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内阁总辞的搜寻结果,共81笔
日本21日召开临时国会,石破茂首相提出内阁总辞,眾、参两院推举高市早苗出任104代首相,「自公联合内阁」走入歷史,「自维联合内阁」取而代之。公明党与高市「道不同不相为谋」,自民党顺势招手与公明党不睦的日本维新会共组联合内阁,日本维新会在政治光谱上较自民党更右,与高市的右派立场相近,虽说情投意合,但能否扩大自民党的支持群眾不无疑问。
法国总统马克宏周五(10日)决定,重新任命4天前辞职的总理勒克努回锅为总理。这次罕见的总理再任命,让法国政治的混乱局势进一步加剧。此举激怒了马克宏最凶猛的政治对手,他们誓言将投票推翻新政府。
台湾多山多水,天灾无可避免。灾后最急迫的不是政治口水,而是高效率救灾。赖总统若真要谈「地方首长基本功」,应先把「总统的基本功」做好:中央先自省、救灾统筹到位,而不是换成民进党主席身分绕弯骂花莲县长徐榛蔚。
行政院长卓荣泰要对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成灾追究责任,但就像赖总统曾「代表全国人民」向罹难乡亲致哀,以及后来下令增派国军人力要在中秋节前完成清淤等,都是把中央政府执行灾害防救的法定职责偷换概念成「帮助」地方政府救灾。
行政院长卓荣泰要对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成灾追究责任,但就像赖总统曾「代表全国人民」向罹难乡亲致哀,以及后来下令增派国军人力要在中秋节前完成清淤等,都是把中央政府执行灾害防救的法定职责偷换概念成「帮助」地方政府救灾。
台湾多山多水,天灾无可避免。灾后最急迫的不是政治口水,而是高效率救灾。赖总统若真要谈「地方首长基本功」,应先把「总统的基本功」做好:中央先自省、救灾统筹到位,而不是换成民进党主席身分绕弯骂花莲县长徐榛蔚。
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溃堤酿灾,行政院长卓荣泰9月30日到立院报告称,除全力协助灾区復原,必要的检讨、究责也将展开。但外界仍质疑不断。蓝委王鸿薇直言,当年八掌溪事件游锡堃辞职负责,莫拉克风灾时刘兆玄内阁总辞,卓荣泰内阁到底是多有自信,才能如此稳如泰山无人负责?
花莲光復乡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造成光復乡严重灾情,各地「铲子超人」也热心前往现场协助救灾。对此,核能流言终结者创办人黄士修指出,「铲子超人值得尊敬,不值得鼓励」;黄也认为,此次灾害中央和地方也未能妥善配合,国军也未能第一时间投入救灾,重要的指挥与管制功能便陷入真空状态。贴文曝光,也吸引破5千名网友狂讚同,认为政府救灾失灵,导致人民动员,最后就会成乱象。
全民关注普发现金1万元,玄奘大学教授释昭慧日前号召民眾拒领普发现金1万元,行政院长卓荣泰也下令财政部研议建置普发现金登记网站时,增设「不领取」选项可行性,并表态不会领取1万元现金。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表示,绿营因发放1万政策激起茶壶里的风暴,矛头全指向卓荣泰,并认为卓错失请辞最好的时机,「一切都太迟了」。
大罢免大失败,内阁进行改组,赖清德总统甚至要求立院党团干部改选,剑指民眾党团总召柯建铭。国民党立委许宇甄抨击,社会要的不是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改选,而是内阁总辞,是赖清德政府施政方向严重背离民意,赖清德应该才该负起责任,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
大罢免大失败后,行政院内阁改组,总计有16位阁员调整异动。对此,前立委沈富雄认为,大罢免驱使极度不忍的中间选民出手保全31名蓝委的政治生命,万一执政党的阳谋得逞,其后果难以想像,如今以区区16名不甚起眼,甚至含次长级类阁员的去职做为搪塞以取代应有的内阁总辞,是吃人够够、倒行逆施的狠心政党。
大罢免大失败,民进党内涌现检讨声浪,其中绿委林淑芬、郭国文更将炮口对向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质疑其让民进党成一言堂。政治评论员黄暐瀚认为,老柯好像没有意识到,整个党希望他把总召位置放下来,「要不然民进党没有办法在这一关翻页」。
立法院今(25)日听取行政院「臺美关税谈判之进程、方针、原则及臺湾产业可能遭受之衝击影响评估」专案报告,到底台湾关税多少及未来必须对美投资总额,行政院都仅答覆「全力以赴」,国民党团总召傅昆萁抨击卓内阁失职,「产业都绝望了,你们还在希望儘快谈成协议」,其中台湾被要求投资阿拉斯加天然气,无论是设备或预购天然气,傅昆萁率先提出「希望美国华尔街提供融资」,既然是多国成立的公司,美国政府应该让这家公司在美国IPO 发行公司债,投报率必须高于华尔街所提供的银行利息,才能让台湾经济立于不败之地。
823投票今登场,但内阁已启动改组,目前包括经济部长郭智辉、数发部长黄彦男、教育部次长叶丙成都已请辞,曾被点名的卫福部长邱泰源传出也可能发出「辞职信」;新任经济部长内定为现任行政院秘书长龚明鑫,而行政院秘书长之缺将由总统府副秘书长张惇涵接任;另还传出,教育部长郑英耀、次长张廖万坚获留任,李洋将任首届运动部长。 内阁人事调整预定于下周一定案。
726大罢免大失败后,朝野要求内阁改组呼声不断,台北市长蒋万安昨(18)日更建议,和硕董事长童子贤对产业及能源政策均有深入分析,建议内阁总辞后由童组阁。而针对内阁改组相关话题,民进党前立委林浊水认为,在处理内阁前,执政者须面对「对当前宪政僵局抱持什么见解和态度」、「朝野关系是否要重新界定」等难题,若跳过难题不面对,内阁再怎么变动都没有用。
726大罢免大失败后,朝野要求内阁改组呼声不断。台北市长蒋万安18日表示,和硕董事长童子贤对产业及能源政策均有深入分析,建议内阁总辞后,由童子贤组阁,赖清德总统若愿找童子贤组阁,相信会是台湾社会和朝野重新对话、建立互信的开始。
执政党在726首波大罢免失败后,党内外都涌现内阁改组的声浪,最新传出传至少有3位部长走人;对此,资深媒体人赵少康说,行政院长卓荣泰替代总统赖清德率内阁总辞,为民进党把国家搞得一团乱下台负责,只是刚好而已,不是小幅改组就可以交代过去的。
立陶宛总理帕鲁克斯(Gintautas Paluckas)因涉及多起利益衝突案,要他下台的抗议声浪与日俱增,于7月31日宣布请辞,在任时间仅7个多月,引发国内政治震盪。现任政府预计4日召开内阁会议,通过辞职决议后,内阁正式总辞,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eda)也将启动新总理提名程序。
首波大罢免惨遭完封,在野立委纷纷点名阁揆卓荣泰应率内阁总辞,行政团队改组传闻甚嚣尘上。最新消息更传出,总统赖清德8月上旬出访友邦返国后,将展开首次内阁与府党人事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