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国立宜兰大学的搜寻结果,共119笔
宜兰县农会全新打造全县最大的在地当季、有机与友善农渔畜产品销售平台「鲜飨宜兰农舖」,今(3)日正式开幕。这座以推广永续农业为核心的新型农舖,有别于一般生鲜超市,不以营利为目的,仅收录符合在地或优质标准的农渔产品,并以当季食材为主,现场生鲜系列商品全面9折,买气热络。
国立宜兰大学成立于1926年,至今已走过近一世纪。自日治时期的「臺北州立宜兰农林学校」起步,经过数度改制与蜕变,发展成为农业、工程、资讯、生物资源与人文管理等兼具的多元学门综合型大学。宜大长期关注农业创新、环境永续及地方连结,积极投入生物多样性保育、海草復育及智慧农业研究,并与在地产业建立紧密合作,成为推动东部永续发展的重要推手;近年来,更荣获国际永续奖项的肯定,彰显「绿色大学」的典范角色。
我长年一直很疑惑:为什么台湾原住民长期在各级选举中都是大幅支持国民党(或泛蓝阵营),其投票支持率常见超过6成(如立委)甚至更高(尤其是乡长),这种现象不因民进党已经长期执政而有丝毫变化。
宜兰县在海洋保育工作再传佳绩!今年小燕鸥繁殖成功率高达八成,巢数达791巢,创下近十年新高,因长期投入海洋野生动物及生态保育的努力,也让宜兰从全台19县市中脱颖而出,荣获海洋保育署颁发「113年度海洋野生动物及生态保育计画」考核成效绩优奖。
为响应行政院「AI新十大建设」政策,国立宜兰大学、东华大学、台东大学结合法人与协会,共同成立「AI东部产学研大联盟」,22日正式启动,将以「AI花园」为核心理念,聚焦农业、观光、照护与文创等东部特色产业。数位产业署长林俊秀表示,期盼联盟未来能打造智慧城市的AI服务平台与数位创新验证基地。
安捷航空宣布,将凭藉多年飞航训练经验与完整航校资源,正式投入中大型无人机飞手培训。有鑑于目前台湾在25公斤以上无人机操作人才的训练与认证,尚缺乏完整标准,安捷希望藉由专业能量填补此一缺口。
生活在台湾的人,很自然都会跟人说「我是台湾人」。但是何谓「台湾人」?这不能被视作「不证自明」的名词,因为魔鬼就藏在细节中。首先,「地理上的台湾人」是指居住在台湾本岛的人,但,生活在中华民国治权范围内,拥有中华民国国籍的人,全都是台湾人吗?这意谓着「法律上的台湾人」,是否包括生活在澎湖群岛或其他离岛的人?如果说福建省金门县与连江县两地区在内的居民同样是台湾人,当你到这两县去问生活在当地的居民,他们隔着海就能看见大陆的高楼大厦,却看不见台湾,这些居民并不会轻易就认同自己是「台湾人」。
翩翩飞舞的「梦幻之蝶」台湾宽尾凤蝶,因栖地减少与寄主植物稀少,成为濒危物种。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将于9月13日上午9时在国立师范大学公馆校区理学大楼E102举办「2025台湾宽尾凤蝶保育讲座」,邀请专家分享多年研究故事,让民眾认识国宝蝶生态与保育行动的重要性。
民族、种族与族群是三种概念,虽然本来都是外来名词,但在中文语境中已经有精确的差异,从事社会科学本土化研究的华人学者自然会知道这些概念各自的意思与用法。「民族」是政治构筑的认同;「种族」是血缘构筑的认同;「族群」是文化构筑的认同。民族是国家将种族或族群给体制化,容纳数量不等的种族或族群于同一个民族内,藉此对内凝聚与对外伸张;族群的血缘不见得相同,而是相同文化脉络者来到相同空间生活,共同有意识组成群体来维护自身权益。
蒋中正在台湾社会获得的评价,自解除戒严后30年来一直偏向负面,这种负面评价的心理因素,其实与世人对中华民国存在于台湾的评价相始终。民国38年(1949),烽火未平且海峡浪急,蒋中正带领120万名将士、官员、学者与眷属,在战云密布的环境中,把中央政府从大陆灵根转植于台湾。从国共内战的角度来说,或许会称作「撤退」,但从民国续命的角度来看,蒋中正不选择离开国土流亡于异域,却依然「绝不认输」,想替中国展开不同样貌的政治路线,这是个艰难而决绝的承担,使得「中华民国」4字从此在台湾深根,并在往后的数十年间,塑造出台湾社会特有的政治格局、经济环境、教育版图与文化命格。因此,如果我们站在中华民国史观的角度,从中国歷史长河的眼光来观察蒋中正来台后的治绩,将会如何评价蒋中正对台湾社会做出的贡献呢?
