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内阁人选的搜寻结果,共95笔
自民党上周末的总裁选举由支持宽松立场的高市早苗胜出,市场预料她担任首相后将延续「安倍经济学」,重启大规模财政刺激与超宽松货币政策,受此影响,日本股匯市启动「高市交易」(Takaichi trade),日经指数狂涨逾2,000点,一度衝破48,000点大关,日圆兑美元更是贬破150。
川普的政治宣传盟友柯克(Charlie Kirk)10日遭枪杀身亡,川普是柯克一生中经歷的第四位美国总统,他曾帮助川普助选、宣传政治理念,究竟柯克是如何在川普眼中脱颖而出,甚至换来川普讚美?答案隐藏在他与白宫的互动细节里。
45年前从北市府工务局约雇人员一路做起的台北市副市长李四川,对全台公务员人力荒相当有感,特别是工务体系,不仅多数已适逢退休年龄,更缺年轻人,也间接导致内阁人选不够专业,参加院会所见的官员「认不出来是谁」,几乎都非专业公务员出身。
美公布我对等关税为20%,赖清德总统称是「暂时性税率」,只要后续达成协议,可望再调降税率,至于细节则因有保密协定,所以确定最终税率前不得公布,引发外界质疑黑箱。和硕董事长童子贤4日表示,偶尔商业谈判也一样可公开,但谈判过程是否要一五一十公开,自己没有十足研究,且倘若要比20%低,他也好奇被美方要求什么条件。
随着韩国总统李在明8日任命总统室政务、公报、民政3位首席秘书,除了新设的「倾听综合首席秘书」和人工智慧(AI)首席秘书外,其余首席秘书级幕僚人选已基本到位,总统室人事布局正加快推进,但预计内阁人选任命尚需时日。
关于倒阁,蓝军鹰派老将邱毅《谈天论地话纵横》提出,倒阁,一定要考虑六件事,话音落定,朱立伦接着拍板,指「绝大部分党籍立委不赞成倒阁」且无法伤害到赖,暂缓!
关于倒阁,蓝军鹰派老将邱毅《谈天论地话纵横》提出,倒阁,一定要考虑六件事,话音落定,朱立伦接着拍板,指「绝大部分党籍立委不赞成倒阁」且无法伤害到赖,暂缓!
不少人过去几个礼拜总是胆战心惊地等待川普宣布内阁人选,每次皆未使人失望,都是一匹匹令人意想不到的黑马,都是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入阁当官的人。
美国第47任总统川普于2025年1月20日正式就任,上任即展现强势作风,大刀阔斧推动各项政策。就任不到百日,川普已签署近80道行政命令,远超前几任总统同期签署数量,充分展现其施政决心。
澎湃新闻21日报导,美国政府即将换届之际,中美之间也迎来了一波密集的外交互动。
就职典礼后,卢比欧(Marco Rubio)提名为国务卿的程序预计将获得两党压倒性支持,快速通过。参议院预计将在就职日继续完成新任内阁的确认程序。
国泰金(2882)公布2025年1月国民经济信心调查结果,民眾景气展望乐观指数走扬,消费意愿短期同步升温,有67%民眾预期通膨高于2%;在股市方面,国际股市区间震盪,股市乐观情绪及风险偏好短期反弹。
从Ellon Musk和Peter Thiel的押注川普,到孙正义的捧着1,000亿美元押注美国,接着是Amazon的Jeff Bezos带着100万美元前往海湖庄园与川普会面、Meta执行长Mark Zuckerberg、OpenAI 执行长Samuel Altman、Apple执行长Tim Cook等科技巨头,一一与川普会面,尽力展现对川普第二个任期的支持。川普重返白宫成了全球不确定氛围中最不确定的一项因素,「川普恐慌」笼罩着刚来到的2025年。
美国总统拜登周三在其告别演说中提出警告,他表示,美国的寡头政治正在少数科技富豪中形成,权力正危险的集中在这些人手中。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将于20日就任,全世界都在关切其关税政策,经济部长郭智辉8日于立法院经委会指出,对台湾产业来说,影响较大的包括ICT产业与汽车业,这是由于川普怀着80年代美国强盛的印象,因此预期将更着重于汽车产业等。
科技大亨马斯克是世界首富,毫不犹豫地透过庞大的财力畅所欲言,并发挥影响力。他砸下重金,并亲自大力助选,将川普送回白宫后,除了获美国准总统邀请,共掌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持续在美国发挥影响力外,还将触角伸向其他国家,继续他的政治征服之旅。
对币圈而言,今年可说是风生水起的一年,展望2025年,分析师提出6大影响加密货币市场的关键因素。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陆续宣布上任后新政策,加上联准会(Fed)降息步调充满不确定性,导致台股高檔区间震盪。据国泰金20日最新公布的12月国泰经济信心调查(俗称「国泰庶民指标」),看好股市指数已13个月维持正数,12月调查约41%的受访民眾预期,未来半年股市会继续上涨。
国泰金(2882)公布12月国民经济信心调查结果,本月民眾景气展望乐观指数微扬,消费意愿下滑,股市方面,调查期间国际股市及台股持续震盪,股市乐观情绪及风险偏好持续降温。
美国前国安顾问欧布莱恩(Robert O'Brien)12日说,准总统川普了解台湾安全挑战,但也认为台湾很有钱、口袋很深,恐怕不愿继续承担台湾的防御支出。他预料,台未来将大规模採购美制武器系统,以平衡美方贸易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