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陆国产的搜寻结果,共438笔
提及广西,多数人首先想到桂林的秀丽山水。如今,凭借毗邻东协国家的独特区位优势,广西正加速成为大陆对接东南亚的产业「桥头堡」--在大陆中央政府对晶片、人工智慧(AI)产业的重点布局下,当地高科技相关产业已显露成效。
据《界面新闻》报导,曾经以省油耐用且经济实惠而着称的韩系车,如今正在被中国消费者遗忘。市场份额已经从2013年的8.8%,降到2024年的1%。这一年,现代与起亚在中国一共卖了32万辆新车,仅相当于比亚迪月销量的九成。
大陆央媒《科技日报》6日报导,安徽国科量光技术有限公司(国科量光)4日在合肥发布大陆首台极紫外波段物质吸收谱台式化仪器,标志着大陆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实现重要突破,为关键检测技术自主可控再添大陆国产力量。
大陆自然资源部最新发布,今年前三季大陆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9万亿元7.9兆元(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34.23兆元),同比增长5.6%。海洋船舶工业发展总体平稳,海船完工量、海船手持订单量、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大陆政府力推晶片自主政策,大型科企却反映国产晶片因高耗能,导致电费成本暴增。外媒报导,北京为支持本土晶片产业,近期加码补贴大型资料中心,最高可将电费削减达50%,藉此降低阿里巴巴等科技巨擘的营运成本,并强化全球竞争力。
大陆《科技日报》4日报导,大陆「大陆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透露,截至2025年10月,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累计发布光谱数达到2807万条、恒星参数1159万组,数据量稳居世界第一。LAMOST发布的光谱数据,助力全球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形成与演化,致密天体及系外行星等前瞻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大陆晶片软体设计商芯和半导体,近日发表Xpeedic EDA 2025软体集,涵盖小晶片(Chiplet)先进封装设计平台、封装/PCB全流程设计平台、集成系统仿真平台三大核心平台,意味大陆国产EDA正朝全端(Full-Stack)迈进。
澎湃新闻10月31日报导,这两天中国大陆A股时隔十年重新站上4000点。跟以往牛市不同,需知:一起盯盘的,可能不只有人类,还有人工智慧(AI)。在一场全球AI投资大赛中,中国大陆大模型遥遥领先,DeepSeek最高收益率超130%。
中国新闻网报导,可控核聚变装置被喻为「人造太阳」,代表着人类探索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其关键核心材料制备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8日透露,该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最近突破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用金属基带技术瓶颈,实现了「人造太阳」关键核心材料大陆国产化制备。
人工智慧(AI)需求爆发,带动记忆体晶片市场「超级周期」来袭,掀起全面缺货和涨价潮。目前部分记忆体原厂报价效期短,出现「一天一价」现象,部分DRAM和Flash产线更暂停报价。分析师预计,第四季DRAM的整体价格(加计高频宽记忆体HBM)将季增13%~18%。
「2025豫台经贸洽谈会」今天在河南郑州开幕,大陆国台办副主任潘贤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围绕两岸经贸合作、迎接「十五五」规划以及台湾光復80周年纪念等重要内容展开阐述。
大陆《北京商报》23日报导,近期,一批大陆国产商业火箭陆续完成飞行试验任务,中科宇航、星河动力、星际荣耀、东方空间等商业火箭公司均有火箭发射任务圆满完成或待执行。有关分析指出,商业航太赛道当前正从「可发射、可交付」的验证期,跨入「有频次、能交付、讲效率」的规模化爬升期,背后主要依赖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爆发三大支撑。未来三年将进入洗牌关键期,具备全链条自主可控能力和差异化商业模式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中国大陆近期宣布,自12月起将扩大稀土出口管制,引发全球关注。据10月9日大陆商务部发布的第61号公告提到,申请稀土出口文件需以中文为准,附件则必须使用大陆国产软体WPS格式申请。北京此举意味着各国「想买稀土,先学好中文」,并在全球提升话语权。
华为Mate 70 Air 21日悄悄现身大陆电信终端库,型号SUP-AL90的出现意味着华为正式进军超薄旗舰赛道,也可能是华为首款支援eSIM功能的旗舰机型。陆媒分析指,当苹果刚推出iPhone Air试图重新定义轻薄手机的时候,华为的快速跟进展现大陆国产手机品牌在高阶市场的自信与实力。
据观察者网报导,当地时间10月17日,法国《世界报》刊登的一篇评论文认为,自今年年初「深度求索」(DeepSeek)给世界带来了「亿点」小小震撼后,中国正试图借助这一效应,举全国之力,缩小与美国在晶片与人工智能(AI)领域的差距。
中国互联网路资讯中心18日在2025(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发布「生成式人工智慧应用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5年6月,大陆生成式人工智慧使用者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使用者规模半年翻番;普及率为36.5%。
大陆央视新闻客户端17日报导,北斗系统是中国大陆自主建设、独立运作的卫星导航系统。「十四五」期间,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机制体系、速度规模、应用场景等,不断突破,创造中国北斗奇蹟。
中国大陆「十四五」期间,「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更加畅通。
中国新闻网报导,青海西寧甘河工业园区中復神鹰碳纤维西寧有限公司,于2023年建成年产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建设项目,成为全球首个单体规模最大、全流程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更依托青海省地域优势,打造全球领先的绿色低碳碳纤维生产基地,清洁能源使用率突破76%,吨产品碳排放已达到行业标竿水准。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2025年第61号公告,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新规明确,军事用途出口原则上不予许可,先进半导体、潜在军事用途AI相关申请需逐案审批,其中部分条款自12月1日起实施,原产于中国的物项即日起执行。