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国防情报局的搜寻结果,共84笔
俄军持续包围乌克兰东部城市波克罗夫斯克(Pokrovsk,俄称红军城),乌克兰反攻行动未见成效,局势迅速恶化。德国媒体称乌军高层对是否撤退仍举棋不定,并且批评称,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覆辙,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已蒙受严重损失,若能及早撤退,本可避免如此惨重代价。
路透社1日报导,俄军击退了一次乌克兰特种部队搭乘黑鹰直升机机降至前线城市波克罗夫斯克(Pokrovsk,俄译红军城)的驰援行动,惟直升机上11名乌特战人员全数阵亡。俄乌双方消息来源今天稍早指出,单位所属为乌克兰国防情报局(GUR)特种部队,下机后随即遭到FPV无人机杀害,连俄方军闻媒体都震惊「怎么这样用兵」。
川普近日结束三国亚洲之行,其所到之处的菜单成为外交舞台上的另一场表演。各国厨师在展示本地美食的同时,也竭力迎合这位「美国优先」总统的独特口味:从首尔午餐中的牛肉饼配番茄酱、千岛酱沙拉,到吉隆坡的美国安格斯牛肉三明治,再到东京用美国产米替代日本本地米的便餐,无不体现出外交上的「烹饪体操」。韩国总统李在明办公室称,两人共进的午餐是「融合韩国料理」,既展示地方特色,又符合川普的喜好。菜单包括以美国牛肉为主的炖排骨、泡菜与地方根菜、牛肉饼配番茄酱,以及金色装饰的布朗尼甜点。白宫则将搭配韩式海鲜的千岛酱称为「致敬川普纽约根源」的巧思。整场用餐还配以来自埃里克·川普酒庄的葡萄酒。韩国厨师形容准备这顿国宴是种平衡艺术,而餐饮专家指出,菜单虽显外交用心,却略显保守,错失展示韩国料理全球魅力的机会。
丹麦国防情报局(DDIS)在最新威胁评估报告指出,儘管俄罗斯未有发动战争的迹象,但正透过各种挑衅举动,加剧对北约国家的混合战威胁;报告并表示,丹麦舰艇与直升机多次在丹尼斯海峡(Danish straits),遭到俄军雷达锁定,甚至将武器指向丹麦舰艇。
澳洲广播公司(ABC)29日引述看到的一份美国机密军情报告指出,中国迅速扩建商用渡轮船队,以建构侵台能力。报导提到,中国商用渡轮的生产规模,已引起五角大厦警觉。专家对此分析,这些渡轮已被纳入解放军的训练,展现大陆军民融合战略已取得显着进展。
乌克兰国防情报局(GUR)发布战果影片,无人机闯入俄罗斯占领的克里米亚半岛,摧毁辛菲罗波尔空军基地(Simferopol airbase)的两架俄罗斯直升机,另袭击了一艘拖船。
中方9月3日即将为抗战胜利80周年举行盛大阅兵,除了各式新战机与新军备外,料将正式展示4款专为击沉敌舰设计的新型飞弹,而这是北京致力挑战美国海军主导地位努力的一部分。
军闻网站「The War Zone」14日报导,美国国防情报局(DIA)证实,俄罗斯不断改良弹道飞弹性能,已对西方国家援助乌克兰的「爱国者」防空系统造成巨大挑战,凸显持续巩固对乌支持的重要性。
8月7日,乌克兰军队在一次精确打击中,摧毁了俄罗斯最稀有、最先进的防空雷达之一:与S-500防空飞弹相连的98L6「叶尼塞」雷达(Yenisei Radar)。这对俄罗斯来说绝对是个奇耻大辱,对乌克兰则是士气大振。此事件发生在俄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会晤的前几天,或许能够改变谈判气氛与战略影响。
北约秘书长吕特(Mark Rutte)今年多次感嘆,俄罗斯的经济规模不过就比利时加上荷兰而已,俄国军工产能却超越北约全部32国总和4倍。作为类比,俄罗斯全国经济规模与中国广东省的名目GDP十分相近,就连人口数量也很类似。那么,为何这样一个经济体量与中国大陆一省相当的国家,却能在乌克兰战争中,与其背后拥有近10亿人口的北约抗衡而不倒?
乌克兰官员2日指出,情报显示北韩拟额外派遣3万名士兵前往乌俄战争前线,协助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人数是去年的3倍之多,可能数个月内就会抵达俄国。
乌克兰情报机构表示,北韩预计将再向俄罗斯增派约2万5千至3万名士兵。随着北韩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日益加深,乌克兰正加强警惕。
五角大厦收集的情资显示,美军6月打击伊朗核设施,使德黑兰的核计画倒退了约1—2年。
路透1日引述2名美国官员指出,6月以色列与伊朗爆发「12日战争」期间,伊朗军方曾在波斯湾的船只上装载水雷,加剧华府担忧伊朗曾一度准备封锁作为航运要道的荷姆兹海峡(Strait of Hormuz)。目前仍不清楚这些水雷是否已卸载。
美国日前出动B-2轰炸机空袭伊朗福尔多核浓缩设施,虽然川普政府声称重创德黑兰核计画,但最新卫星影像显示,该设施仍有明显人员与机具作业,显示伊朗正积极进行修復。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也指出,美军攻击虽造成干扰,却未能摧毁核心设施,伊朗有能力在短期内恢復铀浓缩,与先前川普声称「彻底摧毁」伊朗核能力的说法明显不符。
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署长葛罗西(Rafael Grossi)表示,儘管伊朗多处核设施因美国和以色列的攻击产生损坏,但该国仍可能在几个月内恢復生产浓缩铀,与美国总统川普声称的计画进度倒退数十年互相矛盾
美国近期轰炸伊朗核设施,虽摧毁部分目标,但军方与情报高层坦言,大量浓缩铀可能仍深藏于地底,美军炸弹无法触及,外界质疑核威胁是否真正解除。对此,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Gen. Dan Caine)表示,未对伊斯法罕投掷钻地弹,是因该设施埋藏太深,钻地弹恐难奏效。
儘管美国总统川普曾承诺当个「和平缔造者」,并以美国优先为口号重返白宫,但他上任不到半年便开口想要格陵兰岛,或对伊朗展开空袭,让人质疑其反战立场是否言行不一。根据多名外交与国防官员分析,这一转折并非出于个人背叛,而是深陷于美国全球军事布局的结构性困境。
伊朗最高领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周四在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后的首次公开谈话中坚称,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毫无重大成效」,并说德黑兰对卡达美国空军基地的报復行动造成「沉重打击」。然而,美国总统川普仍坚称,伊朗的核计画已被「彻底摧毁」。而他需要世人相信这说法,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雷克里夫25日表示,各方情资显示,伊朗核计画已遭美军空袭重创,重建至少需耗时数年;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也支持此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