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分项指数的搜寻结果,共127笔
RatingDog及标普全球5日联合公布最新数据,10月经季节性调整的中国服务业採购经理指数(PMI)进一步回落至52.6,较上月下跌0.3,连两个月下跌。另外,10月综合PMI降至51.8,自上月的15个月高点52.5回落,创3个月低点。专家表示,服务业PMI的下跌,主要是外部需求放缓影响。
大陆国家统计局10月31日公布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49.0,低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49.6、创下近6个月低点,且为连续第7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具体看到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全部低于临界点50以下。其中生产指数降至49.7,为连续扩张5个月后首次萎缩;新订单指数单月下降1.1个百分点至48.8。
大陆制造业景气持续回落,大陆国家统计局31日公布,10月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49,较9月下跌0.8个百分点,连续七个月处收缩区间,且低于市场预期的49.6。分析认为,大陆第四季经济开局不利,降幅过大恐引发担忧。
大陆国家统计局10月31日公布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49.0,不及路透调查预估中值49.6、创下近6个月低点,且为连续第7个月处于收缩区间。
中国大陆物流与採购联合会10日公布9月中国仓储指数。9月中国仓储指数为49.6%,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指数环比小幅回升。随着天气影响因素减退及传统旺季到来,新订单指数重回扩张区间,显示仓储业务活动有所回升。
大陆统计局30日公布9月份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在迎接产销旺季、生产活动明显回升带动下,数据优于上月及市场预期,但仍是连续6个月处于景气分水岭下方,是2019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萎缩。
总经与市场分析:回顾美国最新经济数据,8月ISM制造业PMI为48.7,低于市场预期的49,但高于前值的48,在重要分项指数方面,新订单指数上升至51.4、生产指数由51.4下降至47.8、就业指数上升至43.8、供应商交货指数上升至51.3、库存指数由上升至49.4。
周三最新发布的调查显示,日本8月服务业增长力道较7月仅略为放缓,儘管企业开始减员,为近两年来首见,但国内需求仍然强劲。
最新调查显示,由于川普提高关税衝击海外需求,南韩8月制造业活动连续第七个月陷入萎缩。
大陆央视报导,中国大陆物流与採购联合会公布7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在促消费政策的支持下,电商物流持续活跃,指数再创年内新高。7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2.0点,比上月回升0.2点,再创年内新高。
川普日前预告将对进口半导体产品课徵新一轮关税,若川普政策方向确立,并对台祭出高额关税,恐引发国际资金提前撤出,减码对美出口比重较高、尚未赴美设厂的企业。短线而言,半导体族群的系统性风险提升,投资人应保持高度警觉,并密切关注8月中旬后美方政策细节与立法进度。
大陆海关总署将在8月7日公布7月份外贸成绩单。部分机构认为,当月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额年增率,有望上行0.8个百分点至8%,但从先行指标7月份制造业PMI看,分项指数中新出口订单出现下滑,当月出口恐不容乐观。
美国关税2.0影响持续发酵,再加上内部需求疲软,拖累大陆7月标普全球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原财新中国指数)降至49.5,低于6月份的50.4。其中,新增出口订单量连续四个月萎缩,且7月收缩速度较6月加快。稍早前大陆官方公布的7月制造业PMI指数下跌0.4个百分点至49.3。
大陆7月31日公布7月份官方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3,连续四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且逊于市场预期。大陆统计局表示,是因传统旺季加上天灾影响,但有分析认为,7月出口的下滑迹象,显示订单减少影响制造业景气。
在「五一」、端午假期效应消退下,财新中国3日公布的6月份大陆服务业PMI扩张速度放缓,较5月下降0.5个百分点至50.6,创去年10月以来最低,但已连续30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金融数据供应商标普全球(S&P Global)1日公布美国与欧元区6月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美国维持扩张步伐,创下2022年5月以来最高纪录。但同日公布的ISM数据显示,因订单和就业萎缩加剧,美国6月ISM制造业连续四个月萎缩,美国制造业低迷的局面持续。
中美关税战5月降温后推动大陆制造业活动回温。以中小企业为调查样本的财新中国1日公布6月份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重回50以上扩张区间,并较5月份大幅回升2.1个百分点至50.4。分析人士表示,虽然6月制造业PMI有所回暖,但在出口前景仍不明朗情况下,全年制造业走势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