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地震的搜寻结果,共3,831笔
富邦悍将战绩不如预期,今(6)日宣布球团人事异动。富邦育乐总经理陈昭如出任富邦悍将领队,成为悍将队史第三任领队;副领队林威助升任执行副领队,将掌管整体球队棒球事务,持续协助推动球团发展与选手养成体系的精进;原任富邦悍将二军总教练兼野手综合教练后藤光尊,升任富邦悍将一军总教练。富邦悍将前领队林华韦、前执行副领队郭泰源年底任期届满聘为球团顾问,前一军总教练陈金锋辞任总教练职务并转任富邦育乐董事长特助。
前国安会秘书长苏起5日参加远见高峰会,谈台湾各党应共同面对「百年未见的变局」,呼吁国内各党实应少想2026或2028,认真讨论如何共同面对「百年未见的变局」 ,协力开展与北京对话,才能安然过渡到2028。对台湾而言,两岸对话结果一定比美中交易更好,也更有尊严。如不「和」以自救, 「变局」即将成为「残局」 ,静等自己被两强收拾。
阿富汗北部发生规模6.3的大地震,震央颇接近有北部大城市马扎里沙里夫(Mazar-e-Sharif),由于阿富汗多数建筑都没有耐震设计,该城市的灾情预估必然颇为严重,现已传出至少20人死亡,300多人受伤,但是死伤一定不只如此,随着救援工作的持续,死伤人数还会上升。
【旅游经 洪书瑱报导】
非洲猪瘟事件爆发,整个畜牧业都炸锅了。
台湾近年来受颱风豪雨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国家经济建设蒙受重大损失。立法院法制局最新报告建议发行巨灾债券,将巨灾风险转由投资人共同分摊,为政府、保险或再保险公司等提供巨灾损失财务保障,并替投资人提供与传统市场风险脱鉤的投资选项。
据观察者网报导,荷兰政府强制接管中企控股的安世半导体一事,正使欧洲陷入一场进退两难的地缘政治拉锯。多名荷兰分析人士10月27日对香港《南华早报》分析指出,这起事件暴露出欧洲被夹在美国与中国之间,安全上仰仗美国、经济上依赖中国,无法同时满足双方要求、无能为力的境地。
今年汉光演习,陆军6军团53工兵群的浮桥连,使用M3浮门桥车完成河道阻绝;此外,浮桥连基地期末鑑测也做过「河道阻绝设置」演练。浮门桥是向德国买的,国军是世界第2个有浮门桥的国家,本来是搭桥过路的战具,现在多个河道阻绝任务,反差实在太大了。
今年汉光演习,陆军6军团53工兵群的浮桥连,使用M3浮门桥车完成河道阻绝;此外,浮桥连基地期末鑑测也做过「河道阻绝设置」演练。浮门桥是向德国买的,国军是世界第2个有浮门桥的国家,本来是搭桥过路的战具,现在多个河道阻绝任务,反差实在太大了。
南投县中寮乡今(23)日下午及晚间陆续发生4起有感地震,震央距离都十分接近,晚间20时28分芮氏规模4.8地震发生后,让许多中部民眾回报震度很有感,更有不少人表示有听到地鸣,就怕还会有余震,哀号「晚上还能睡吗?」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21日经由国会指名选举正式上台,首当其衝的头疼难题之一是要处理通货膨胀引发的民怨。分析人士认为,支持核电的高市会推动加速「核能復兴」,重启核反应炉增加核电比例是降低进口昂贵发电燃料的关键所在。除了日本自身对于重启核电的内部压力,外部也有棘手问题待解。
陈秀美出身南投,曾是921大地震受灾户,走过伤痛,她勇闯歌坛,获得从事砂石业的老公全力支持,二女儿也现身站台力挺。她笑称:「RV就是阿美(台语)啦!」一语逗得全场哈哈大笑。
台南市楠西区江家古厝是,前方1座占地500坪的池塘,取名半月池,200多年来一直是整座社区居民的心中的风水池,近年变成死水淤积发臭,2年前申请修復,年初动工,最近完工,预计11月15日举办落成启用典礼。
花莲太鲁阁燕子口边坡17日大规模崩塌,立雾溪被堵住形成1座「天然坝」,不过这并非该处首次出现堰塞湖,据东华大学团队研究发现,燕子口1951年地震及1998年芭比丝颱风过后也曾出现堰塞湖,太管处也透过分享让社会大眾认识太鲁阁的持续变动的演变过程,除认识大自然的力量,也尊重山的脾气及管制措施。
太鲁阁燕子口近日因山壁崩坍,大量土石阻断立雾溪河道形成堰塞湖。太鲁阁国家公园透露,该地并非首次形成堰塞湖,先前也曾因地震及风灾形成过堰塞湖,所幸现今有科技监测之助,让相关人员能迅速应变,及早进行撤离动作。
前内政部长李鸿源日前在网路节目提到,目前马太鞍堰塞湖左侧边坡不稳定,一旦豪雨或地震再度发生,恐造成新一波崩塌与堰塞湖形成,呼吁政府应立即展开讨论。中央前进协调所证实未来确实有风险,不过这1至2周都有定期回台北开会讨论未来处置方法,李也有参与,相信可以掌握之后的工作跟进度,2者不会有太大差异。
台湾乾爹、乾妈的关怀,改变德国女孩的一生,15年前就读高中的阿莉娜交换学生来到台中海线沙鹿小镇,并与寄宿家庭的中医师蔡全德夫妇结缘,耳濡目染之下对医学产生兴趣,回国后每天苦读、仅睡2小时,考上医学系后,阿莉娜的故事登上德国新闻标题写着「台湾的爸爸改变了孩子的一生」。
台湾位处环太平洋地震带,近年来地震频传,政府与全民对「老屋安全」的警觉度明显提升,如今市场对于耐震宅的需求大幅增加,中央也加速推动危老重建与增加老旧建物耐震补强补助,近期内政部更端出3年50亿「老宅延寿」的计画,希望能解决人屋双老困境,确保民眾的居住安全。不过,以补强来说,这样的做法,真的能让旧屋在强震中安然无恙吗?老屋是否只剩重建一条路可走?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陈卉瑄率领研究团队发现,2024年4月3日规模7.3花莲大地震前,深部断层早在3年前即出现无震滑移的加速行为,显示出潜在的地震前兆特徵。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美国地质学家本周警告,未来太平洋西北地区一旦发生预期中的大地震,可能引发加州圣安地列斯断层(San Andreas Fault)同步震动,然后接着触发更严重的超级地震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