今年宜兰童玩节举办到8月17日,前往冬山河亲水公园园区的民眾以自行开车者居多。宜兰县审计室总决算审核报告指出,去年游客搭乘大眾运输工具前往园区仅约1成,也没提供从园区回台北的直达车。文化局回应,已加开园区到罗东转运站的班次,提供游客多元运具的选择。
今年宜兰童玩节将举办到8月17日,要前往冬山河亲水公园园区以自行开车者居多,宜兰县审计室总决算审核报告指出,去年游客搭乘大眾运输工具前往园区仅约1成,也没提供从园区回台北的直达车,文化局回应,回程直达车搭乘人数少,对客运业者欠缺诱因,但已加开到罗东转运站的班次,提供游客多元运具的选择。
对于生活在台湾的外省族群来说,回应你生命外的人,到底什么是「故乡」或「家乡」,这是常充满心理挣扎的难题。因为外省人的成长记忆与相应的生命特质就充满着「两岸性」,我们遥望着故乡,常觉得有家归不得;想念着家乡,却同样觉得有家归不得,因我们始终生活在台湾,并没有更合适的因缘回到大陆的故乡生活,但过去的眷村已经被拆除,更不再有家乡,难道我们是「无根的存在」?
当前台湾社会正面临严重的文化危机,国人喜欢拿手机看资讯,却普遍束书不观,对事情不求甚解,却因自媒体的便利而习惯于大放厥词,做激情的表态,使得民国三十八年(1949)有大量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先贤曾经来到台湾,无不心怀学术救国的愿望,响应中华文化復兴运动的浪潮来深耕中华思想,于今却面临着断港绝潢的现象。
当台北市前副市长彭振声被卷入柯文哲前市长有关的京华城容积率弊案,不仅被羁押求供,出来后交保候传并限制住居,再出席侦查庭来确认自己的供词,却接到妻子因不能接受自己平白被冤枉,替先生准备完早餐,忧郁至极,从台北回高雄跳楼轻生死亡,彭振声不禁在法庭上悲从中来,撕心裂肺哭喊:「我不想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怎么会生在这种国家?」其控诉自己被无端牵连,并指控检察官强行逼迫自己承认犯行:「你们的良心在哪里?检察官要我的命!」彭振声并表示自己当初认罪是想交保让妻子安心:「现在她不在了,我也没顾虑了。」
国立宜兰大学今天 (7日)下午惊传实验室火警。下午1时许,校内一间位于6楼的化学实验室突然冒出大量白烟,整间教室瞬间烟雾瀰漫,学生惊慌衝出教室,场面一度混乱。消防局获报后立即出动员山、壮围、宜兰及广兴等分队前往现场抢救,所幸初步确认无人受困,现场人员已紧急疏散。
由《工商时报》与开拓环境保护基金会主办,臺北市政府青年局协办的第二届「企业永续 ESG 校园徵影」活动,歷时数月、横跨北中南东,巡迴全台30所大专校院,举办共43场实体与线上说明会,号召青年学子以短影音创意诠释ESG(环境、社会、治理)议题,激发校园永续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