场。
曾以敢言着名的中国欧盟商会前会长伍德克(Joerg Wuttke)近日接受港媒访问表示,中国已经超越制造汽车的阶段,他们开发出来的电动汽车向全球展示如何制造「带着轮子的手机」,这种突飞猛进的电动汽车技术是「中国魔力」的体现。
据法国广播电台引述德国《世界报》报导,中国商品正在大量涌入欧洲市场,德国第一批受衝击行业已见端倪。专家估测,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加剧。在中国,电动汽车、消费品和工业产品的销售陷入停滞,国有企业产能过剩,中国的计画是让这些产品涌入欧洲市场,第一个迹象已出现在布来梅港。货轮「比亚迪探索者1号」数天前停靠在布来梅港。该白色货轮长达200米。打开后部的大舱门,来自中国制造商的3000辆电动汽车逐步下船。
2023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降至十多年来的最低点。《华尔街日报》分析,乍一看,这似乎是由前美国总统川普2018年对中国进口商品徵收高额关税导致的两国经济脱鉤。但实际上,美国并没有像相关数据显示的那样戒断中国进口商品。中国和西方的制造商已经找到了许多绕过关税的方法。但如果关税进一步上调至60%呢?川普正为完成这项工作煞费苦心,如果今年秋季再次当选,他将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徵收60%或更高的关税。
由前往中国投资的中国德国商会(AHK China)发布了最新年度的《德企商业信心调查报告》,但是不同的媒体对这项调查报告的内容却有极大的差异。陆媒指出,德国商会报告声称「创新是中国市场最有吸引力的地方,让在华德企倍感压力」;而美媒则报导称,「撤出或考虑放弃中国市场的德国企业4年间翻倍」。一份报告两种不同角度,或许正反映出目前在华德商「高度期待却又怕受伤害」的矛盾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