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低阶核废料的搜寻结果,共32

  • 江飞宇Science》「兰屿水」掀热议    水是否可能被辐射化?

    江飞宇Science》「兰屿水」掀热议 水是否可能被辐射化?

    日前,民进党青年陈圣文,带了一箱瓶装水到兰屿核废料贮存场,放置一段时间后宣称它们已被辐射化,并将水带到国民党中央党部挑衅,却被国民党发言人杨智伃一口喝掉、表示根本没在怕,使得陈圣文这场行为艺术以失败收场。不过,去除政治因素,此事倒是开启了一个科学话题:水是否会被辐射化而产生毒性?

  • 陈圣文送蓝营「核废料水」 医反问:敢喝废弃光电板的红水?

    陈圣文送蓝营「核废料水」 医反问:敢喝废弃光电板的红水?

    823核三重启公投即将登场,双方支持者近日在网路上论战,民进党台北市党部前副执行长陈圣文,昨带着在兰屿核废料贮存场摆放1夜的矿泉水,到国民党中央党部踢馆,结果国民党发言人杨智伃收到后当场开瓶喝下,引起讨论;医师苏一峰也反问,弃置在农地上的光电板日前流出红色污水,相关单位检验后声称无毒、无污染,是否有青鸟敢喝。

  • 核废料放哪里?清大核工教授战青鸟:这国一样在使用核能发电

    核废料放哪里?清大核工教授战青鸟:这国一样在使用核能发电

    民眾党团发起核三重启公投,将于8月23日投票。针对民进党有人质疑核废料放哪里?清大核工教授李敏认为,核废料根本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像荷兰一样在使用核能发电,没有人跳出来说,你核废料问题不能解决,就不让你用核能发电。

  • 绿送核废场隔夜水 蓝发言人一口喝乾

    绿送核废场隔夜水 蓝发言人一口喝乾

     民进党前台北市党部副执行长陈圣文18日在Threads上预告「超热血行动」,要带着蓝白政治人物的竞选用水去兰屿核废料贮存场后,放一夜送回来看他们敢不敢喝,陈20日到国民党中央党部前送水,不料国民党发言人杨智伃拧开瓶盖一口喝乾,反呛陈「别只会作秀」。

  • 「花11亿办公投是捉弄人」  周春米:核废料要放在哪

    「花11亿办公投是捉弄人」 周春米:核废料要放在哪

    核三重启公投案将于23日投票,屏南社区大学20日晚间号召屏北社区大学、地球公民基金会等公民团体,在屏东县立体育馆举办「爱屏东、顾乡土之夜」,吸引5000名民眾参加,县长周春米也出席力挺,她直言:「花11亿元办公投是在捉弄人!」她也质疑核废料要往哪放?她呼吁大家一定要投下不同意票,保护屏东人的下一代。

  • 绿青年送「兰屿水」给蓝营   医揭真正辐射量:理化老师哭了

    绿青年送「兰屿水」给蓝营 医揭真正辐射量:理化老师哭了

    重启核三公投即将在23日举行,民进党台北市党部前副执行长陈圣文18日在社群平台发布影片,描述他把矿泉水带去兰屿的核废料贮存场,之后再带回蓝营的人喝,引发外界热议;没想到蓝营发言人杨智伃一口乾了。时常评论时事的名医苏一峰指出,与低阶核废料相处一个晚上所接触到的辐射量,最多只差不多一张X光检查,他并讽刺,「你的理化老师在哭泣了」。

  • 核废选址 学者建议借镜韩国庆州

    核废选址 学者建议借镜韩国庆州

     重启核三公投823登场,核废料存放与安全性成为焦点,韩国早在2009年便将核废料设置于千年古都庆州市,并由政府主导永续经营。清华大学原子科学院院长叶宗洸近日率团赴当地考察,他认为,不论台湾是否走向非核,都必须面对核废料处理的现实,政府不能只喊口号而缺乏规画,否则能源政策将陷入无解困境。据悉,台电9月将前往考察相关作法。

  • 庄瑞雄批童子贤避谈核废料存放:钱赚多却无社会责任

    庄瑞雄批童子贤避谈核废料存放:钱赚多却无社会责任

    823将举办「重启核三」公投,面对绿委庄瑞雄日前的「二等公民」说,支持核三延役的和硕董事长童子贤17日直言,地方派系为争夺绿电开枪才叫二流国家。对此,庄瑞雄回击「谁跟他搞派系!」若用多数民意强行决定核废料放哪,这就是霸凌,部分人钱赚多了、握有一点权力,却毫无社会责任与道德勇气,连面对核安、核废料的质疑都不敢正面回应。

  • 庄瑞雄批核三延役违反地方民意 担忧事故辐射恐波及南台湾粮仓

    庄瑞雄批核三延役违反地方民意 担忧事故辐射恐波及南台湾粮仓

    民进党立委庄瑞雄15日出席核三重启公投第5场意见发表会,庄作为反方代表指出,核三运转40年已完成阶段任务,不应以延役名义重启,支持方却迴避核废料与核安疑虑,若发生事故,辐射污染恐波及南台湾粮仓,呼吁全国民眾在8月23日投下不同意票。

  • 核电厂「300亿延役20年」划算吗?前核二工程师全说了

    核电厂「300亿延役20年」划算吗?前核二工程师全说了

    823重启核三公投引发两派热议,退役核二厂核废处理工程师王义龙发科普文指出,现各核电厂仅需花费约300亿延役费用,又可发电至少20年,总发电量增12%,不制造空污,加一次燃料运转18个月,少船运污染,每度电约1.5元,含延役费用及后端处理费用,试问还有比这更划算的吗?

