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传统自行车的搜寻结果,共24笔
台湾自行车产业歷经2023年全球库存调整后,今年前三季出口呈现「两好一坏」局面。据台湾自行车公会草本资料统计,传统自行车出口量与出口值双双下滑,年减均逾二位数;电动辅助自行车(E-bike)出口量仅小减3.3%,且单价年增逾5%,带动出口值逆势翻红;自行车零件出口金额更年增逾1成、达11.18亿美元,显示产业基础动能正逐步回温。
台湾E-Bike前四月出口值写下疫情来首次正成长,法人亦看好美国和欧洲库存将于今年下半年接近健康水准,再加上电动自行车更换周期提前在去年下半年起动,台湾脚踏车供应链喜迎春。
春燕来了?E-Bike捎喜讯,台湾E-Bike今年前四月出口值写下疫情以来首次出现正成长,法人亦看好美国和欧洲库存将于今年下半年接近健康水准,电动自行车更换周期提前在去年下半年起动,台湾脚踏车供应链喜逢春,今日由自行车双雄美利达(9914)率先登高,不到十时就攻占涨停,巨大(9921)、桂盟(5306)也跟上分别飙出逾8%及5%的涨幅。
台湾自行车产业今(2025)年上半年相关产品出口值14.22亿美元、年减约8%,主要受到欧洲库存高、美国对等关税及大陆市场衰退等三大因素干扰。其中,传统自行车出口值量均年减两位数,电动辅助自行车(E-Bike)出口量虽衰退14%,惟出口值微幅超过传统自行车,成为市场主力产品。
全球对气候变迁的意识日益增强,净零排放成为了各国政府与产业的共同目标。此关键时刻,台湾电动智能自行车协会积极倡导「两轮电动车是达成净零排放目标的重要工具」,秘书长苏雍翔指出,交通运输业占全球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而两轮电动车相较于燃油车及四轮车,能显着减少碳排放与碳足迹,是实现节能减碳的有效途径。
爱地雅工业公司(8933)5月29日召开2025股东会,会中董事长张元宾表示,近来虽面对关税贸易战、台币升值、国际战事等诸多因素干扰出口市场运行,但爱地雅则是将危机视为转机,包括调整拥有出口欧洲零倾销税优势的大陆东莞厂扩大对欧盟传统自行车市场的布局,同时因应AI智能国际潮流,加速AI智慧转型升级,让欧洲波兰厂可再精进升级更高阶电辅车(E-bike)市场,在地生产短链供应,站稳欧洲中、高阶自行车市场地位。另外,该公司获经济部国产电辅登山自行车整车开发与实证运行计画,透过与宏碁、威刚、力山等集团成功整合所开发出的国产电动自行车,预计也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出上市。
八达创新科技继去年国际自行车展推出可以申请碳权的电动自行车中置马达,可以高速高扭力爬坡的电动自行车轮毂马达和20分钟快速充电的电池包后,震惊台湾二轮车产业及全球知名品牌和通路商,抢先与八达创新科技签署合作协议与採购契约。今年国际自行车展于3月26日展开为期4天展览,八达创新科技又推出领先潮流的发明「DIY自行组装电辅自行车中置马达」、「DIY电辅轮椅动力模组」以及「超高拉升力的无人机马达」。过去五年由于疫情推波助澜,台湾自行车产业风起云涌各显神通推出中置马达电动辅助自行车,其「中置马达」九成需求由Bosch/Yamaha/Shimono/八方四家厂商垄断,八达的中置马达除了性价比高(高功率、高扭力、低售价),最大的优势是马达内建AIoT,领先业界申请到「碳中和凭证」,可以依据云端数据库登录的「碳足迹」向当地政府申请「碳权」。
台湾长期以来是全球自行车供应链的重要基地,拥有成熟制造技术、创新研发能力,以及完整的零组件产业链。过去,在传统自行车产业,台湾企业透过标准化的零组件规格,使全球品牌能够自由搭配不同零件,组装出高品质整车,并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2025台北国际自行车展览会于26日登场,台湾自行车公会25日指出,随着全球自行车市场逐步回温,台湾自行车产业也迎来重启契机。
