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佛馆的搜寻结果,共10

  • 佛光山国际书展暨蔬食博览会开幕 书香与绿生活共融

    佛光山国际书展暨蔬食博览会开幕 书香与绿生活共融

    佛光山即日起至14日举办国际书展暨蔬食博览会,今(8)日开幕活动在佛馆大觉堂举行,吸引超过1600人共襄盛举,高雄市长陈其迈与会表示,佛光山智力推动偏乡教育与教育平权,也讚回到佛光山「就像回到家一样」。

  • 南华大学永续发展系列讲座 推动全民实践净零绿生活

    南华大学永续发展系列讲座 推动全民实践净零绿生活

    南华大学承办环境部委托推动的「净零绿生活常设展计画」,在校长高俊雄与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如常馆长共同带领下,于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礼敬大厅二楼推出「绿色新世代‧生活微尘中的环保奇蹟」常设展,并分别于9月20日至21日推出「佛馆生态巡礼X绿色旅游探索」及「佛馆一日绿生活X中秋食物的美丽与哀愁」 两场活动。此次活动响应即将到来的9月27日世界旅游日与10月6日中秋佳节,引导学员从绿色旅游的实践、中秋低碳饮食的设计,认识净零绿生活的理念,让这份绿色行动能在日常点滴中发酵,成为改变未来的环保力量。

  • 佛光山春节灯会将登场 高雄仁武警分局启动交管

    佛光山春节灯会将登场 高雄仁武警分局启动交管

    2025农历新年将至,1月25日至2月2日连假共9天,高雄佛光山「春节平安灯法会」1月29日至2月27日举行,涵盖祈福、灯会、艺术、美食四大主题,预计吸引大批游客,仁武警分局规画交通管制措施,呼吁民眾配合,共同确保假期交通顺畅。

  • 祥和欢喜!世界神明联谊会登场 7大宗教逾10万人齐聚佛光山

    祥和欢喜!世界神明联谊会登场 7大宗教逾10万人齐聚佛光山

    2024年12月25日「世界神明联谊会」上午于佛陀纪念馆热闹登场,今年有七大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日本神道教、印度教、美国传统宗教、逾十万人齐聚佛馆,欢喜参与,共同传达社会和谐、宗教融和及世界和平的理念。

  • 环境部偕佛光山办展 推广绿生活

    环境部偕佛光山办展 推广绿生活

     环境部长彭启明19日出席佛光山佛陀纪念馆环教设施场所揭牌暨净零绿生活常设展开展活动,他致词时表示,感佩佛馆净零成效,并提到他上任2个月感到净零的路很难走,仍有很大排放差距,希望落实星云法师的「环保、心保」,盼全民由心出发,落实生活减碳。

  • 彭启明上任2个月嘆「净零好难」 和佛光山跨界合作共同推动

    彭启明上任2个月嘆「净零好难」 和佛光山跨界合作共同推动

    环境部为推广民眾于日常生活中实践净零绿生活,与佛光山跨界合作,于佛陀纪念馆礼敬大厅2楼设置「绿色新世代 生活微尘中的环保奇蹟」常设展,部长彭启明今(19)日出席揭牌仪式,致词时他感佩佛馆的净零成效,并提到他上任2个月感到净零的路很难走,仍有很大排放差距,希望落实星云法师的「环保、心保」,盼全民由心出发,落实生活减碳。

  • 「未来与希望」讲座话古今 如常法师从敦煌艺术探讨当代生活

    「未来与希望」讲座话古今 如常法师从敦煌艺术探讨当代生活

    佛光山惠中寺2024「未来与希望」系列讲座的主题为「古·今」,6月2日礼请佛光山佛陀纪念馆馆长、佛光缘美术馆总馆长暨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如常法师,以「敦煌艺术到当代生活」为题,引领听眾穿越时空,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并从壁画中窥见当代生活样貌,也揭晓佛光山建筑形式之美是源自敦煌艺术。现场听眾及网路同步观看直播近1600人,总触及次数逾8700人。

  • 观光署偕佛光山 推南台湾宗教观光

    观光署偕佛光山 推南台湾宗教观光

     交通部观光署26日与佛光山佛陀纪念馆举行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双方将针对永续旅游、观光圈串联、行销推广与活动宣传等观光交流合作,盼透过合作,让宗教观光成为台湾特色观光主题之一,并结合佛馆周边景点,推动南台湾旅游。

  • 观光署携手佛陀纪念馆促观光 推动宗教旅游新篇章

    观光署携手佛陀纪念馆促观光 推动宗教旅游新篇章

    高雄市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是旅行者必参访之胜地,交通部观光署今日与佛馆举行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双方针对永续旅游、观光圈串联、行销推广与活动宣传等面向进行观光交流合作,期望透过双方合作,让宗教观光成为台湾特色观光主题之一,并结合佛陀纪念馆周边景点,共同推动南台湾区域旅游。

  • 星云大师圆寂周年  佛陀纪念举办「地宫珍宝入宫暨百万心经入法身法会」

    星云大师圆寂周年 佛陀纪念举办「地宫珍宝入宫暨百万心经入法身法会」

    适逢星云大师圆寂周年,佛光山佛陀纪念馆特选在3月9日举办「地宫珍宝入宫暨百万心经入法身法会」,礼请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法,将信眾捐赠的310件当代文物珍宝放入地宫中,之后每隔100年将开启一座地宫,让后代见证过往歷史精华。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