  • 质疑黄国昌曾称核废料难解  吴亚昕:政治立场改变风险就能接受?

    质疑黄国昌曾称核废料难解 吴亚昕:政治立场改变风险就能接受?

    针对823核三重启公投,中选会今(13)日举办第四场公投意见发表会,由正方民眾党主席黄国昌对上反方公民代表吴亚昕;吴亚昕质疑,黄国昌2018年担任以核养绿公投的反方代表,当时也认为核废料难以处理,如今他选择站在重启核三的那边,但至今核废料的处理条件仍与2018年一样,「是因为核废料的风险变小了,还是因为政治立场改变风险就能够被接受了」。

  • 翁晓玲:全球111座反应炉运转逾40年

    翁晓玲:全球111座反应炉运转逾40年

     「重启核三」公投第二场电视意见发表会9日晚间登场,由国民党立委翁晓玲担任正方代表,对上反方代表行政院能源减碳办公室副执行长林子伦,儘管并无交叉诘问环节,两人仍针对核安、核废料等议题隔空交锋。翁晓玲指全球有111座核子反应炉运转逾40年,且过往台电也曾针对核废料提出计画,因民进党政府摆烂才做不成;林子伦则提醒重启核三有安全、成本两大不确性,更称「走旧路到不了新地方」。

  • 核电延役还得角力

    核电延役还得角力

     立法院13日三读通过核电延役法案,将核电机组的使用年限延长20年,也就是从之前的最长40年增加为最长60年;至于核电厂最终会延长多少年,则授权行政单位决定。此外,民眾党团另提「核三延役」公投,目前已径付二读,一旦经立法院会通过,最快可在今年8月投票。

  • 时论广场》核电延役还得角力(彭蕙仙)

    时论广场》核电延役还得角力(彭蕙仙)

    立法院13日三读通过核电延役法案,将核电机组的使用年限延长20年,也就是从之前的最长40年增加为最长60年;至于核电厂最终会延长多少年,则授权行政单位决定。此外,民眾党团另提「核三延役」全国公投,目前已径付二读,一旦经立法院会通过,最快可在今年8月投票。

  • 新闻透视》核废可存至2070年 延役无藉口

    新闻透视》核废可存至2070年 延役无藉口

     已折旧完毕的便宜核电不用,执政党最常讲的理由就是「核废料放哪里?」这是制造民眾恐惧的过时话术。因为台电不仅已盖好室外乾式贮存场,也正规画2030年后再启用3座核电厂的室内乾贮,足够把所有旧核燃料棒都放入,然后至少存放到2070年。核废,其实不用放你家或我家,它已经有「暂时的家」。

  • 陈明真谈核电延役 审核首重安全与废料处理

    陈明真谈核电延役 审核首重安全与废料处理

     核能安全委员会主委陈明真曾投书媒体,建议把非核家园政策延后到2035年,引发关注。他于24日在立法院答询时表示,当时的背景是,第四座天然气接收站环评没通过,如果非核家园延后10年,确实可以减轻供电的压力。

  • 拥核声浪不断 气候变迁对策委员批不顾兰屿 吁正视核废料处置

    拥核声浪不断 气候变迁对策委员批不顾兰屿 吁正视核废料处置

    在野党赶在我国最后一部核三厂2号机除役前提出延役修法草案,并将重启核三公投径付二读,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委员何宗勋表示,他将在今日举办的委员会中播放反核兰屿居民访谈影片,希望支持恢復核能的人士看见居民的处境,并多加思考,若连低阶核废料都无法妥善处理,如何谈延役、高阶处理,甚至新核能技术。

  • 核废不是问题 只是政府不处理

    核废不是问题 只是政府不处理

     我国核电厂运转40年,核废料处置牛步,高、低阶核废料最终处置场址迄今未确定,环团担忧一旦重启,核废债留子孙,经济部也说,核废处置是延役前必须务实面对的问题。学者则反驳,核能技术精进,核废处置早就不是问题,只要参考国际作法,解方不只1种,政府只是不想处理。

  • 民生电价喊涨被批错误政策 台电举例韩国辩护

    民生电价喊涨被批错误政策 台电举例韩国辩护

    电价费率审议会召开在即,锁定4月电价住宅、小商家调涨,国民党团今(11)怒批3年来国库拨补台电3000亿元。但电价依旧上涨42%,就是民进党错误能源政策造成。台电随即回击,指已多次说明是俄乌战争造成,与能源政策无关。如果前三年比照韩国调涨,不仅不亏还可倒赚1400亿,仍盼立院支持预算拨补。

  • 高放核废选址 将设公投旋转门

    高放核废选址 将设公投旋转门

     核废最终家园将启动!经济部放射性废料专案办公室即将揭牌,重头大戏将是推动《高放选址条例》立法,除了设计回馈金,还要制定「公投旋转门」条款。如果县市政府不办公投,将由中央或场址所在乡镇直接办理,一扫过去地方消极不办的卡关问题,预计下半年条例出炉送政院。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