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信义房屋不动产企研室的搜寻结果,共417笔
根据主计总处最新调查,10月房租指数再创新高,年增2.14%,年增率与上月大致持平,反映租金仍处于上涨趋势未改变,但年增率有略为趋缓,不过家庭管理费用年增率仍达5.57%,水电燃气年增3.76%,带动居住类指数年增幅仍达2%。
据主计总处最新调查,10月房租指数再创新高年增2.14%,年增率与上月大致持平,反映租金仍处于上涨趋势未改变,但年增率有略为趋缓,不过家庭管理费用年增率仍达5.57%,水电燃气年增3.76%,带动居住类指数年增幅仍达2%。
根据最新实价揭露资料显示,台北市又出现豪宅200万俱乐部新成员,西华饭店的危老改建案「西华璞园」今年已经揭露三笔实价纪录,最高价是高楼层的21楼,每坪成交单价达224.7万元,总价高达2.4亿元。
据最新实价揭露资料显示,台北市又出现豪宅两百万俱乐部新成员,西华饭店的危老改建案「西华璞园」,今年已经揭露三笔实价纪录,最高价是高楼层的21楼,每坪成交单价达224.7万元,总价高达2.4亿元。
据六都地政局公布建物买卖移转栋数资料,六都10月买卖移转栋数约1万6,989栋,年减13.5%、月增6%,是2018年以来同期最低,其中台北市、台南市皆创2018年以来同期最低、高雄市则是2016年来最低。今年全年度移转恐怕陷入26万栋保卫战,不过近月市场交易状况与移转栋数都未再持续下探,颇有筑底迹象,长期还是看政策是否放宽。
六都今年10月的买卖移转栋数揭晓,分别为台北1758栋,月减1%、年减22%;新北4204栋,月增14.2%、年减3.6%;桃园3240栋,月减0.7%、年减11.4%;台中3766栋,月增4.6%,年减8.3%;台南1527栋,月增2.7%,年减33.2%;高雄2494栋,月增9.9%,年减16.2%,总计六都共16989栋,月增5.7%,年减13.5%。
去年央行要求银行自主管理与第七波管制过后,房贷市场呈现银行的卖方市场,伴随着利率调升与相关费用涨价,不过在新青安政策房贷不计入72-2的计算范围后,不动产放款比例缓步下滑,根据第一线观察,近期有银行开始释出额度,另外在寿险业也加入房贷市场后,房贷利率已经有较为稳定的迹象。
营造工程物价指数今年前3季平均年增率剩下0.8%,对比2017年以来工程物价指数都在1.42~10.94%,今年年增率预估写下9年来新低,反映过去推升房价的造价上扬因素已经消失。
根据实价资料显示,今年4月受到美国关税政策衝击,股市出现一波大跌,连带影响民眾的资金财富与信心,据统计当时4、5月预售解约数量增加,4月解约280件,5月300件更写下2023年7月预售解约即时揭露的新高,不过随股市开始回升甚至写下歷史新高,解约件数也逐渐稳定,8月又滑落到单月101件的水准。
信义房屋统计最新预售揭露数量,8月预售揭露量再探底,剩下2500余件,写下预售即时揭露以来的新低量,统计今年前8月平均单月揭露约3565件,较去年同期单月水准1.3万件明显量缩,显示房市领头羊的预售市场出现熄火,政策抑制下房市买气回归理性保守。
根据财政部最新统计显示,2025年9月全国房地合一税表现出明显分歧走势,年度的营利事业房地合一税税收达399.6亿元,年增37%,创歷年同期新高;不过今年逐月的个人房地合一税多数呈现衰退,9月个人房地合一税收则降至44.5亿元,年减30%。
根据统计,2025年第一季全国平均房贷期数达319期,较前一季增加2期,等于平均贷款又多了两个月,房贷期数再刷新纪录,2023同期全国平均房贷期数还在300期以下,最新统计六都平均房贷期数皆超过26年,显示30年房贷已逐渐取代20年房贷,成为市场第一主流。
根据统计,2025年第1季全国平均房贷期数达319期,较前一季增加2期,等于平均贷款又多了两个月,房贷期数再刷新纪录,2023同期全国平均房贷期数还在300期以下,最新统计六都平均房贷期数皆超过26年,显示30年房贷已逐渐取代20年房贷,成为市场第一主流。
全台六都会区公布2025年9月「建物买卖移转栋数」,交易量合计为1万6,075栋。永庆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陈金萍说明,9月六都建物买卖移转栋数月减3.5%,其中,仅台北市月增4.2%,其余五大都会区均量缩,新北市月减2.6%,桃园市月减0.9%,台中市月减3.8%,台南市量缩5.4%,高雄市月减11.9%。
据六都地政局公布建物买卖移转栋数资料,9月六都建物买卖移转栋数1.6万栋,年减幅度达30%且月减4%,反映7、8月房市淡季且买气平淡,第三季六都建物买卖移转栋数仅5.2万栋,年减幅度也达3成,在政策引导下今年房市相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度降温,由于新青安政策9月开放,后续效应还要观察。
根据内政部不动产资讯平台统计显示,2009年金融海啸之后到今年第2季,中间房市经歷两波大多头,随房价大涨全台住宅买卖移转平均面积则是持续缩小,从2009年第二季的41.5坪,降至2025年第二季的31.5坪,16年间减少10坪,显示随房价与人口结构组成改变,台湾住宅市场正逐步走向「小宅化」。
根据内政部不动产资讯平台统计显示,2009年金融海啸之后到今年第二季,中间房市经歷两波大多头,随房价大涨全国住宅买卖移转平均面积则是持续缩小,从2009年第二季的41.5坪,降至2025年第二季的31.5坪,16年间减少10坪,显示随房价与人口结构组成改变,台湾住宅市场正逐步走向「小宅化」。
统计最新实价预售揭露资料显示,今年7月预售揭露量跌到谷底,单月揭露量跌破三千件,写下近55个月以来的新低量,过去的房价飙涨区域,双北市以外的四都年减幅度都逾8成,反映民眾现阶段对于购买预售屋停看听,主要还是担心未来房贷与价格是否松动。
央行理监事会未如预期松绑打房政策,信义房屋不动产企研室专案经理曾敬德表示,房市将维持盘整格局,换屋族贷款还是相对困难,但首购政策相对支持,自用当道格局不变,年底也是银行自主实施届满1年,到时候政策方向会更清楚。
财政部最新公布统计,2025年8月全国房地合一税收49.7亿元,月减15%且年减幅度达3成,前八月全国的个人房地合一税收金额则为345亿元,受到交易量衰退影响,前八月的房地合一税收也年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