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地质系的搜寻结果,共38笔
花莲县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创下游光復乡、凤林镇近800公顷良田,农业部长陈骏季12日表示,农业部已研拟3项处理方案,包括清除土砂恢復原状、清除部分土砂原地籍房舍重建、原地农地重画,强调会与专家、学者及农友充分沟通寻求共识。
花莲县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酿灾,灾区仍在抢救復原,由于中央灾害应变中心前进协调所总协调官季连成日前示警如果发生5弱地震会难以掌握,8日花莲吉安乡发生规模5级地震,虽未达堰塞湖红色警戒疏散标准,但县府消防局误发简讯,要光復乡居民「立即启动疏散避难措施」,由于923洪患阴影犹在,灾民当下吓得脑筋一片空白,事后县府致歉,灾民虚惊一场。
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至今迈入第16天,堰塞湖整体仍属稳定,但今(8)日上午接连传出2次芮氏规模5的地震,外界也担忧堰塞湖恐再有灾情发生,对此学者认为,规模虽有5,但花莲光復当地震度仅3、4级,通常要达5强、6弱才会导致山区「有些微影响」,且堰塞湖周边残坡土石不多,遂评估未来不容易再有大型崩塌风险。
受到强烈颱风「桦加沙」挟带的惊人豪雨影响,位于花莲县境内的马太鞍溪上游地带,其因土石堆积形成的堰塞湖,已于23日下午2点50分左右发生了极为严重的溢流现象。这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对光復乡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害。近日,有热心网友(江千月)在脸书社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令人震惊的影片,影片清晰地记录了堰塞湖溢流后,情况急转直下,最终演变成溃堤的整个过程。儘管画面中呈现的仅仅是小河的上游区域,但从溃堤处宣泄而出的水量却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加,其流量之大、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可以想像,当时身处光復乡的居民,在如此迅猛的洪水面前,想要及时逃生,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花莲光復乡因强颱「桦加沙」豪雨重创,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23日两度发生剧烈溢流,洪水夹带泥沙冲毁马太鞍溪桥,涌入下游市区,造成至少14死、32伤、46失联;目前各界对于为何不能事先预防以及该堰塞湖处理是否得当问题,意见纷纭。《中时新闻网》针对外界疑惑整理出官方、专家学者说法,供读者厘清:问题可能出在哪?
0923花莲洪灾重创光復乡,除了马太鞍溪桥断裂外,周边河段亦出现严重灾情。水利署长林元鹏24日赴现场视察指出,此次洪水流量远超堤防设计标准,达到「4倍以上」,导致堤防多处破损,河水涌入市区成为淹水主因。
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23日下午发生溢流,共计6800万吨的水量倾泻而出,重创花莲光復乡。阳交大土木工程学系副教授单信瑜认为,这次风险通报,从中央与地方都没有让民眾充分了解,只靠细胞广播太过简单,民眾没感觉,更一次凸显防灾体系头重脚轻的问题。中央则有两大疏失,一是轻忽颱风季节雨大,二是当地方人力不足时,没有设法介入协助。
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最早于7月26日透过卫星影像观测发现,并研判系因「薇帕」颱风影响山区,导致土石崩落阻碍河道产生,而8月13日立院召开会议时,立委傅昆萁曾要求将花莲堰塞湖工程纳入,却遭农业部以「无立即危险」为由否决,如今溢流造成严重损害,外界也质疑决策是否有误,学者认为,农业部称无危险却又着手计画疏散,等同于自知有危险,但却为了安抚民心说出此话,影响实质作业时间。
台股9月以来大多数时间走多头行情,将「9月魔咒」抛得远远的,国泰证期顾问处协理蔡明翰是第一位在8月就独排眾议强调,今年9月仍将复制去年美国联准会(Fed)启动降息循环后多头行情,对台股多头行情掌握相当精准。
冰岛气象局表示,冰岛西南部的雷克雅内斯半岛今(16)日发生火山喷发,除了大量浓烟与橘黄熔岩从地表涌出,破裂的地壳也形成长达700至1000公尺的大裂缝,现场影让人相当震撼。
当台北市前副市长彭振声被卷入柯文哲前市长有关的京华城容积率弊案,不仅被羁押求供,出来后交保候传并限制住居,再出席侦查庭来确认自己的供词,却接到妻子因不能接受自己平白被冤枉,替先生准备完早餐,忧郁至极,从台北回高雄跳楼轻生死亡,彭振声不禁在法庭上悲从中来,撕心裂肺哭喊:「我不想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怎么会生在这种国家?」其控诉自己被无端牵连,并指控检察官强行逼迫自己承认犯行:「你们的良心在哪里?检察官要我的命!」彭振声并表示自己当初认罪是想交保让妻子安心:「现在她不在了,我也没顾虑了。」
澎湖群岛由火山熔岩组成,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海洋与气候环境,造就了千变万化的地质与地形景观。交通部观光署澎湖国家风景区管理处为推动永续观光发展,并培训更多在地观光解说人才,特别规划「澎湖四季旅游-秋奇岩季导览训练」活动,并在7月26日(六)至27日(日)两天举行,即起开放报名,限额80名,报名费200元,欢迎对澎湖地质生态与解说导览有热情的民眾及观光旅游从业人员踊跃报名参加。
50年前在台大地质系的「地球歷史课」上林朝棨教授笑嘻嘻地说:「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台湾自古是中国大陆的一部分。」
50年前在台大地质系的「地球歷史课」上林朝棨教授笑嘻嘻地说:「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台湾自古是中国大陆的一部分。」
中美第二轮关税谈判于伦敦展开,传出美方为了换取中方松绑稀土出口,有意取消部分科技管制。稀土成中国大陆应对川普贸易战的绝密武器,而稀土到底是什么呢?中央大学应用地质系退休教授李锡堤表示,稀土是化学元素的统称,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过提炼过程污染严重,美国即便国内也有矿产,但不愿意发展「骯脏工业」,才会依赖中国大陆出口。
以往台湾或日本发生地震,台湾的地科学者经常出来评论,成了网红与名嘴。这回缅甸大地震之后当然也少不了他们的科普服务,但这次让大眾耳目一新的是有几位青壮代的年轻学者冒出头来,雏凤清于老凤声,很值得我们倾听。
新加坡地球观测站首席研究员韦生吉,调查缅甸地震危险已有10年之久。他告诉《CNN》,此次震央位于「实皆断层」区段,该区段在歷史上不只发生过一次强震,但约200年没有动静。先前预测有爆发大地震风险时,就曾通知缅甸政府及科学家,「因此对我们来说,这场地震并不意外」。
嘉义大埔21日凌晨发生规模6.4极浅层地震,地震专家指出,台湾自去年8月16日至今年1月20日没发生规模6以上地震,预估今年规模6以上地震不会太多,凌晨这起地震能量约等于2颗原子弹。近3年,台湾发生规模6以上的地震,合计已释放68.26颗广岛原子弹。
21日嘉义大埔规模6.4强震撼动全台,不少民眾纷纷表示在地震发生当下有看到地震光,彷佛大爆炸般恐怖,事实上全球地震活跃的国家,都曾在当下目击过地震光的发生,对此台大地质系教授也做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