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大科学装置的搜寻结果,共22

  • 陆首台极紫外波段物质吸收谱台式化仪器成功研制

    陆首台极紫外波段物质吸收谱台式化仪器成功研制

    大陆央媒《科技日报》6日报导,安徽国科量光技术有限公司(国科量光)4日在合肥发布大陆首台极紫外波段物质吸收谱台式化仪器,标志着大陆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实现重要突破,为关键检测技术自主可控再添大陆国产力量。

  • 纯度达99.99997%!陆天然气「提氦领域」重大技术突破

    纯度达99.99997%!陆天然气「提氦领域」重大技术突破

    大陆据《科技日报》报导,近日,安徽万瑞冷电科技有限公司(万瑞冷电)自主研制的低温精制及脱氖装置在陕西延安天然气提氦项目现场,完成工程验收。该装置产出氦气纯度达到99.99997%(6N9级),氖气杂质含量低于0.3ppm。作为大陆国内首套从天然气中提取6N9级超纯氦气装置,这一成果,标志着大陆在低丰度天然气提氦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 陆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成效显着

    陆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成效显着

    大陆央视报导,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科研人员,正在萌发大花石蝴蝶种子,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大花石蝴蝶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小草本植物,依托种质资源库大科学装置,大陆科学家开展抢救性繁育,培育出数百株幼苗,并于今年6月完成了大花石蝴蝶的野外移栽工作。

  • 陆首次精确测量原子核硅-22质量 发现「新质子幻数」

    陆首次精确测量原子核硅-22质量 发现「新质子幻数」

    中新网报导,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9日透露,依托大科学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该所研究团队领衔联合义大利、德国、日本等国科研机构合作者,首次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并发现在硅-22中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 夸父造日?陆「人造太阳」将于年底完成 核聚变发电指日可待

    夸父造日?陆「人造太阳」将于年底完成 核聚变发电指日可待

    大科学装置「夸父」 加快「人造太阳」研发

  • 新一代人造太阳实现「双亿度」!陆可控核聚变技术再突破

    新一代人造太阳实现「双亿度」!陆可控核聚变技术再突破

    大陆中核集团发布最新消息指出,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3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度,不只实现了「双亿度」,综合参数亦大幅跃升,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再次取得重大进展。

  • 深入南海2000公尺 陆海底实验室开工

    深入南海2000公尺 陆海底实验室开工

     大陆《环球时报》报导,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建的「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冷泉装置)2月28日在广州南沙正式开工建设。相关技术专家受访表示,冷泉装置将推动大陆深海工程技术及装备在国际上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超越,未来基于该项技术建设的不同谱系深海驻留装备,还可应用于南海岛礁资源开发和权益维护等领域。

  • 陆南海海底实验室正式开工  最大工作水深可达2000米

    陆南海海底实验室正式开工 最大工作水深可达2000米

    《环球时报》1日报导,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建的「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冷泉装置)2月28日在广州南沙正式开工建设。相关技术专家受访表示,冷泉装置将推动大陆深海工程技术及装备在国际上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超越,未来基于该项技术建设的不同谱系深海驻留装备,还可应用于南海岛礁资源开发和权益维护等领域。

  • 上海天文台长:盼发挥「大国重器」作用

    上海天文台长:盼发挥「大国重器」作用

    大陆央视20日报导,大科学装置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利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去年履职全国政协委员将满周年,2025年大陆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他将提案建议提升这些「大国重器」设施的使用效率。

  • 「六小龙」何以集中出现杭州? 五行元素曝光

    「六小龙」何以集中出现杭州? 五行元素曝光

    「六小龙」何以集中出现?杭州做对了什么?这是当前不少地方的「大哉问」。就此,浙江5家省级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之一、直属省政府的省发展规划研究院课题组今天在澎湃新闻刊登专稿,从金、木、水、火、土:资金扶持、青年人才培育、液态创新网路、接续创新火种、厚植创新创业土壤,以及这五者的协同赋能、系统性增强等方面进行瞭解析。

  • 探索宇宙线起源之谜 大陆再添观天利器

    探索宇宙线起源之谜 大陆再添观天利器

    大陆央视报导,大型超高能伽马源立体跟踪装置LACT专案,已于21日正式启动建设,将为探索宇宙线起源之谜,提供重要利器。

  • 陆三部门力推数据基础设施:5G-A、6G升级在即

    陆三部门力推数据基础设施:5G-A、6G升级在即

    据大陆国家发改委网站今天(6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称将有序推进5G网路向5G-A升级演进,全面推进6G网路技术研发创新。

  • 江门中微子实验领先美国5年  陆科院士:第一最重要  老二啥也不是

    江门中微子实验领先美国5年 陆科院士:第一最重要 老二啥也不是

    歷时近十年建设,11月下旬,随着探测器主体全部建成,大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一代大型中微子实验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室(JUNO)的建设进入收尾衝击阶段。捕获「幽灵粒子」,中国抢占先机。

  • 「幽灵粒子」捕手!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成

    「幽灵粒子」捕手!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成

    陆央视新闻联播报导,歷时9年多建设,随着最后一块光电倍增管模组安装完成,广东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20日全部建成,计画明年正式运行。

  •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数位化大进展:首次採用自研数位孪生系统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数位化大进展:首次採用自研数位孪生系统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3号启动新一轮物理实验,由中核集团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数位孪生系统首次投入使用。这项新技术进展迅速在微博热搜榜前3,引来眾多网民热议。

  • 陆通信与资讯领域 首个大科学装置CENI歷时十余年建成

    陆通信与资讯领域 首个大科学装置CENI歷时十余年建成

    大陆第八届未来网路发展大会8月22日在南京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刘韵洁在会上宣布:经过十余年谋画和努力,中国通信与资讯领域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路试验设施(China Environment for Network Innovations,CENI)大科学装置正式建成。

  •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发表联合公报 签署17份文件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发表联合公报 签署17份文件

    应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米舒斯京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于2024年8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联邦进行正式访问。两国总理于8月21日在莫斯科市举行中俄总理第29次定期会晤。会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签署17份文件。同日,李强总理同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丁举行会见。

  • 超级显微镜更新了!大陆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启动建设

    超级显微镜更新了!大陆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启动建设

    大陆央视新闻用户端报导,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30日消息,大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在广东东莞启动建设,建设周期为5年9个月。

  • 大陆「地面太空站」正式运行 可模拟太空环境做实验

    大陆「地面太空站」正式运行 可模拟太空环境做实验

    由大陆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航太科技集团联合建造的「太空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27日正式通过验收。这是大陆航太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可以综合类比低温、真空、电磁辐射等9大类空间环境因素,也被称为「地面太空站」。

  • 大陆科学家发布无液氦极低温制冷基础研究重要突破

    大陆科学家发布无液氦极低温制冷基础研究重要突破

    大陆央视新闻用户端11日报导,一个世纪之前,人类第一次将氦气液化,从此利用液氦的极低温制冷技术被广泛应用。例如一些大科学装置、深空探测、材料科学、量子计算等高技术领域。然而,低温技术中不可缺少的氦元素全球供应短缺,有什么方法可以不用氦元素实现极低温制冷?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苏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项俊森和研究员孙培杰、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伟、北京航空航太大学副教授金文涛等人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多年研究,在近期实现了无液氦情况下极低温制冷基础研究的重要突破,这就为破解大陆氦资源短缺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该科研成果北京时间1月11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