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周梦蝶的搜寻结果,共17笔
相信多数人一生中都读过小说,但「爱读小说」这件事,却是生命中特定时期的深情选择。或许是在青春期,或许在中年的迷惘时刻,或许是在一段静谧而空旷的日子里,小说所提供的,不只是娱乐,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陪伴与自我凝视。
西方马首vs.东方龙头
光华大亮点:背井渡海以水为奶
我是张大春,我年纪已经不小了。但是我习惯站着演讲,因为我所崇拜的前辈们都是站着讲话的。所以我也希望能自己能站着讲,讲到100岁。
台湾1950至1970年代的作家,尤其是女作家,大多会在家里宴客。饭后喝茶聊天,交换创作、养儿育女心得,兴致好的甚至来上四圈麻将。我无缘见识「林海音家客厅」聚集海内外、各族群作家学者的风华年代。1984年12月我进入《文讯》,已经是纯文学出版社的后期,那时林海音先生已很少在家宴客,多选在逸仙路附近的法国餐厅,用完餐再到她家客厅喝茶聊天。
当我跟我的女儿陈颐表示希望其能更关注于外省文化议题时,记得她曾经问我说:「我只知道有客家文化,不知道有外省文化,我在生活中根本看不见这种文化,到底什么是外省文化?」显见当前外省文化(尤其是眷村文化)已经严重流失了。
周大观文教基金会4月30日于华梵大学颁发2024年全球热爱生命奖章给台湾拍摄蝴蝶种类纪录保持人「蝴蝶先生」蔡百峻,与就读华梵大学硕士在职专班的「蝴蝶夫人」萧丽娜,肯定2人对撒播台湾蝴蝶美善、推广全球生态艺术的卓越贡献。
我初次见到罗青先生,是在上海的一位朋友家,人家告诉我,说今晚嘉宾是一位来自台湾的画家、诗人,在台湾教大学,学问非常好。
当经济人碰上艺术,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创作?土地银行邀请艺术家庄文章参展,于4月10日起假总行馆前艺文走廊举行「后现代寥哉-以若书法水墨创作展」每周一至周五9~17时(全程免费参观,例假日不开放),并于4月30日12时卸展,邀请民眾蒞临观赏。
台中国家歌剧院今年「 NTT Arts NOVA」系列将安排13出国内外节目演出,有首度来台的英国电音大师Max Cooper及比利时静物剧团,还有云门舞集《毛月亮》再度回归。此外,日本作曲大师坂本龙一遗作《TIME》,即将独家为NOVA系列开幕演出。歌剧院艺术总监邱瑗23日透过现场对谈及艺术家录影说明分享创作理念。
1. 彷佛他拿着手持摄影机
谋代志时,莲仔会骑着机车,返回其记忆中的老家採摘田中的瓜果。那是其从小生长的地方,曾耕植着各种空花梦想、民俗禁忌、乡野传说,然而老屋在多年之前便已拆除,留下的旧地,一部分由五舅种植易活易长的农作──番薯、花生、丝瓜──大块区域则沦为待垦的荒田。自莲仔三十年前患病后,对于日常琐事的记忆力便逐年降低,近几年亦有多次迷路的纪录。出门不喜带手机,常要待其傍晚归返才知道是日又去了哪里。为了掌握行踪,我刻意在她出门前先询问去处,这才逐日摸清她日常晃游的地图——佳里镇的番仔寮、海佃路的五舅家、安平老街、府城旧书册、图书馆以及大湾市场。
作家崎云(本名吴俊霖)以〈莲仔〉一文获得第44届时报文学奖散文组首奖,书写他和思觉失调母亲相处的过程,近期也出版散文集《梦中通讯》(宝瓶文化出版),获奖作品收录其中。他表示,在高中时便离家读书,很早就开始透过写作梳理对生命的困惑,以及和周遭人的关系,他认为写作是一种疗伤,藉此更认识自己。
有些音乐藏在戏曲里,一音勾魂;有些音乐隐身戏剧某些段落,却比剧情更令人印象深刻。音乐在各种戏剧中,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更与剧情的延续跟角色的发展有关。臺北市立国乐团将于12月16日(六)19:30在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厅推出「戏」音乐会,由首席指挥张宇安领军北市国,携手2位优秀独奏家黄立腾与黄士晏,一起随着作曲家的脚步,探访戏之乐音,以国乐带领观眾重温感动。
今年时报文学奖散文组得奖作品,四篇有三篇是以大脑病变为题材,首奖得主吴俊霖以〈莲仔〉一文,书写他和思觉失调母亲相处的过程,他表示,「母亲在发病前曾告诉我文字可以抵御一切的消失,也会把报章杂志的佳句剪下来贴在一本小册子里,我想这是我创作的开头。」
东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