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外长会谈的搜寻结果,共99笔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31日在亚太经济合作(APEC)会议期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双边会谈,亦是高市上任后首次举行日中领袖会谈。高市表达对东海情势及中国在日本周边频繁进行军事活动表达深刻忧虑,强调台海稳定对日本及国际社会至为重要。对此,外交部回应肯定「言所当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当地时间15日在华沙与波兰副总理兼外长西科尔斯基会谈并举行中波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王毅希望波兰作为欧洲重要国家,从自身和欧洲根本长远利益出发,为推动危机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西科尔斯基指出,波兰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愿充分发挥好波中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机作用,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等大专案合作。
韩国外交部长赵显预计17日访问中国,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会晤。《韩联社》指出,除了北韩议题外,两国外长的首要议题,料将聚焦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否出席10月底在韩国庆州举行的APEC峰会。
韩国外交部长赵显预计17日访问中国,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会晤。韩联社指出,两国外长料将讨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届时可能出席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相关问题。
中新网13日报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当地间12日在维也纳与奥地利外长迈因尔—赖辛格会谈。王毅支持欧洲寻求真正的战略自主,并表明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希望奥方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不与台湾方面开展任何官方往来,维护中奥关系政治基础。迈因尔—赖辛格指出,奥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毫不动摇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在睽违7年后,印度总理莫迪日前访问大陆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外界关注是否影响未来台湾与印度的发展关系?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萧光伟表示,外交部密切关注相关出席国家的互动情况也会审慎因应。我国重视台印双方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也将持续深化两国的交往。
美国总统川普日前公布对日本、韩国关税均为25%后,两国均积极与美方进行谈判协商,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20日赴美谈判,内容包括贸易和国安。另外,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21日也前往美国,认为参议院选举结果,不会影响日本在关税议题的立场。
美国正面临着自南北战争结束后的最大危机,川普能否中兴美国?还是加速美国的沉沦?一个重要因素是他能否如他所愿地给美国国内的改革提供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这很大程度取决于他能否务实的面对中国的崛起?能否抛弃过去美国对中国的优越感和僵化的意识形态,重新塑造一个和平稳定的新美中关系?这个挑战是巨大的,但是客观的现实和川普的个人特质,显示他有可能就是解决问题的人,而最佳时机就在今年的下半年之内!
美国国务卿卢比欧(Marco Rubio)周五(11日)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双边会谈。美国总统川普刚对亚洲多国甫祭出新一波惩罚性关税,中国则扬言报復,使双边贸易衝突升级。卢比欧此行旨在巩固印太战略,但关税争议与中方反弹,使他在东南亚的外交行动步步为营。
美国总统川普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后,中国随即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推动区域经济体整合。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5~17日访问马来西亚后,中国外长王毅10日在吉隆玻出席中国-东协外长会议时表示,随着中国与东协完成「中国-东协自由贸易区」(CAFTA)3.0版谈判,双方将于今年内签署议定书。
据观察者网报导,当地时间7月8日,在本月中欧峰会即将召开之前,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在欧洲议会发表演讲。纵观演讲内容,香港《南华早报》形容,范德赖恩在涉及中国对俄立场和贸易政策方面的内容,对中国提出了「迄今为止最严厉的抨击」,并认为她的演讲犹如一次「重大摊牌」(major showdown)。
当地时间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法国。和法国外长巴罗会谈时,王毅表示,相信法方将继续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好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巴罗也承诺,法国政府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没有任何变化。会见法国总统马克宏时,王毅吁:共同践行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抵制阵营对立;马克宏呼吁,法方期待同中方加强国际经济、金融、全球治理等方面政策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他也期待适时再次访华。
据观察者网引述香港《南华早报》7月4日报导,在美国川普政府搅乱全球贸易体系之际,中国和欧盟关系升温,但欧盟寻求在对华贸易的同时保护其「皇冠上的明珠」——制造业。欧洲专家称,决定中欧间关系动态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欧洲对中国可能削弱其制造业优势的潜在忧虑。有欧洲分析师认为,中国需要创新对欧商业模式——投资不仅要开拓市场,更要创造就业并助力欧洲企业升级。
澳洲国防部3日宣布提拨21.2亿美元(约新臺币616.7亿元),向美国採购AIM-120C-8与AIM-120D-3「先进中程空对空飞弹」(AMRAAM),藉此增进防卫战力,并履行扩大国防开支的政策承诺。
美日澳印外长1日齐聚华府,举行今年第2次「四方安全对话」(Quad)外长会谈,除关切东海与南海情势、重申维持臺海和平稳定重要性,也针对关键矿产合作达成共识,为秋季在印度举行的Quad领袖峰会奠定重要基础。
当地时间7月1日,比利时首相德威弗(Bart DeWever)在布鲁塞尔会见大陆外交部长王毅。
中国大陆近来推出新规,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的部分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引来欧洲高度关切。儘管中方已多次强调,此举既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一个主权国家维护自身安全和履行国际防扩散义务的正当权利,并明确表示会依法批准「合规」出口申请,据观察者网引述香港《南华早报》6月27日披露,欧盟高级官员们最近向成员国外交官匯报欧中贸易谈判进展时,用「臭鱼」(the stinking fish)一词形容中方出口管制措施,以表达欧盟对中方未能满足其要求的「挫败感」。
美、日、澳、印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7月1日将在华盛顿召开外长会议,料将宣示持续深化联盟交流合作,向中共等区域潜在威胁传递明确吓阻信号,捍卫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中欧峰会7月下旬在北京登场前,中国外长王毅将展开欧洲之行,为峰会暖身,这也将是王毅今年第二次访德。王毅6月30日起一连七天将访问比利时、德国及法国,分别举行高级别对话。德媒指出,王毅此行旨在为7月24日~25日的中欧峰会做准备,并称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已严重影响德企的生产经营。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消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本月底将访问欧盟总部、德国、法国并举行有关高级别对话,此外,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大陆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寧,26、27日分别在北京会见法国国民议会议长布朗-皮韦,并时隔5年重启大陆全国人大与法国国民议会交流机制第12次会议,赵乐际强调,台湾问题是中方核心利益,相信法方将以实际行动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好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