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动物化石的搜寻结果,共22笔
近期连日豪雨为台南带来灾情,被誉为台湾地质演化「活教材」的左镇知名化石採集地菜寮溪,在豪雨过后,因洪水侵蚀与泥砂堆积,重塑溪流部分地形,局部区域与原貌落差超过3公尺,左镇化石园区警告,新堆积淤泥含水量高且松软,极易陷入其中无法脱困,暑假正值化石採集旺季,呼吁化石爱好者切勿单独行动,也不要深入陌生地段,以免发生危险。
总统赖清德近日展开「团结国家十讲」,但其间却因提到「猛犸象」、「杂质」,指控前总统马英九自称「区长」,而引起外界讨论与批评。对此,前立委沈富雄吐槽,赖清德第一讲的说法,自己早在50年前就在台湾提过,他讽刺,赖可说是50年来没进步、是「台独憨孙」。
赖清德总统强调台湾是一个国家,称呼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台湾都可以。他从宪政面解释台湾拥有主权的完整,并从台湾的生态、人种与文化渊源和大陆不同,从日据时代就开始对抗入侵者,「证明」台湾是一个与中国无关的独立体。
赖清德总统强调台湾是一个国家,称呼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台湾都可以。他从宪政面解释台湾拥有主权的完整,并从台湾的生态、人种与文化渊源和大陆不同,从日据时代就开始对抗入侵者,「证明」台湾是一个与中国无关的独立体。
长达7公尺、台湾特有种「台湾丰玉姬鱷」化石与等身骨架首度曝光!61年前在台南左镇菜寮溪出土的6件化石相隔一甲子「回娘家」,在出土地左镇化石园区亮相,台湾大学生命科学系副教授蔡政修强调,这是台湾目前所知最大型爬虫类,尤其菜寮溪陆续出土早坂犀、猛犸象、鱷鱼等动物化石,建构远古完整生态系。
总统赖清德22日举行「团结国家十讲」首场演说,期间他提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有独立生态系,如曾出土猛犸象、金丝猴等动物化石,以及发现左镇人的头骨。对此,网红「馆长」陈之汉批评,赖清德提长毛象是为「借壳上市」,他并要求赖不要再称大陆为「中国」,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赖清德22日举行「团结国家十讲」首场演说,提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有独立生态系,如曾出土猛犸象、金丝猴等动物化石,以及发现左镇人的头骨。名嘴歷史哥李易修直呼,赖清德提出的台独论述,就是所谓台派四大谬论,乱讲一通,根本是以前台派不碰的死亡陷阱,可见台独已经末路了!
总统赖清德昨(22)日举行「团结国家十讲」首场演说,期间他提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有独立生态系,如曾出土猛犸象、金丝猴等动物化石,以及发现左镇人的头骨。此话让资深媒体人谢寒冰吐槽,硬要提台湾40万年前有动物,根本就是在告诉大家当时台湾不是岛,与大陆完全相连,赖清德提这件事是要主张统一?
国际级化石「潘氏澎湖鱷」回归,沉寂10年的澎湖化石馆,全新规划常设展「澎湖水道传奇」,让这只目前台湾所发现最完整的大型古脊椎动物化石原件展出,26日上午再风光开幕。
澎湖群岛拥有悠久的开发歷史,自古以来便是东亚海洋贸易的重要枢纽,拥有深厚的歷史与文化底蕴。2006年在西屿乡内埯村发现的潘氏澎湖鱷化石全长约4.6公尺,经过台中科博馆的研究,是台湾目前已知最古老且完整的脊椎动物化石之一。且可追溯至1500万至1700万年前的中新世中期,与澎湖水道动物群的化石相比,属于截然不同的时空背景,是货真价实的「远古鱷王」!
2006年在澎湖西屿乡内埯村发现的潘氏澎湖鱷化石,经澎湖县政府重新规画化石馆空间后,将成为镇馆之宝,12日县长陈光復视察筹备进度后,力求在5月花火节前及配合故宫展同期开展。届时,乡亲与游客将可一睹这台湾发现最古老、最巨大的古脊椎动物化石风采。
极目新闻26日报导,世界考古界的关注焦点「郧县人头骨化石」,首次以「真面目」进入全球观眾视野。
2024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于12月6日至8日在遗址所在地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举行,来自中外古人类学研究及相关领域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他们对华龙洞遗址实地考察和深入研讨后认为,约30万年前的华龙洞人是东亚地区向智人(现代人)演化的最早古人类。
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0月23日签署框架协定,展开古生物、古人类及旧石器遗址的科研、样本整理鉴定、培训、交流等合作。协议下的首个合作项目是研究于赤洲发现的恐龙化石,这也是首次在香港发现恐龙化石,已初步证实是白垩纪时期(约1亿4500万年前至6600万年前)巨型恐龙的一部分,推断有可能是蜥脚类恐龙或鸟臀类恐龙。
澳洲近日出土了一件寒武纪化石,比先前纪录早上了1500万年,帮助科学家更暸解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动物──蜕皮动物总门(Ecdysozoa),包含节肢动物及线虫类的演化起源。这项研究由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古生态学家卓瑟(Mary Droser)和她儿子修斯(Ian Hughes)主持,研究成果近日已发表于《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期刊上。
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3日签署框架协定,展开古生物、古人类及旧石器遗址的科学研究、样本整理和鉴定、培训、交流等多方面合作。双方在协议下的首个合作专案是研究于赤洲发现的恐龙化石,这也是首次在香港发现恐龙化石。
为响应10月4日的「世界动物日」,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馆推出「台湾史前动物特展」,以120件珍贵展品带领观眾深入探索台湾数万年的生态变迁,更以「史前工艺师-贝壳项炼」DIY活动,唤起大眾对生态保护的重视。
土耳其官媒周一(8日)报导指出,全球9成琥珀矿藏位于俄罗斯,其中又有大量矿藏集中在该国飞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中国大陆为俄琥珀最大买家,其他亚洲、中东国家也是进口国。新冠疫情前,俄国与土耳其合作一度停摆,现在正积极重新展开合作。
因应春节假期,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馆规画「龙来十三斗闹热」系列活动,加上热门的「史前动物特展」、神秘的「考古探秘-海洋.陆地.虚拟.展示」,以及5G虚拟实境,让参访民眾到博物馆感受丛林探险氛围以及水下世界。
大陆考古团队在湖北一处旧石器时代遗迹出土大量动物化石,除了常见的牛、马、鹿等动物,还有许多珍奇异兽,像是剑齿象、剑齿虎、貘等,而且这些动物化石大多只有头骨、脊椎等部位,化石堆中还有用来狩猎、切割的石制品,因此推测这些动物就是当时人类的食物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