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地段率的搜寻结果,共20笔
台南市从去年7月1日起实施房屋税2.0新制,今年5月首度开徵后,税额较去年大增8.2亿元,增幅高达12.5%。市议员蔡育辉认为,新制对市民财产权的保障影响甚鉅,提案要求调降非自住其他住家用房屋税率,获34名不分党派议员连署。市府财税局长李建贤回应说,将于法规委员会审议时,进一步与议员们沟通说明。
台南市政府财政税务局表示,2025年不动产评价委员会已于2025年4月底召开,决议各类构造房屋标准单价较108年标准单价表(2016年7月以后房屋适用)实际平均调幅为21%,这次调升适用2025年7月1日以后取得使用执照的新建房屋,既有房屋不受影响。此外,考量人口高龄化及建筑型态转变为大楼,电梯已属生活必需设备,配合此次标准单价调整,适用新标准单价之房屋装设电梯不再额外加价课徵房屋税。
攸关房屋税税基的房屋标准单价,今年13县市要重新评定,据了解,今年标准单价后段班的县市急起直追。尤其六都唯一要调整的台南市备受瞩目,从红区跳升到绿区,标准单价调幅为21%,影响1.6万户。业者以50坪透天厝为例,如是2025年7月以后取得的自住新屋,较旧单价计算的房屋税,贵约2400元,房屋税达万元左右。
针对内政部最新资料指出,2024年第2季全台待售新成屋达10.3万户,其中基隆市屋龄5年内新成屋空屋率高达35.3%,居全国之冠,引发外界对「囤房炒作」的疑虑。对此,基隆市长谢国梁表示,面对空屋与房价问题,市府早已积极应对,并强调各项抑制炒作与活化房屋政策均已部署上路。
前行政院院长、现任新世代金融基金会董事长陈冲指出,五月纳税天,首先登场的房屋税,因各地开出的税单异常,数以万计,引发极大风波,已然造成各阶层的民怨。
不少民眾今年收到114年期房屋税单,明明房屋没有增改建、使用情形也没有变更,适用税率及课税月数都和去年都相同,今年税额却较去年增加,让民眾质疑是不是「系统出问题」、「算错了」。对此,桃园市政府地方税务局释疑,可能是受到地段率调整的影响。
不少民眾今年收到114年期房屋税单,明明房屋没有增改建、使用情形也没有变更,适用税率及课税月数都和去年都相同,今年税额却较去年增加,让民眾质疑是不是「系统出问题」、「算错了」。对此,桃园市政府地方税务局释疑,可能是受到地段率调整的影响。
民眾要申报房屋税,建商余屋也有房屋税的问题。依财政部的囤房税2.0设计,民眾囤房是按持有房屋数量决定税率,建商待销售房屋则是依持有时间区别囤房税率,手中未出售余屋愈久没卖出去,被课的税就会愈重。
囤房税2.0在2024年7月开始实施,今年5月首度开徵。财政部统计22县市单一自住房屋现值「一定金额」以下,适用优惠税率1%,也让各县市的「金字塔顶端」房屋现值曝光,其中台北市现值284.2万元最高、宜兰县249.7万元居次、新北市第3,现值为235.1万元。
囤房税2.0今年5月开徵,近期全台22县市已陆续公告房屋税版的「豪宅」标准,其中以台北市房屋公告现值284.2万元最高,新北市和高雄市也都破200万元,分别为235.05万元和217.98万元。
囤房税2.0今年5月开徵,近期全台22县市已陆续公告房屋税版的「豪宅」标准,其中以台北市房屋公告现值284.2万元最高,新北市和高雄市也都破200万元,分别为235.05万元和217.98万元。
囤房税2.0在2024年7月开始实施,今年5月首度开徵。财政部统计22县市单一自住房屋现值「一定金额」以下,适用优惠税率1%,也让各县市的「金字塔顶端」房屋现值曝光,其中台北市现值284.2万元最高、宜兰县249.7万元居次、新北市第3,现值为235.1万元。
基隆市税务局在2023年、2024年连续荣获「纳税者权利保护」、「房屋税税基努力度」及「清理欠税」等多项评比佳绩,8月2日获财政部长庄翠雪亲自颁发奖牌。27日也将奖牌献予基隆市长谢国梁,将荣耀献予市府。
房屋税2.0新制7月起上路,自住用房屋增订本人、配偶或直系亲属办竣户籍登记的要件,符合该要件才能适用自住用税率1.2%。
房屋税2.0新制7月起上路,自住用房屋增订本人、配偶或直系亲属办竣户籍登记的要件,符合该要件才能适用自住用税率1.2%。
有民眾新购入大楼公寓式住宅,面积比原有住处透天厝小,市价也比较低,但房屋税比透天厝贵许多。对此,屏东县政府财税局表示,房屋税并非按市场买卖价格课税,而是以房屋现值乘以实际使用情形所适用之税率计算,房屋现值的评定又以房屋耐用年限折旧率、房屋标准单价、面积及地段率为计算依据,房屋标准单价也会因房屋构造别、用途别、总楼层数不同而有所高低。大楼房屋总楼层数较高,基于安全考量,其建筑结构及建材品质也相对提高,标准单价亦随之增加。
立法院于19日三读通过「房屋税差别税率2.0方案」,囤房税率将从1.5%至3.6%调整至2%至4.8%。专家认为,建商、囤房大户面对余屋课税问题影响较大,会选择加速出售、出租房地产,恐抑制房价上扬,为房地产增添不确定因素。
立法院于19日三读通过「房屋税差别税率2.0方案」,囤房税率将从1.5%至3.6%调整至2%至4.8%。专家认为,建商、囤房大户面对余屋课税问题影响较大,会选择加速出售、出租房地产,恐抑制房价上扬,为房地产增添不确定因素。
台北市2023年不动产评价委员会考量松山机场噪音防制区周遭居民受噪音影响,依议员提案并经议会备查,对于第3级噪音防制区的房屋税地段率调降1级,自2023年7月1日起实施,加计原已调降之路段,影响路段共计60条,受惠户数约2.8万户,将影响2024年5月开徵的房屋税。
居住正义成选战关键密码,政府再端打炒房利器。依最新曝光的囤房税2.0课徵参考基准,建商余屋将依「持有期间」分五级课徵,持有一年以内採最低税率2%,持有五年以上则适用最高的4.8%,「卖愈久、税愈重」。据悉,政策寓意为建商若久卖未果,就应该「降价求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