「E-bike」电动辅助自行车是近年来欧美最流行的新类型自行车,由于兼具休閒健身与交通代步功能的特性,因此获得欧美先进国家政府的大力推广,如今荷兰、德国等许多欧洲先进国家的电辅车销售量甚至已经超越全靠脚踩驱动前进的传统自行车数量。
亚洲最大规模的「2025台北国际自行车展」将于26日盛大登场。台湾自行车公会今(25)日透露喜讯指出,随着全球自行车市场逐步回温,台湾自行车产业已迎来重启契机;值得关注的是,补修零件的出口量已超越整车,反映欧美后市场(aftermarket)逐步回温,成为支撑产业稳健成长的重要动能之一,加上2025年前二个月的出口数据亮眼,已透露市场回春的讯号。
随着越南成为国际投资热点,全球知名大厂及台商皆积极拓展在越南的业务。作为云端应用领域的领导者,数位通国际(以下简称:数位通)看准越南的发展潜力,去年起也将越南视为云端业务拓展的重要市场,近期更获得台湾前五大自行车组装厂之一ASAMA的青睐,提供全方位云的解决方案。
因越南电动自行车(E-bike)与传统自行车自2025年起,出口欧盟的关税将从目前的6%降至零关税,继全球最大的自行车链条供应商桂盟、全球自行车龙头厂巨大集团、自行车代工大厂爱地雅之后,代工厂明系集团也宣布在越南取得逾1万坪的设厂用地,将分二期投资建厂,最高产能规模可达20万台。
自行车大厂美利达(9914)集团第一季每股税后纯益1.39元,稳居类股获利王,加上4月营收成长两位数,14日开盘爆量、股价一飞衝天,最高飙到252元、大涨逾8%,股价创下2022年8月以来高点。
自行车产业迈向復甦有谱,三雄巨大(9921)、美利达(9914)、桂盟(5306)近期营运报佳音,除巨大4月营收微减外,美利达、桂盟均已回到成长轨道,也是自2022年第四季爆发自行车产业库存过高后,首度出现月营收正成长表现,让法人对自行车产业的前景更加乐观。
自行车产业随着库存去化接近尾声,自行车族群月营收已逐步从谷底回升!自行车三雄今(10)日公告4月份营收,其中,美利达(9914)、桂盟(5306)月营收在歷经一年多的年减之后,4月份双双出现年增两位数的佳音;巨大(9921)集团4月营收虽然收黑,但衰减幅度已明显大幅收敛,彷佛已经嗅到春燕回来的味道,为自行车产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台股重启多头走势,资金聚焦「高息、高成长」双主轴,法人建议,市场恐慌情绪降温,短线技术面过热也修正缓解,达方(8163)、美利达(9914)近期持续获得买盘进场,推升股价稳步向上。
受到欧美市场持续去化库存影响,今年第一季台湾自行车业营运低迷,传统自行车出口量年减逾4成、出口值年减逾3成;电动辅助自行车(E-bike)更惨,无论出口量或出口值,均腰斩逾5成。不过法人认为,整车厂、零件厂都已感受到客户库存降低、新车款订单回温,3月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预期下半年起出口量、出口值逐季回温可期。
3月初举办的2024台北国际自行车展中,由主办单位与Anchor Taiwan合作启动的「Bike Venture」计画,有来自8国共10组新创团队展出以数位化及软体服务为核心的创新产品,成为本展一大亮点。
2023年是台湾自行车产业谷底!因欧美市场在新冠疫情的疯狂採购、透支购买力,造成2023年一整年都在去库存。一片惨声中,全球自行车产业最具指标性的「台北国际自行车大展」,3月6日至9日在台北举行,原本外界担忧市况不好、活动只是博个热闹,然而大厂们给出的答案却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